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谁是笑到最后的天王?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关于四大天王。

媒体一向喜欢把郭富城排在最后一个。

不过他本人觉得无所谓。

而从履历看。

刘德华和张学友起步较早。

黎明也在1990年正式发行了首张粤语专辑。

郭富城则在台湾待足了两年才返港。

不过若以封王前的声势来论。

他前三张唱片全亚洲销量皆破百万的成绩。

何来“最末一位”定义?

不过就香港乐坛而论。

郭富城在1991年才拿新人奖。

这时候受宝丽金唱片公司力捧的黎明,已经与张学友、刘德华“三剑客”而论。

比如在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前排最显眼位置坐着的就是张学友、刘德华和黎明,郭富城还只能在后排艳羡。

当然这其实是一个注脚。

出身TVB的郭富城,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虽然他在1992年的精选集与首张粤语专辑都大卖而获封天王,香港的唱片约也签在华星,但因合约纷乱闹出很多矛盾,致使根本无人替他争取劲歌金曲的奖项。

所以如果单独拿TVB的乐坛奖项来看,这种落差就非常明显。

初期两年其他三个都是多首歌曲入围而他永远只有一首,「最受欢迎男歌手奖」要等到其他三个轮流拿遍才到他,「金曲金奖」更是无缘无份。

当然他也创造了历史。

1996年TVB为他专设「至尊舞台大奖」,1997年和1998年强势连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且颁奖规格之高,为劲歌金曲史上仅见,走势凌厉程度可居四王阵营第一,在2000年第三次夺得「最受欢迎男歌手奖」之后开始逐渐淡出。

但早期确实很有“第四天王”的感觉。

不过可以换个角度观察。

香港乐坛有四大颁奖礼。

太过“猪肉”奖的新城劲爆颁奖礼一般不讨论。

而除了十大劲歌金曲,还有十大中文金曲和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

十大中文金曲的奖项设计其实并不怎么科学。

不然也不可能被后发的十大劲歌金曲在声势上超越,比如直到1994年和1998年,才分别正式设立歌曲和歌手大奖。

但在1998年首次设立的「全球华人最受欢迎歌手奖」,即由声势正盛的郭富城夺得,次年,郭富城又凭《渴望无限 Ask For More》夺得了「全年全球华人至尊金曲奖」。

还有就是叱咤乐坛流行榜。

这个颁奖礼同样有两个大奖,一个是「叱咤乐坛歌手」奖,另一个是「叱咤乐坛至尊歌曲大奖」。

而「叱咤乐坛歌手」奖的情况,1991年到1995年,张学友实现了五连霸,同期刘德华拿了四届银奖、黎明拿了四届铜奖,而郭富城则于1995年一跃而到了银奖的位置,当年的铜奖歌手是周华健。

这个时候,天王封号也不过才三年。

再后黎明拿到两年金奖,1998年就由声势如日中天的郭富城拿走。

至于「叱咤乐坛至尊歌曲大奖」,郭富城则在1993年和1997年两次夺得,歌曲分别是《狂野之城》和《爱的呼唤》,也是天王同台期间唯一两次登榜的天王。

认真说起来,其实不过一场“各领风骚”罢了。

但大众印象里,还有一种声音。

比如论唱歌,张学友和刘德华一档,而郭富城与黎明则低一档。

这种逻辑不但存在于港乐迷和普通路人中,在四大天王拥趸里也隐然成风,比如张学友和刘德华的拥趸会去争谁是“四大之首”,而黎明和郭富城的部分拥趸会攻击对方“垫底之王”。

其实很可笑,而某些人的拥趸确实“没甚出息”。

乐坛用什么定论?奖项各有千秋、甚至销量也分区域和阶段不同。

那如果用唱歌来定论,是不是该用唱功来谈?

什么是唱功?气息、咬字、音域宽度、音高上限、共鸣、颤音和假声技巧,这些东西完全可以一一印证。

张学友的《头发乱了》、《我醒着做梦》,缭绕、拔高、蜿蜒,确实很考较功力,但郭富城的《纯真传说》、《强》、《只因拥有你》、《化妆舞会》、《红色小夜曲》和《跳舞大王》、《爱情》这一连串歌曲,不说业余歌手,专业歌手里面又有几个人能原版驾驭?

甚至连他翻唱谭咏麟的《无言感激》,也是“神级”的存在。

郭富城很多脍炙人口的快歌,比如《唱这歌》和《动起来》,可能很多乐迷会认为,不就是不需要什么功力了的快歌么?但谁翻唱谁翻车,前有张杰、后有吴卓羲。

谁高一档,谁低一档,其实有歌为证。

那个十年已经过去。

各领风骚、笑看风云,战场悄然转移。

零零年代开始,影坛的征战突然轰烈,票房、影帝和演技,成为了新的指标。

虽然郭富城在九十年代率先夺得年冠。

但进入新世纪,刘德华先声夺人,在四年内三次夺得香港年冠,更成为四大天王里的第一个影帝,其后张学友封印度影帝,而后是黎明夺帝,郭富城又略晚了一步。

但他一出手就直接登顶,以不可思议的连庄影帝成绩震撼影坛。

以《三岔口》为界,若以作品论,此后直至今日的岁月,几乎就成了郭富城的独舞。

刘德华的商业票房能力一直稳定,但因品质掣肘,始终欠缺爆发力,比如单独观察香港商业片的内地票房,郭富城的《寒战》2.54亿、《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2亿、《寒战2》6.78亿、《无双》12.74亿,而截至此时,刘德华领衔的电影票房最高多少?《拆弹专家》4.1亿。

直到2019年及其后,他才凭《扫毒2》和《拆弹专家2》爆发,并以微弱优势创造了当时的香港电影在内地的票房新纪录。

而郭富城更强的地方,则是品质、口碑与商业的同步,这才是他真正独步影坛的地方。

天王之争的下半场。

张学友在影路上付出严重不足,已经不再有机会上行,黎明则干脆销声匿迹。

郭富城和刘德华稳步控场,以天王之名并列争辉。

谁是笑到最后的天王?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毋庸讨论。

争,永远不是目的。

观察与思考,了悟与借鉴。

或才不负欣赏一场。

剧情介绍电影唐泪文章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

有用 (844)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