一部好的影片,经得起揣摩,时间大浪淘沙,留下的是影片中的哲思和启迪。《海上钢琴师》成为了许多人的钢琴启蒙。在很小的年纪,也许不能完全领会其精神内核,但那样激昂热烈的氛围无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主角最后声名大噪,却拒绝登上陆地享受接下来的富裕人生,他选择了继续随船漂泊,最后随船一起被炸,有的人不解,有的人疑惑,钢琴天才竟然这么傻?
每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背景,故事的理解更要基于历史环境。1900是男主角的名字,也点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在这个节点下,美国政府资本主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迅速扩张。
而在这种虚假繁荣之下,是更深的剥削垄断,社会底层的动荡和压迫。外面的世界,欲望在不断疯长。船上的世界,是1900的小天地。这个空间里,1900的灵魂是相对自由的,这无疑给了他创作的自由。
音乐的孩子灵魂是纯真而恣意的,就像1900所说,在船上,他所陪伴的只有两千多人,他们的欲望至多从船头到船尾,他的灵魂可以尽情的在钢琴上肆意的跳动,手指可以尽兴的在黑白键上随意翻飞。
一艘小小的船上,尚且有商人利益熏心想要将1900的钢琴曲录制下来,制成唱片。更合况船外面的广阔世界。战乱之中,从小在船上长大的男主,身负盛名却没有背景,他是否也会沦为别人赚钱的工具,也尚未可知。
在船上的小世界里。这里的欲望得到最大程度的限制,1900身上有着少见的纯粹与天真,他不在乎功名利禄,不在意金钱,选择把唱片送给一见钟情的女乘客,哪怕毁约,也不想自己的钢琴曲成为赚钱的工具。
1900唯一一次动摇,是在爱情的抉择上,追求爱情就要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大船,他要踏上未知的征途,他拎着他的行囊纠结了很久,最终还是回到了船舱。
有人解读说1900一直在船上,所以他眼界狭隘,其实不尽然,他对于未知是恐惧的,岸上的世界说是物欲横流的,是虚伪的,是禁锢的。阻止他脚步不是那些可以看见的,而是无限蔓延,没有尽头的看不见。
孤独的荒草到处疯长,自由的荆棘布满山丘,1900最后和船一起被炸,是悲哀也是幸运,这是天才的陨落,也是属于他最好的结局。他守着他的纯粹,守着他的钢琴,守着他的音乐一起被埋葬。
乐发明者”杰利·罗尔·莫顿的对决,是技巧和音乐的对比,更是自由初心和市侩的资本主义的对决,是纯粹的本心和极速扩张的剥削压迫的对决。掌声雷动,1900获得碾压性的胜利,轮船沉没,对自由的渴望落下帷幕,那一场对决最终成为1900寻找人生真谛的最后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