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雨潇潇》中,她演顾秀明。
其中一个镜头,她坐在火车上,像一株独自开放的玉兰花,娴静优雅。
这时,她原本望向车窗外的眼睛,突然转过来面对镜头。她看到了车厢连接处,一对年轻恋人正在窃窃私语。这令她想起了自己的丈夫。
她的眼神如梦似幻,若有所思。且充满深情。
这个镜头一眼千年,让众多影迷,都沉醉在了她那迷离的眼神之中。
在《不该凋谢的玫瑰》里,她演越南女医生阮贞。
身穿白色大褂,将她那双漆黑的大眼睛,映衬得如宝石一般。她面庞光洁如玉,浅浅笑容,极尽温柔。再加上她那一头浓密的黑发,更使人心中一荡。所谓真正的女人味,左不过如此吧?
她是张力维。
作为80年代和刘晓庆、李秀明、张金玲等齐名的北影厂美女明星。她在更多影迷心中的人设,都是温婉娴静又端庄美丽的女子。
尤其是她的那双大眼睛,真是和潘虹有得一拼。
只是,为什么她在刚刚步入中年便选择息影?久违的张力维,昔日令众多观众魂牵梦萦的女神,如今的人生境遇,又是怎样的光景呢?
一、21岁演《海霞》一举成名1954年11月17日,张力维出生于北京。
她的家里没人从事艺术工作。但张力维却从小就热爱表演,并一心想要做演员。
只是谈何容易呢?
1970年,张力维初中毕业。她特别想报考专业艺术团体。但每次都因“政审”不过关,而半途而废。
因为她的父亲,40年代曾留学美国,回国后虽然成为了一家钢铁研究所的工程师。但因为“历史问题”不清楚,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接受审查”。
张力维和她的母亲,也受到牵连。
记得有一次张力维去报考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由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合办的大学),一试二试都通过了,考官老师也特别看好她,对她说:你就等着来上学吧。
可是到最后,录取的名单里,却并没有她。
这让张力维,备受打击。
无奈之下,她只好“服从分配”,进入北京前门大街的一家副食店,成为了一名售货员。
尽管心中藏着一个“演员梦”,但张力维干起本职工作来,也毫不惜力。每年冬天,杂货店都会储存大白菜。于是张力维就瞪着三轮车,迎着呼啸的北风,不断地运送货物。天气很冷,她却满头大汗。店里的大哥大姐们都说,这个姑娘,真能干。
勤奋踏实,是张力维从众多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在副食店时是如此,后来拍电影,也是如此。
张力维从未放弃自己心中对艺术的追求。为了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她在业余时间,不断找老师为自己进行辅导。再加上她颇具灵气,所以很快机会就降临到了自己面前。
1971年,北影厂著名导演谢铁骊看中南京军区作家黎汝清创作的小说《海岛女民兵》,决定将其改名《海霞》搬上银幕。并亲自挑选片中演员。张力维在海政歌舞团的一位老师的推荐下,进入到了谢铁骊导演的视线。
张力维是《海霞》剧组最早确定的演员之一。
尽管后来谢铁骊因为要执导现代京剧电影《海港》,而把《海霞》的导演工作交给了同事钱江,但演员阵容却没有变动。就这样,张力维和吴海燕、洪学敏、杨海莲、李小力等一群年轻的女演员,就都出现在了福建漳浦外景地,共同在《海霞》中出演英姿飒爽的女民兵。
尽管张力维在《海霞》中被分配到的角色,是有些娇气的彩珠。但在镜头之外,她却特别能吃苦,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她那任劳任怨的精神,给剧组所有人员都留下了好印象。于是大家就都说,如果北影厂招演员,我们就集体推荐张力维。
当时到北影厂拍戏的外借演员特别多。其中不乏在各剧团已经成名的女明星。但拍完《海霞》后,第一个被招入北影厂的女演员,就是张力维。
我觉得是她的踏实肯干,改变了她的命运。
1975年,电影《海霞》上映后,好评如潮。扮演女主角海霞的吴海燕一炮而红。而21岁的张力维也一举成名。
张力维进入北影厂后,便因形象端庄美丽,气质清新脱俗而受到各大电影厂的青睐。于是她又陆续在长影厂拍摄的《雁鸣湖畔》中饰演蓝海鹰、在八一厂拍摄的《猎字99号》中饰演陈敏、在北影厂拍摄的《南疆春早》中饰演春涛、在上影厂拍摄的《儿子、孙子和种子》中饰演兰珍。
她由此成为在短短几年中,就演遍七大电影厂的女演员。
我想对于从80年代走过来的影迷来说,都难以忘记她在《R4之谜》和《东方剑》中的表演吧?她所塑造的李安和舒静两个角色,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她由此成为8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女明星之一。和刘晓庆、李秀明、张金玲一起,并称“北影厂四美”。
二、27岁结婚,婚姻生活也曾幸福如意70年代末、80年代初,张力维已经名声大噪。那时她的颜值也正处于巅峰状态。她的美貌和才干倾倒了无数仰慕者。她每天都会收到很多求爱信。其中有影迷,有合作过的演员,也有一些高干子弟。
但张力维却不想过早考虑婚姻问题,她更希望趁年轻多拍几部戏,留下一些经典角色。
她深知一个“花旦型”女演员的艺术青春非常短暂,所以她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在事业上干出更大的成绩。
然而这时她的一位老师,给她介绍了一个叫王珈的小伙,比她大一岁,出生于艺术之家,父亲曾是电影导演。但在特殊年代却死于非命。
王珈本人也很有才华,曾报考过北京电影学院,专业成绩很优异,但因为父亲的“历史问题”,而未能被录取。
我想,也许是相似的经历,使得两个年轻人惺惺相惜。也许是张力维对自己的启蒙老师怀有报恩之心,所以她很快就和王咖确立了恋爱关系。
那时,王珈还在大连理工大学读书,学着和电影完全不相关的化工专业。
1978年,王珈的父亲被平反昭雪,他也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八一厂工作,所干的工作是场记。
张力维和王珈交往不久后,便于1981年举办了婚礼。那年她27岁。
婚后的生活也曾幸福。两人还生下了一个宝贝儿子。
但因为张力维和王珈那时都处于事业上升期,所以都很忙碌。张力维又出演了《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砂砾》、《绿荫》、《漂亮的车队》、《丹姨》、《嗨,姐们儿》等电影。王珈也在各个剧组来回奔波。所以他们的儿子交给了张力维的父母来照顾。
那时他们住在一间小房子里,面积特别小。家里的设施也很简单,就是一张床,外加一个沙发。但每当他们一家三口团聚的时候,小屋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可是电影人的工作性质非常特殊,有时在剧组一待就是好几个月,甚至大半年。因为聚少离多,所以导致许多原本恩爱的夫妻最终分道扬镳。张力维和王珈,也不例外。
1990年,张力维和王咖就选择了离婚。儿子被判给了张力维,由她抚养长大。
当时,他们之所以离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两人存在着较大分歧。
与王珈离婚后,张力维将那间小屋留给了王珈和他的母亲,然后带着儿子,搬进了北影厂的职工宿舍。这里的条件更加简陋,没有单独的厨房,所以张力维只能在卧室里炒菜做饭。
这时,张力维已经将更多的精力,都投放到了孩子身上,所以明显降低了接戏的频率。此后几年,她也仅在《樱桃行动》、《出嫁女》、《战争童谣》、《广州来了新疆娃》、《红粉》等影视剧中出演了角色。并且多演配角。
此时的张力维,演技愈发沉稳精湛,成功地由一个美女明星转型成为了实力演员。1993年还因在《人之初》中扮演母亲一角,而获得了第13届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的荣誉。
1996年,她在群星荟萃的电视剧《英雄无悔》大胆挑战了狄美华这个反派角色,将这个外强中干的女企业家的形象,塑造得层次分明,又真实可信。
然而正当大家期待她有新的作品呈现时,她却选择了息影。
那年她42岁。作为一名演技备受肯定的女演员,她原本可以在演艺事业上大展宏图的,然而她却在风头正劲时,主动淡出了观众视线。
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面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个是她想全心全意地培养儿子。当时她的儿子正上初中,正是需要母亲陪伴的时候。另一个是她的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常年拍戏,使她落下了许多“老毛病”。尤其是腰肌劳损、膝关节的疼痛,常常令她苦不堪言。
于是,她索性就隐退了下来,转身到幕后,开始从事一些文字方面的工作。
她文笔很好,经常会给一些影视杂志撰稿,颇受读者喜爱。
张力维离婚之后,许多热心肠的人都曾给她介绍过对象,但却都被她给拒绝了。因为她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在一个陌生的家庭里,遭到冷遇或伤害。
就这样,一直单身的张力维,带着儿子在北影厂过着平静的生活,母子俩相依为命共度光阴。直到儿子长大成人,大学毕业,她也没有选择再婚。
倒是她的前夫王珈,在和她离婚之后,峰回路转,迎来了自己事业的创作高峰期。
三、息影后深居简出,前夫却成著名导演1989年,还在八一厂担任副导演的王珈,突然得到了一个机会。原来电影《冒险的美国女人》的导演临时生病,无法继续执导。所以八一厂的领导便将导演的任务,交到了他的身上。
此时王珈因之前已经参与过众多电影的拍摄,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对各个工序都很了解,所以上手很快。再加上他爱读书,善思考,所以《冒险的美国女人》拍完后,获得了好评。他的导演才华,也得到了肯定。
这之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不断有佳作推出。短短几年时间,他便参与执导了《大进军——南线大追歼》、《惊心动魄》、《我的长征》等电影,摘取了包括金鸡奖、百花奖等在内的众多奖项。一跃成为了著名大导演。
2012年,他更因执导电影《飞天》而获得了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的荣誉。一时风头无双。
而这时的张力维,却似乎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忘记了。
1999年,她也仅在电视剧《家园》中出演了戏份不多的鲁晓菲一角,便再无其他更多的作品呈现。
很多影迷都很想了解张力维的近况和现状。
其实她一直都并未走远,68岁的她在北京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偶尔,她也会出现在一些电影节活动中,但却始终保持着低调内敛的行事风格。对于许多采访,她也一律拒绝。用她的话说就是,退就退得干净些。既然不再演戏,就没有必要再出镜。
我觉得在80年代那拨崛起的女明星中,张力维的确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她似乎一直都很安静,不像有的女明星那么喧哗,生怕自己“过气”。她的表演也很“清淡”,不像同时代的众多女演员那么慷慨激昂。
但正是这份安静和淡雅,却使她成为盛开在影迷心中的一朵玉兰花,纵然经历风吹雨打,也依然常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