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人海中,能遇见是一种缘分,若是喜欢请关注花煜寒哦!)
花煜寒|文
这是一个很难用一两句话,就可以讲清楚的故事情节。
从《传家》之前的剧情来看,或许跟易钟玉去看《花木兰》这部电影有关的情节,被大量的删减掉了。
所以才导致了,当她看到家人们士气低落时,希望借由分发电影票的方式,让大家有机会暂时忘掉心中的郁闷。
从笔者对那段历史的了解与《传家》剧情的掌握来看,关于电影《花木兰》这一幕的情节,应该是融合了许多前后并不太有关联的内容。
最终才形成了这样一段看起来非常突兀的情节。
这与当时上海滩的独特地位、全国的抗战气氛有很大的关系,也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手法,融合了前后2、3年内的人与事在这一部电影之中。
首先便是现在的上海处于一种怎样的境地。
历史上称这段时间的上海是“孤岛时期”,他从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开始,直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开始结束。
在这一时期,由于“租界”的存在,上海这座孤岛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也因为战争,导致了大量的人、物、资金涌入上海,这让“孤岛时期”的上海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产生了一种虚假或畸形的繁荣。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易钟玉口中的电影《花木兰》诞生了。
现实中的这部电影全名叫做《木兰从军》,他是由与胡蝶、阮玲玉、周璇齐名的陈云裳主演的。
另外《木兰从军》上映时间也不是《传家》中的1937年,而是两年之后的1939年。
陈云裳也因为出演了这部《木兰从军》,让她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电影女明星。
也让她在1937年、1939年和1940年,连续三次登上了《良友》画报,成为了这本史上最著名画报的封面女郎。
之所以陈云裳会借由《木兰从军》这部电影一炮而红,也跟当时的抗战环境有极大的关系。
坦白地说,单从艺术的角度来说,陈云裳主演的这部《木兰从军》,比起“孤岛时期”的上海电影来说,只算勉强算得上是一部二、三流的作品。
这是一部对白极度僵硬、动作异常虚假的作品,甚至整部电影中连一首像样的插曲都没有。
在整部《木兰从军》中,花木兰就像一个神一样的存在。
她除了要面对敌军之外,还要面对毫无主见的主帅,以及狡猾的卖国贼军师。
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花木兰凭借一己之力,深入敌营刺探情报、辅佐主帅规划战术,直到最终大败敌军。
可就是这样一部粗制滥造的电影,却在那一时间造成了全国性的轰动与观影热潮。
因为人们从《木兰从军》中看到了洋溢着抗敌保国的热情,在那样一个国破家亡的大时代,这种富有隐喻的电影作品,是最得人心的一种表现形式。
虽然《传家》将这部由“中国联合影业公司华成制片厂”制作的《木兰从军》电影,改成了易钟玉可以从中赚取利润的《花木兰》。
虽然《传家》将这部由陈云裳主演的《木兰从军》,改成了由阿媛主演的《花木兰》。
虽然《传家》将这部于1939年才正式上映的《木兰从军》,改成了在1937年便上映的《花木兰》。
但《传家》却借由易钟玉的口述,向我们呈现出了这部以花木兰替父从军抗敌保国为主轴的电影,在当时究竟是有多么受人追捧的。
只是可惜的是,关于《花木兰》的拍摄与上映,《传家》便再也没有提到只言片语。
就连阿媛在上海沦陷之后,也只展现出了民族气节,不愿接受侵略者的电影拍摄工作。
而且《传家》中的上海小姐阿媛,似乎没有陈云裳那么好的机遇。
她并没有因为《花木兰》而爆红于上海滩,也没能成为可以取代蝴蝶地位的后起之秀。
更让人感到惋惜的是,虽然《传家》提到了《花木兰》这部电影,却没有提到他本身那种借古喻今的意涵,也没有提及电影中鼓舞人心的反抗气氛和保家卫国的理念。
也许《传家》想要讲述的内容太多了,多到他已经无法静下心来讲述好每一个故事。
也许剪辑师手中的剪刀太过锐利,锐利到一不留神将原本前后关联的剧情也一并剪掉了。
当黄莹如满脸疑惑地看着独自上楼的易钟玉时,或许她并不清楚这位刚刚看完《花木兰》的易二小姐,心中正有一股抗敌保国之火在熊熊燃烧吧。
往期精彩:《传家》是一部过分“美化”的民国剧?真实的上海是这个样子吗?
(看完记得关注“花煜寒”哦!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