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台词里对娼妓女子的鄙夷、对贩夫走卒的嘲笑,让不少网友们掀起了逆反心理。
报复性夸赞,为同样翻拍过《救风尘》的老剧《爱情宝典》打好评。
这场风波掀起之前,《爱情宝典》的评分低于最初开分8.8的《梦华录》。
而如今,已经被网友们捧进了9分神坛。
最为翻红、被反复拿来与《梦华录》对比的一段台词,便是下面这段:
试图投河自尽、但意外被卖油郎救起的花魁,心灰意冷地自怨自艾:
“我已是残花败柳。”
而卖油郎一脸忧虑而心疼地劝慰:
“人间世道,一个小女子怎能承担得了的。”
没有指责烟花女子的以色侍人,没有斥责女子沦为娼妓的选择,而是将矛头诉诸悲苦的人间世道。
其实我会觉得,都没必要用这部老剧拉踩《梦华录》,因为它就不是古偶的定位。
乍一看,都是谈风月女子的爱情观念。
但《爱情宝典》的卖油郎故事并没有浩荡缠绵的情爱。
更多的,不如说是两个乱世中沦落泥尘的底层人物,依偎着世间难存的一点良善。
01
童话剧情
但是地狱模式
《爱情宝典》其实是五个不同古代爱情故事的翻拍合集,《救风尘》、《绿牡丹》、《风筝误》、《小棋士》、《卖油郎》。
“人间世道”的台词出自卖油郎的篇章,翻拍自冯梦龙的《醒世恒言》。
单看原版故事本身,它其实有些平平无奇:
女子瑶琴因逃难流落妓院、被捧为花魁,卖油郎秦重攒了两年半的钱才见上了瑶琴一面。
却又遇上瑶琴大醉,秦重没有冒犯、只是照顾了她一晚,瑶琴大为感动。
一年后瑶琴被达官贵人羞辱、险些自尽,又被秦重所救,瑶琴决定为自己赎身、嫁给地位低下的秦重。
“美人爱上善良穷小子”,这其实是民间传说里并不少见的桥段。
而《爱情宝典》之所以能把俗套桥段拍得让人感怀落泪,恰恰是因为它没有过多纠缠于男女之间的单一情爱。
而是把笔墨,留给了分别描绘男女主的悲苦。
故事发生于“靖康之耻”,光是这四个字,已经为他们的处境渲染了悲情色彩。
那是宋王朝公然以女子抵钱、作为赔款送向金人的时代。
帝姬、帝妃每人抵一千锭金子,但宫廷女子数量有限,最后还是靠搜罗发卖了约九千多位的官戚、民女、族妇、宗妇等等,押往敌营成为玩物妓女。
朝中如此,民间的买卖更是无比寻常。
女主瑶琴跟着爹娘逃出已沦为炼狱的都城汴京,却与家人走散。
她好不容易被邻居叔伯搭救、以为寻亲有望,结果转手就被曾经熟悉的长辈卖给了妓院。
好心的船夫提醒她,让她快跑。
可她最后因体力不支饿倒在街边,却又被另一家妓院捡了回去。
男主秦重,他的遭遇看似比女主好些。
不至于被卖入烟花场所,也没有在逃难中与父亲走散,可那是“肝脑涂地,委填沟壑。骨肉星散,不知所在”的靖康年间,又能好到哪去。
父子二人从汴京逃到临安后,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的父亲,终究还是把儿子卖给油铺老板,换了点盘缠钱离去。
老板看他勤劳本分,收了他做养子。
但却被伙计与小妾练手栽赃,秦重又被赶出了油铺。
这个世道有善意。
秦重被诬陷后街坊大伯想为他讨公道,租给他房子的大婶不论多晚都守着、给他留门。
凤仪楼的老鸨妈妈在听闻秦重是攒了两年半的钱、来换花魁一夜时,她既震惊于秦重的深情,却也极力劝阻他,“攒些钱多么不容易”。
秦重执意要见花魁后,她决定为他疏通关系、把卖油郎的身份伪装成商贾公子。
若是没有成功便把银子还给他,劝他依旧过平淡日子。
可相对应的,这个世道也有无穷无尽、被迫或主动的恶。
老鸨虽然保有一点良知,并不会用打骂的强硬手段逼迫瑶琴。
但她依旧会迫于蛮狠客人的权势,配合着演一出自己被殴打的戏码,希望瑶琴心软后向客人屈服。
最后直接导致了瑶琴落入蛮狠客人之手。
瑶琴被羞辱后鞋子也被抢走,赤脚地被丢弃在荒凉石滩,选择投河自尽。
陷害秦重的伙计与小妾,卷着油铺的钱逃之夭夭。
在乱世中,这样的恶人不会被官府捉拿、绳之以法,但他们会遇上更恶的人。
出逃后,伙计迅速找了人贩子、把小妾给卖了。
伙计觉得自己能溜之大吉,可他一转身,也被人贩子手起刀落地杀害、卷走钱财。
人命与尊严,成了最不值得被尊敬的事物。
02
没有一见倾心的深爱
只有苦命人的互怜
这般世道下,你会相信同样遭遇过家破人亡、国之不国、被他人陷害或糟践的男女主,会一面之缘就恋爱脑了起来、就地追求爱情吗?
我不信,从剧情看,《爱情宝典》的编剧也没信。
原著中对这段爱情为何开始的描绘其实有些一笔带过,卖油郎善良可靠、花魁感动心动就完事了。
可试问,早已习惯于逢场作戏、见过冷眼与侮辱的花魁瑶琴怎会轻易心动?
而也逃过难、卖油钱勉强过日子的秦重,又怎会轻易认为自己有机会与花魁相恋?
《爱情宝典》索性决定:
在卖油郎照顾醉酒花魁的那一晚,他们没有相爱。
没有随意萌芽的爱情,但有两个同样逃难沦落、远离曾经繁华家乡的汴京人,互诉往昔。
从一开始,瑶琴就是听见卖油郎带有汴京口音的叫卖声,而多留了一份心。
而秦重也是瞥见花魁美貌、又听闻她也是汴京人后,决意要开始攒钱、见瑶琴一面。
我很喜欢这段的改编,它比普通的一见倾心要合理更多。
他们身处的临安城并未遭受战火摧残。
身边的街访虽然热心肠,但终究无法理解这些逃难的汴京人,在幼年就目睹家乡与王都沦为“百姓哭声震动天地”之所的感受。
于是才会在乎与留意一个可以彼此理解的同乡人。
瑶琴酒醒后,他们俩默契无比地唱起了汴京的童谣。
明明是欢快童趣的句子,接唱之间,双方眼里却都泛起了泪花的闪光。
只是,这还不足以让他们不管不顾、托付终身。
瑶琴略带期待地问“可还来?”,秦重并未犹豫地回复“已了平生志愿,不再来”。
因为“我身为卖油郎,自知……”
瑶琴顿然明白,点点头说“一个风尘女子当自知”。
秦重自知的,是自己作为一个卖苦力的卖油郎,不该也没有能力与才貌双绝的花魁继续往来。
与花魁相见的十两银子,他攒了两年半;
与花魁相见时的体面衣裳他买不起,只能租来穿。
瑶琴自知的,是自己作为一个卖笑的风尘女子,不该奢求什么关怀与知己,也没有要求卖油郎继续坚持的立场。
她也曾想过,劝与自己相谈甚欢、眉目传情的官宦公子一同私奔。
却发现公子家里早有妻妾,说与她听的海誓山盟,也早已说给这些女子听过。
秦重见瑶琴一面的动机,仅限于惊艳于她的美丽、又希望与同乡人互诉苦水。
而瑶琴此时在青楼苟活的动机,仅限于盼着哪天还能重见爹娘、不对那些客人抱有期待。
于是二人在这番相见后,各自散去。
他们只是交换了乱世当中对宁静生活的一丁点向往,交换了一丁点体谅与柔软。
秦重回家后,平淡地同意了此前一位相亲姑娘的示爱、愿意结婚,重回日常生活。
瑶琴继续自己的生活,只是对应局、接客越来越懈怠。
她此时已经攒够了赎自己的钱,如果她愿意,随时可以把钱给秦重让他赎自己。
但显然,她心中还没有拿定,秦重是否值得托付。
03
“人世间总不会永远悲苦下去”
二人的爱情,是在瑶琴跳河、意外被秦重救起后才明确显露的。
瑶琴听到了那句——“人间世道,一个小女子怎能承担得了的。”
她的一些胆怯质问,如“你不舍得我死?”“一个人有何意思”,得到了秦重恳切的回复,“比命还不舍”“那就两个人一起担”。
同时也得到了一个她跌入风尘后就再也没奢求过的评价——“至纯至洁。”
瑶琴初为花魁时,曾在夜间感慨遭遇、伤心落泪。
丫鬟心疼地问她是不是想爹妈了、想家了,然后顺嘴懵懂地抛出了一句:
“想自己了?”
瑶琴哭得更为悲凉。
她想家、想失散爹妈,想未曾沦落临安的自己、清白纯洁,而不是现在的自己、青楼卖笑。
这句“至纯至洁”毫无疑问让瑶琴心动。
秦重毫不在乎她的娼妓身份,且为她不屈于恶霸的行为称赞高洁。
而秦重这边,或许是目睹瑶琴的试图自尽后受到触动,放弃了回归普通卖油郎的想法,总该有人去救她。
“我想这人世间,一定不会是那样悲苦无望的,等我。”
二人明明互相袒露了心意,但接下来的短暂戏份,却是全剧中最让人煎熬的部分。
那就是瑶琴拿出银两存单,让秦重去取钱、回来赎她。
尽管戏外的观众都知道,秦重是个好人、这故事也会是好结局,哪怕迟了,他一定会来。
但看着苦等、不知希望是否会到来、以泪洗面的瑶琴,依旧忍不住地为她揪心。
因为无数画面、无数听说过的悲剧会在脑海中闪过:
有剧中的老鸨妈妈对“非他不从”的不屑一顾,这话她年轻时也说过,但她没等来赎她的人。
有《梦华录》里也出现过的张好好,杜牧作下的《张好好诗》中,记录了她十三岁展现歌喉、十六岁被官宦子弟纳妾。
而十八岁就已被厌弃,抛出家门卖酒。
更有同样是冯梦龙笔下的杜十娘,误把他人的软弱当成了善良。
她所依靠的李家公子还未到家乡,就把她卖给了码头上遇见的富商,杜十娘将自己价值千金的妆奁扔入江河,自己也愤而投水自尽。
决意赴死前她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那是杜十娘幼年被卖与老鸨、乘船离去时,她的母亲穿着破烂衣衫在岸边不断追赶。
追赶不上后,母亲绝望地从桥上一跃而下,将自己葬在了送走女儿的江水里。
历史上真心被错付的烟花女儿如此多,瑶琴如何能知道,自己不会是下一个。
她又如何敢完全信任乱世当中的人性,百两白银,难保不会让善者也变恶。
幸运的是你我都知道,卖油郎秦重最终来迎了瑶琴。
带着媒人,带着锣鼓花轿。
婚礼上最触动人的,反倒不是新人相见时彼此微笑,而是老鸨妈妈看见卖油郎的花轿时,震惊又释然的神情。
她没想到、她也欣慰,这世上还有一个如此情义的卖油郎。
要说瑶琴与秦重是爱情,它自然是,只不过它是脱离了常规语境的爱情。
整部剧里,他们二人之间没有眉目传情、没有暧昧情话、没有拉扯纠缠、没有绵绵爱意的约会。
唯一的亲密举止,只有瑶琴把银钱存单交与秦重后,两人无声地、流着泪的拥抱,不过几秒的镜头。
甚至没有情侣之间彼此打量欣赏的过程,二人便无需多言地决定彼此支撑下去。
仅仅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对方身上仍在闪烁的一点人性良善的光。
这一情节如果冷静来看,会觉得太童话、太理想了。
没有深入了解过彼此的过往、长期了解过彼此的品性,怎么能因萍水相逢的一次互助就定下终身?
可如果结合剧中铺垫良久、二人所处的飘零乱世来看,这一情节又太精准而悲情。
因为在这混乱浊世里,那点良善早已贵于千金。
《爱情宝典》里的故事歌颂的是爱情,却又不只是爱情。
那些故事是在从昏黄泥泞的旧时代中,淘洗出一点点不屈于枷锁与命运的人性微光。
最后假借爱情之名,流传于千世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