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人要学会提前给自己的晚年,预留一份尊严

当00后不知觉间已经成年,20后的大军正在赶来时,我们不得不意识到,“正值壮年”和“逐渐变老”从不矛盾,晚年向来不是一件太遥远的事情。

独居老人在家摔倒难以站起而不得不挨饿数日,子女嫌弃患病老人而决绝抛弃,空巢、靠儿、养老院、老年社区…诸如此类新闻的极高浏览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对老年生活的焦虑与思考。

然而,各个群体无论多么相近,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质与区别于他物的差异。各个时代的人群亦然。日益平等的社会关系,多元的社会结构促使了人们独立和自我意识的提升,拓宽了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

改革开放至今,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小康社会的大步迈入给予了大家更多精神上的苏醒和追求。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维持温饱地“活着”,而希望能够体面有尊严地“生活着”。

当腿脚不再灵活,身体逐渐不受自己的掌控,当下社会应当如何面对自己的老年生活,引发了大众的深思。而正如白岩松所言,作为即将老去的这一代,也作为旧时代与新时代接轨的第一代,我们应当提前给自己的晚年,预留一份尊严。

为什么要提前为晚年预留尊严?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逐渐进入成熟期,渐渐出现晚婚晚育、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现状。在这样的社会现状下,面对421的家庭结构,“养儿防老”的古语在如今已是难上加难。

为了减轻子女们的负担,使本就不堪重负的年轻一代拥有对自己人生更多的自主权,同时也是为了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我们应当提前为自己的晚年,预留一份尊严。这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晚年预留尊严,同时也是给子女预留一份体面。

提前为自己的晚年预留一份尊严,也是在有限的能力中将未来的未知风险降到最低,为自己预备一个相对安稳的晚年。过去无可改变,未来无法掌握,唯一能被把握的只有当下。

如今的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瞬息万变,稍不留神便会被远远抛在时代的车轮之后。只有时刻做好准备,跟紧时代的步伐。疫情期间因不会用手机而出示不了健康码,过年回家因不熟悉网上购票而只得现场排长队……

尽管我们依然有很多人性化、为老年人服务的设置,然而社会不会总是停下来等待落后的人。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未来押在难以揣测的变数之上,等到步入老年,每日看着奇特而未知的事物惶惶然难以融入,成为被社会抛弃的一代,更罔论有尊严的晚年了。

对于丁克、独居、独身者这些本就处于社会边缘,几乎隐没在社会中的人群而言,提前为晚年预留尊严是一件务必且刻不容缓的事情。日本NHK电视台以“现代人的孤独老死”为主题,制作了一个反映日本社会现状的纪录片《无缘社会》。

一位不婚男人被采访时说一想起若未来有一天倒在地上却无人发现,或许会后悔当初的不结婚,纪录片接下来的旁白引人深思“与别人失去关联,就像是一种活着的孤独死,确认与别人有没有关联,就是在确认自己是否存在。”

年轻时哪怕丁克、独居、独身,也未必会丧失与外界的联系,工作职场、娱乐社交等使自己依然与外界紧密关联。然而随着年龄增长、退休来临、出行日益困难,弊端便被明显地暴露了出来。

缺乏稳定长久的社会关系,终有一天我们会失去与这个社会的全部关联。而到了那时,失去社会关联、独自一人的自己若没有提前的准备,晚年又该是何种境遇。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然而一切决定应当出于深思熟虑。

因此,为了让自己在晚年依然能够体面地生活,我们应当提前做好准备,为自己的晚年预留一份尊严。

如何预留尊严?

那么,在正值壮年的当下,我们又该如何为自己的晚年预留尊严呢?

白岩松对此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老健:保持健康;老居:拥有住所;老本:留够存款;老友:结交朋友。”余以为这几点几乎已经涵盖了实际生活我们需要做的全部准备,便不再从此角度赘述。

正如我们希望预留的“尊严”是精神性的,接下来我想从精神层面入手,谈谈我们该如何为自己的晚年预留尊严。

为晚年预留尊严,我们应当首先自主掌控生活,使自己成为生活真正的拥有者。刷微博、划抖音、逛淘宝、玩游戏……我们每天被大量的信息充斥着。然而,信息盛宴的假象下一方面是我们越来越荒芜空虚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则是,我们逐渐被电子产品所奴役并失去了对生活的主动权。

想象一下,当我们年龄增长、颈椎疼痛、眼睛昏花的晚年到来,那些无法使用手机的日子里,难道只有放弃生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将视线离开手机,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阅读、垂钓、烹饪、运动……并每天花一点时间去实行它,将属于自己的时间,都献给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开始每周为自己多留出一点儿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等我回过神来,我已经把精力全部放到我想做的事情上,这些事使我圆满。”

为了避免在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中恍惚度日,我们应当将时间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让自己成为生活的真正主人,达成生活的圆满,为自己的晚年,预留一份尊严。

为晚年预留尊严,我们应当明确地审视自身的道德并拥有强大的自制力。“老弱病残孕”是社会公认的弱者,而弱者总是受到社会更多的宽容与保护。当我们的年龄逐渐增长,身为老年人,社会对自己的要求会变得越来越宽松。

法规和条约是向外的,而道德是向内的。当外界的约束逐渐减弱时,道德就成了我们约束自身行为的参照物。若自身没有审慎的自省能力与约束能力,我们往往会背离对自己行为进行衡量的道德戒尺,做出很多不应做出的事情。

龙应台曾说过类似的话,道德是当最后一盏街灯倏忽灭去,你站在黑暗中与自己素面相对,依然谨慎自守。老人倚老卖老道德绑架他人让座,老人利用大众善心碰瓷讹人……

龙应台

诸如此类关于“坏人变老了”的新闻应引起大家的警醒,当下正站在人群中义正严辞地指责他们的我们,或许某一天也会成为被指责的其中之一。因此,“吾日三省吾身”“君子慎独,修己以安人。”不应只是一句空话,这是为了自己的晚年,预留一份尊严。

做到“老健、老居、老本、老友”,同时让自己成为不被外物奴役的自由个体,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为之努力,拥有自省与自我约束的道德能力,这或许是我们应当为晚年预先做好的准备。

“年轻时有压力不可怕,可怕的是,到了老的时候,我们没有力气、没有能力、没有办法。”白岩松在文章最后如此说道,作为即将老去的这一代,身处在如此变幻多端的社会之中,面对来自自身与外界的各种挑战,未雨绸缪绝不只是杞人忧天。

电影资讯老明星被伤过可情感

有用 (741)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