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物形象、个性表达两个方面,来表述萨金采夫电影的创作风格

萨金采夫的电影作品并不是为满足观众的猎奇心与视觉刺激而拍摄的商业大片,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同时继承了前苏联电影的创作风格。

萨金采夫在电影的叙事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他试图塑造出电影作品中某一特定人物形象的同时运用个性化的叙事结构进行伦理诉求的表达,使得影片实现最终的意义及功能。

萨金采夫从不在电影中直接流露自己的任何观点及看法,但观众自身对于影片中隐喻所产生伦理意蕴的解读足以产生引导、洗涤观众的心灵的作用。

(一)人物形象:多维视角的塑造人物

形象的塑造作为电影叙事的核心,决定了电影情节的完整性与一致性,导演对于电影作品的构思往往都是围绕中心人物展开的。

正是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才能构成精彩的电影叙事。导演需要对影片中人物关系进行巧妙的构思,以便更好地揭示影片的主题、内蕴,从而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领会影片真正的内涵。

电影作品中有关人物性格、情感的表达有助于对观众世界观、价值观的重塑,甚至对整部作品的价值走向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萨金采夫的电影作品深深地植根于俄罗斯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大多以展现现实家庭生活为基调,从而引导观众对家庭、社会乃至国家产生更为深刻的思考。

相较于其他电影,萨金采夫的电影并不属于容易理解的那一类,需要观摩3、4遍才能领悟其中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虽然他的电影内部充斥人性的丑恶、社会的阴暗、伦理的失范,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对真实生活的写照,才能令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尽管剧中的女性形象是压抑的、男性是专制的强权的、孩子是懦弱的,这种错综复杂的人物形象使得整部电影更具生命力,所呈现出的电影效果也更具震撼力。而萨金采夫电影中人物形象的隐喻机制也成为造就每部精彩作品的重要一环。

在《回归》中,萨金采夫通过7天的亲子旅行刻画了一位严肃、专制的父亲形象。而解读父亲的形象背后的隐喻表达,也成为解读这部影片的关键。

《回归》并不是一部简单地演绎父子关系的一部影片,若将它置于更为宏大的命题中去思考,那么这就是一部从多个角度去讲述俄罗斯的强权政治、宗教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影片。

12年后父亲的突然回归,为时七天的旅行等隐喻线索为电影本身镀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由俄罗斯演员康斯坦丁•拉朗尼柯饰演的父亲,在影片中没有自己的名字,只是将“父亲”这个代号贴在了他的身份。

因为“父亲”这个角色绝不代指某个人,而是在隐喻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新政权的到来。“12”这个神秘的数字也因此得到了解读,《回归》影片拍摄于2003年,距离前苏联解体整整过去了12年,“父亲”的回归也预示着俄罗斯新政权的回归。

在12年中旧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仍深深地根植于俄罗斯人民的心中,对俄罗斯人民的思想始终有着影响。

伴随新政权的到来使得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面临全新转型,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由于对前苏联国家制度、经济体系的全然放弃导致俄罗斯人民对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充满了疑虑、焦灼及不安。

而伊万这个懦弱、胆小形象的出现也正代表了生活在转型时期的俄罗斯人民,他们面临选择的时候所表现出的怯弱与无助,他们需要被强大的力量所救赎,而能够救赎伊万的人也正是他的“父亲”——俄罗斯新政权。

萨金采夫的电影饱含神秘的宗教色彩,在东正教文化中,“父亲”这个名词除了可以代指国家也可以代指上帝。

父亲的回归就犹如上帝的降临一般,当伊万和安德烈被母亲告知父亲回来了,兄弟二人推开门后映入眼帘的就是躺在床上的父亲,这景象犹如意大利巴洛克风绘画大师安尼巴莱•卡拉奇笔下的《死去的基督》,在某种程度上都预示着电影最后父亲的死亡。

当伊万和安德烈匆匆地跑去楼上翻出老照片来证实这个陌生的男人是不是父亲时,小儿子打开的书籍正是《圣经》,而夹着全家福照片的那页印着的图片正是亚伯拉罕的《杀子献祭图》,萨金采夫将这段剧情处理的十分精妙,当观众认为儿子将会成为父子关系的牺牲品时,结局却是父亲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儿子们对于通往伦理自由道路的钥匙。

在萨金采夫的电影中“7”这个数字也有着某种神秘的色彩,无论是《回归》还是《为爱放逐》都选择了7天的旅行的方式展开叙事。

《回归》中,父亲选择用七天旅行的方式促进父子关系,这七天的旅行萨金采夫以日为单元将叙事情节得以展开,这与《圣经》中《七日创世纪》的情节十分相似,上帝在7天的时间里创造了世间的万物,而父亲用7天的时间激发儿子形成个体自由的伦理观,当完成神圣的使命后上帝随之消失,这与父亲7天后的意外去世十分吻合。

“父亲”这个角色的隐喻是多维度的,他既是俄罗斯新政权的回归也是即将带领俄罗斯人民走出苦难的“救赎者”。

萨金采夫电影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多元的,既能找到人生“救赎者”,又能找到经受过苦难后迷茫的人们,抑或是“圣母”般的女性形象,他们肩负着实现个体伦理关怀、重塑人类精神文明的重任。

艺术源于生活,萨金采夫的电影并不局限于对俄罗斯的强权政治及社会问题的映射,对于其他国家也同样具有强大的震撼力。萨金采夫电影中的人物的刻画是鲜活的、神秘的、有灵魂的,他们沉浸于错综复杂的叙事过程中,带领观众寻找生命中那一抹光。

(二)个性表达:深沉有力的呐喊

萨金采夫是一位始终坚持自我的导演,从不向一些粗制滥造的商业大片低头,坚持将俄罗斯艺术电影一以贯之。他的作品极具强烈的个人色彩,侧重用电影表达对于爱情、亲情、人生、社会乃至国家的看法,但他从不亲自去解读他电影中隐喻背后的真正含义。

他的影像成为了这个时代对于人性、社会、国家的真实记载。同时将表达人性的痛楚作为个人表达风格之一,这已成为了这个时代最深沉的呐喊,使之作品具备精神层面的意义及价值。

萨金采夫电影作品的叙事风格独具个性,与其他导演不同的是,萨金采夫从不会去刻意寻找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题材,但他的影片却又总能引人深思,令人生畏,同时更能为观众提供一条自我救赎的道路。

影片大多采用以小映大的方式,以家庭内部矛盾问题为线索,以引发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为核心。他凭借独特的视角以及冷峻的叙事方式将电影情节推向高潮。他对于情绪的表达是深沉的,在影片中从未出现过“口号式”的呐喊,在叙事过程中时刻保持着理性的姿态并对人性的丑恶进行了不偏不倚的揭示。

在《为爱放逐》中,一场平静的旅行被妻子薇拉编纂的“出轨谎言”打破后,丈夫面对妻子反应却是暴走、疏离、不再信任。丈夫在犹豫是杀了妻子还是原谅妻子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哥哥,虽然导演仅用有限的镜头对准了哥哥,但是足以证明兄弟二人的婚姻观念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哥哥的出场充斥着血腥与暴力,中了枪伤的胳膊、与女人的缠绵、长期居住在小旅馆中,以及艾利克斯拿起手枪下那张已经破碎的哥哥一家的全家福。

这些独特的表达方式都证明了,哥哥同样是亲手毁了自己家庭的破坏者,所以当艾利克斯去询问哥哥的意见时,哥哥给出的答案就是杀了她或者原谅她。所有的细节都能显示出,哥哥当初面对类似问题时,选择的是杀了自己的妻子。

而艾利克斯最终选择原谅妻子,但此时妻子的内心已经被一次次地无助所击垮,当面对自己一双儿女时,她所想到的就是儿子将来会成为和丈夫一样的人、女儿也会成为另一个自己。

最后薇拉的堕胎手术由于过度服用安眠药而导致死亡,艾利克斯与薇拉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整部影片的叙事结构看似颇具戏剧性,种种隐喻手法蕴含其中使整部影片显得十分压抑,但正是通过这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令观众领悟电影背后有关家庭关系的深层寓意。

同时,萨金采夫在影片中擅用大量的天气转换来表达情绪的变化,影片最后下了一场大暴雨,大雨冲刷着城市的每一片角落,街角避雨的行人也全身湿透,街上还散落着赶路的行人,这场大雨洗涤着俄罗斯社会的污垢与人民的心灵,也洗濯了观影者的灵魂。

而艾利克斯在雨中也渐行渐远,良心的谴责使艾利克斯开启了自我放逐的旅程,他将独自走向迷茫的未来。影片中隐喻机制的使用凸显出俄罗斯社会中存在的人际关系淡漠、禁锢个体生命自由、悲凉的家庭关系等问题,这种对现实问题深沉有力的呐喊,也正是萨金采夫逐步走入人类精神向度的必经之路。

剧情介绍旅行伊万·麦娱之萌宠娱乐

有用 (710)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