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声生不息》看华语乐坛的生生不息

音综《声生不息》的完美收官,除了“见证”了相关制作单位独到的判断力、精准的执行力外,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通过这档口碑好、收视高的音综节目,港乐能够止住近年来“没落”的趋势吗?

再放眼当下的华语乐坛,也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显得有些“颓靡”的华语乐坛,能够再现昔日的辉煌,达成整个华语乐坛“生生不息”的态势吗?

上周,周杰伦的新歌《最伟大的作品》上线,这是他暌违六年的最新专辑中的一首新歌。

一时间,网络上“风云突变”,各种热搜、辣评、头条齐齐指向周杰伦这个名字,人们似乎在疯狂地刷着存在感:一边在讨论、质疑、解析着周杰伦的这首名称狂妄的新作品《最伟大的作品》,一边则在怀想、追忆、回味当年周杰伦与自己的一点“情缘”。

仿佛“久旱逢甘霖”,华语乐坛似乎很久都没有这么热闹过了,难道这几年华语乐坛都在“虚张声势”?“耀武扬威”?

其实,无论是《声生不息》,还是周杰伦的作曲逻辑,大抵上不是翻唱经典歌曲,就是放大自我的音乐内核。

近些年来,华语乐坛似乎的确很少有实实在在的拿得出手的好的音乐作品。

但是,我们似乎不能一味的去“责怪”华语乐坛的输出方,许多时候,我们也要看到华语乐坛的消费方身上的问题。

碎片化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焦虑情绪、愤懑心理,许多年轻人似乎一直处于一种高压制造的不安全感之中。

他们时常感觉,需要一盆凉水从头顶“灌下”,需要一个空旷之地大声呼喊,需要一阵狂风“刮走”停留在身上的忧伤。

他们需要一些出口,去散发少年的心事与青春的情怀。

但是,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而言,可能连寻找出口的时间都没有,或者被切割、分裂、打散。

他们可能在吃饭前的间隙刚刚眼睛“一瞟”看到电视上的一位喜欢的歌手出场,就被催促要去赶紧吃饭;也可能刚刚拿出手机准备打开音乐app的搜索框,就被要求“上交”手机去完成功课的复习。

他们可能很少有完整的时间,让喜欢的歌曲静静地在耳朵与心里“流淌”。

于是,在“大数据”的加持下,似乎会造成“某些假象”:大多数人的欣赏口味似乎已经变了,人们的音乐审美渐渐偏向于各个极端。

人们似乎难以再形成共鸣,时间似乎越来越快与跳跃,连给人们形成共鸣的时间都没有了。

于是,整个歌坛似乎开始“浮夸”而更趋于“表面”,难以再寻找到共同的价值。

人们还是会听歌,但又似乎没有了听歌的“闲情逸致”。

一切就像“泡沫”,歌坛开出了“假花”。

影视动态周杰伦华语乐坛生生不息游子之吟娱乐

有用 (946)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