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影坛的式微
2003年4月1日晚6点41分,张国荣从香港文华东方酒店24层纵身一跃,终年46岁。
那一年的香港风雨飘摇,非典病毒肆虐,全港爆发经济危机,SARS病毒和伊拉克战争整日占据新闻娱乐。
当“香港艺人张国荣跳楼自杀”的简讯在电视机前闪过时,有些人还以为是愚人节的玩笑,但没想到竟是沉重的事实。
张学友在丧礼中致以悼词:
“哥哥的离开,天上好像突然间少了一颗明星,只剩下一片寂寞及空虚。”
时针拨回到2002年的冬天,罹患癌症的梅艳芳,身穿婚纱在红磡体育馆举办了自己的告别演唱会。
她曾开玩笑对好友张国荣说:“如果我到40岁还没有嫁出去,你娶我好吗?”
而在2003年的最后一天,张国荣去世不到八个月后,她也因病离开人世,年仅40岁。
两位闪耀香港的巨星先后陨落,预示了港娱黄金时代的逝去。
张国荣去世4天后,第22届香港金像奖举办颁奖典礼,四大天王罕见同台,一起清唱了一曲《当年情》,纪念他们所有人的“哥哥”。
那年金像奖最受瞩目的影片是《无间道》,它一举包揽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三项大奖,这让苦苦挣扎的香港电影人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就在前一年的2002年9月16日,香港全日总票房仅有51.6万港币,破了香港电影票房10年来的新低。
要知道当年仅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一部影片的单日票房就能接近400万港币。
在票房低谷之后,紧接着是2003年SARS病毒席卷香港。
疫情之下,电影产业更是跌到谷底,时代大势已去。
一部《无间道》并不能让港影重返辉煌,比起重振,它更像是挽歌。
之后的《无间道2》中,新一代香港影人余文乐、陈冠希崭露头角。
然而7年后,余文乐才凭借《春娇与志明》,在影坛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而陈冠希,更是用一台摄影机葬送了自己的前途,以及人们对港娱美好的时代滤镜。
遥想2000年,新世纪之初,那时张国荣准备从演员转型为导演,他执导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公益短片《烟飞烟灭》。
对圈中新人寄予厚望的他,特地叫来王力宏、陈冠希,还有容祖儿一起参演。
片中陈冠希本色出演了一位初入演艺圈的新人,饰演经纪人的梅艳芳对他说:“艺人的形象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乱来,没有什么负面新闻,你一定行的。”
谁也没想到,这情节会在日后一语成谶。
港圈新生代的演员们,谁也没能接过前辈手中的大旗。
二、北上热潮
在香港影坛经历至暗时刻的新千年之际,大陆的商业片市场开始崛起。
2002年,张艺谋的转型之作《英雄》上映,这部武侠大片在国内狂揽2.5亿票房,成为首部票房破亿的国产电影,而它在全球的票房更是有1.77亿美元。
而《英雄》的演职人员表里赫然可见梁朝伟、张曼玉的身影。
港影江河日下的时代,香港影人们纷纷选择北上。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选择和内地合拍电影。
早在1983年,香港名导李翰祥就在内地拍摄了《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
当时电影的女主角是刘晓庆,《芙蓉镇》《小花》之后她已是内地炙手可热的头号影星,然而她的待遇和香港演员的待遇完全没得比。
当时内地还是计划经济体制,演员拿工资,没有片酬,吃饭都要拿饭票。
每到拍摄现场开饭时,大陆演员和工作人员每人发一个塑料袋,里面是两个馒头、一根粉肠和一块黑咸菜。
而香港演员则是配备着餐车,青菜米饭、大鱼大肉应有尽有。
有一次饿得发慌的刘晓庆在片场大哭,要吃米饭和肉,这以后才享受到了和香港演员一样的待遇。
然而刘晓庆让剧组其他内地工作人员都能吃肉的要求,却没有被批准。
尚未放开的市场体制,让所有人都吃肉,谈何容易。
新千年之后两地的境况发生了倒转。
2003年SARS疫情后,为了提振特区经济,香港电影不再受进口片限额限制,而合拍片则可以像内地电影一样进行宣传和放映,政策的利好开启了香港电影人北上拍片的热潮。
三、江湖已去 荣光依在
最北上拍片的是年少成名的陈可辛。
1997年,陈可辛的《甜蜜蜜》斩获金像奖九项大奖,但是在美国大片的冲击下,港片已经渐渐失去了创作的土壤。
电影中主人公漂泊的命运,映照着现实中香港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随后他选择去好莱坞发展自己的电影事业,然而几年闯荡,只拍出了一部反响寥寥的《情书》。
于是2004年陈可辛来到北京,筹拍自己进军内地的第一部作品《如果爱》。
这部电影反响很好,收获了6000万票房,还有6项金像奖大奖。
然而北上之路不会一路顺遂,很快陈可辛在《投名状》遭遇了滑铁卢。
《投名状》的投资高达3亿,是当时陈可辛导演生涯中投资最高的作品,为了拍好这部电影,陈可辛精益求精,没拍过动作戏的他特地请来了程小东担任武术指导。
然而二人的拍摄理念不同,程小东习惯让演员吊着威亚飞着打,而陈可辛想要写实的场景。
拍摄中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一场劫军粮的戏,原本计划拍七天,最后硬是拍了一个月。
后来还是剧组中唯一会功夫的演员李连杰,在二人中间充当翻译和助手,才最后顺利完成了拍摄。
这部电影上映后广受好评,眼看冲击3亿票房有望,然而紧随其后上映的是冯小刚的《集结号》。
这部主旋律大作后来者居上,没多久就在票房之争中压过《投名状》一头。
最后《集结号》以2.6亿元的票房成为了当时内地票房史亚军,而《投名状》的票房则刚过两亿,以赔钱告终。
香港影人北上的第一课来得扎实,想要在内地拍好电影,必须得贴合时代的脉搏。
当陈可辛再次回归银幕已是2013年,那年他的《中国合伙人》狂揽5.5亿票房,还让他获得了当年金鸡奖的最佳导演。
这时陈可辛电影的主人公已经变成了大陆中生代男演员,故事也扎根于大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紧紧抓住了时代命脉。
此后的《亲爱的》、《夺冠》都延续了这样的调性,他成为了最懂内地的香港导演。
和他一样北上的还有徐克、林超贤,他们也都贡献出了《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这样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作品。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属于香港电影的江湖早已远去。
而在曾经的江湖中人身上,我们依稀还可看到往日的荣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