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这部电影的社会意义,是远远大于,电影的艺术手法的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电影《熔炉》,看的过程中基本上是眉头紧皱的,不过难以完全被触动。不过电影后劲比较大,在晚些时候回忆起来便觉得那种无力的挣扎感涌上心头。单纯我本人看来,电影的社会意义大于电影的艺术手法本身的。或许这就是我有前面那种感觉的原因——在事后进行反省或许是对这个电影最有意义的观看方式。所以韩国法律的更改与这部电影相互成就。

他们好像已经成为了电影史上一种特殊的符号,韩国人好像致力于让电影有一些更加深刻,或者是刻骨铭心的现实意义。他们想要揭露什么,想要抨击什么,想要打碎一些东西,这是独特的电影力量,相比战争片的厚重感,黑帮电影的杀戮血腥,韩国的现实电影色调是黑白灰暗的,好像暗无天日的幕布笼罩在整个国家上空,但能让人看见光明。

权利战胜了正义,因为需要把最惨痛的现实揭露出来,电影带给人类光影交错的魅力,声色兼备的故事给人建构出奇幻的梦境,而这类电影,有着另一种特殊的意义。整部电影给人感觉可以称得上是围剿,对一个群体的围剿,对正义的围剿。出路在哪里?看不到。法律不再是维护被害者权益的武器,而成为加害者保护自己的掩体,钱好像是他们手里的通行证。

但是更加可怕的是我们都知道如果不接受的后果是什么,亲人?职位?真的有拒绝的权利吗?受害者是聋哑人群体,是无声无言的,于是苦难也变得无声。但是只有他们的苦难是无声的吗?那个男孩的奶奶只是静默的坐在那里,她是可以发出声音的,其他所有人都是,但是他们都哑掉了,因为侮辱时捂住女孩嘴巴的手和捂住他们嘴巴的手是同一双。

于是苦难顺理成章的没有解答,于是顺理成章给出了一条出路——同归于尽,可怜的是死的还是犯罪三人组中最边缘的那个,总是这样的,被推出来死掉的总是地位最底下的那一个,或主动或被动,于是更高层的犯罪者可以理所当然的隐藏,过上好的生活,只要他们消失在大众视野里,就像苦难本身一样,于是罪恶本身也就不复存在,甚至他们可以恬不知耻的推出那张“欢迎到来”的海报来欢迎无知者。

影视资讯熔炉陶雾思哩娱乐

有用 (461)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