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特的出现应该是为了让他现身说法“这样的孩子不出生,妈妈就不会病倒”,不然小玲肯定不会心甘情愿让自己消失去撮合妈妈和别人的爱情。我一开始也觉得他俩的爱情线挺奇怪来着,甚至看懂了这里也还是觉得有点奇怪。小品里的化肥三少老大只语言勾搭一下没有动真情,反倒感觉这个处理还不错。觉得你从喜剧角度来分析就偏了,毕竟这剧只能说是个套了喜剧壳子的情感剧。
重点是母女情感搞笑部分只是商业电影需求(贾玲是喜剧演员也是一部分原因),你说的几点都可以解释。陈赫戏份,那是改剧本了,原小品里沈腾演的那个角色就是陈赫的,后来沈腾来了不得把男主角给他,陈赫又不好删掉只能想办法整个重要角色给他,所以他真就只能是没头没尾的工具人,毕竟是半路紧急改出来的,再加戏份容易出bug。哭戏我有见过说一堆自己看后哭得不能自已,也有见过你这样说出戏的。
所以我认为这是个人共情偏差问题,真改成你说可能的你是感动了现在哭的不能自已的人说不定又不感动了,左右都有人不爱吃某种煽情方式,没有哪种方式能讨好所有人。最后那个看戏剧,这个算是贾玲自己的私货了,贾玲说过自己母亲没见过她上台表演,所以李焕英看贾小玲表演又哭又笑是寄托了她自己对母亲看自己演戏时的期望在里面,你可以说你get不到贾玲是在自己感动自己,这倒也没啥。
贾玲拍这部电影就是带了很重的私人情感在里面的,一些人无法和她共情也很正常。李焕英的故事大概我的确早知道,加上一家人都对贾玲很有好感,看到好评如潮决定一同观影。会产生被骗的感觉是因为豆瓣评分我还是比较认可的,向来相差无几,但这部电影是头次发生豆瓣和我心中评分相差甚远的情况,加上家里好几人也是与我相同感受,合家欢的笑点加上母爱题材当然十分理解很多人喜欢这部电影。
这电影不是穿越,而是母亲托梦,因此贾玲可以看到妈妈记忆里她出生之前的场景,冷特没有升学宴中对应的老一辈,因为他本身就是贾玲潜意识里想象出来的,他的作用一是隐藏贾文田,二是利用潜意识来劝贾玲帮母亲重新找对象;你说的第二点的确有这个缺点;第三点,李焕英又笑又哭是因为贾玲在表演给她看,毕竟这场梦之前贾玲还没去学表演,李焕英觉得不遗憾所以笑,觉得不舍所以哭,二人转那个情节的确有点尬。
电影有两种,一种是艺术品,比如我不是药神,小蝌蚪找妈妈等。但是你好李焕英那么多人喜欢看,已经不需要用电影要素去“客观评价”了。没人可以直接定义哪部算好电影,除非大部分人都爱看。陈赫的戏份含义是表达尽管一个女孩子可能不好看(胖)、内心自卑,但也会有男生(甚至是帅哥)喜欢她,只要她内心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