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如今也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可因为丈夫的离世受到了沉重打击,与丈夫骨灰相伴13年,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常让我们动容。
可谁又能想到,他们从相识到结婚只有短短6天时间,这中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朱逢博1937年出生在山东济南,一个优渥的家庭中,父亲是建筑工程师,这个地道的山东女孩,从小就深受父亲的影响,对画画有着极大的兴趣。
她小时候就梦想着长大做个像林徽因那般的女子,怀揣着这个梦想,朱逢博努力学习,在画作上也一刻都不敢懈怠。
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学毕业后,朱逢博的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她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专业。
在极度的热爱下,朱逢博在学校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六年的建筑生涯,让朱逢博学习到了更多,内心也更加笃定自己的选择。
人生的际遇总是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朱逢博也不例外,她的人生也因为一次演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60年,朱逢博毕业之际,到了一家工地去实习,正好这时上海歌剧院来这个工地演出,歌剧院表演完后,就安排了一个小游戏和工友们互动。
如果游戏输了就要接受惩罚,而此时朱逢博正好在行列中,游戏玩输了,大家就说惩罚朱逢博唱首歌吧。
朱逢博从小就非常自信且直爽,上台大大方方地唱了一首歌,她这一开嗓让歌剧院的人都惊呆了,比歌剧院的演员都要唱得好。
领导们商议下决定,申请把朱逢博调到歌剧院,朱逢博也因此改变了人生轨迹,开启了她与音乐的不解之缘。
朱逢博嗓色好,但是她的舞台表现力不够,演唱方面也没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这些都需要学习。
歌剧院的领导也非常看中这个眉清目秀,又开朗大方的姑娘,就让她有空多去请教歌剧院里的前辈们,多学习发音技巧和舞台表现能力。
为了培养她,还给她下了死命令“三十岁前不准结婚”,为了保护她不受男同志们的骚扰,歌剧院要求她跟四个女演员住在一个屋里,节假日都要去团长、主任等领导的家里过。
在这种极度保护下,朱逢博也不负众望,很快就掌握了演唱技巧,可要求完美的她还是对自己不满意,并一再想寻求突破。
这时有个前辈告诉她,团里新来了一位著名的男歌手,非常有能力,可以去请教他。
这个人就是施鸿鄂,施鸿鄂从小就喜欢音乐,16岁就考上了上海歌剧院,毕业后又远赴海外学习美声唱法,28岁就在芬兰拿到了古典音乐金奖,为祖国获得了荣誉后归国。
此时对他倾慕已久的女孩们纷纷蜂拥而至,每天施鸿鄂的门口都围满了人,有的是前来请教学习的,也有一些是来一睹芳容的。
朱逢博来了好几次,见到那么多人她就走了,心里犯嘀咕“这究竟是什么人,这么有魅力”,等了好几天,朱逢博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那天施鸿鄂没有课,门口的人也少了很多。
朱逢博就落落大方的上前问道“我可以请教你吗”,施鸿鄂抚着琴眼皮都没抬一下说道“你跟着琴试几个音我听听”。
等朱逢博唱完,施鸿鄂摇着头端起水杯就走了,朱逢博见状心里很不服气,就冲他喊道“我会唱歌,你这种美式的我不会”。
很少有女孩像朱逢博这样的勇气和魄力,施鸿鄂对她有点好奇,心里想“这姑娘胆子真大”,于是回过头说“你会唱什么,那你唱几句”。
朱逢博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地唱了一首歌,一曲作罢,施鸿鄂让她再唱一首,一共唱了三首歌,施鸿鄂连连拍手叫好,得到了他的肯定,朱逢博也变得更胆大了,直接说道“你可以教我美声唱法吗”。
施鸿鄂四下打量着她,这个姑娘清秀端庄,却有着不一样的果敢,似是被朱逢博的勇气所打动,施鸿鄂答应了让她跟着自己学。
此后的每天两人几乎都在音乐的海洋里畅游,毫不痛快,朱逢博在音乐上的造诣也因施鸿鄂更加的精进。
随着音乐技能的提升,两人的感情也在朝夕相处中一点点升温,朱逢博倾慕与施鸿鄂的才华,而施鸿鄂佩服朱逢博的果敢和勇气,彼此欣赏慢慢就演变成了彼此爱慕。
可朱逢博跟领导有约在先,不到三十岁不能结婚,她只能将这份爱慕默默地隐藏在自己心里。
1967年的一天,施鸿鄂在房间的门缝里看到了一封信,信里写着,“晚上11点到排练厅楼梯口等我”,落款只留了一个字“朱”。
施鸿鄂激动的一晚上没睡着觉,他心里对朱逢博早就有了感情,只是他的性格比较内向,不知道朱逢博的心思,他思前想后也不敢开口,看到这封信后,他似乎预感到他们俩之间要发生点什么。
第二天,施鸿鄂如约来到了楼梯口,看到了早早守在这里的朱逢博,她那天一袭长裙,手里还拿着小手绢不由自主地扭扯着,在昏暗的灯光下更显动人。
施鸿鄂正在犹豫要不要开口表白,朱逢博开口了,没有一丝丝犹豫,没有一丝丝胆怯,用命令式的口吻说道“我今天约你过来,就是要告诉你,我决定要在八月一号跟你结婚”。
也许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个看似坚强的姑娘开始泣不成声,施鸿鄂看到她哭得梨花带雨的模样,心中生出爱怜之情,此时再多的话语已是多余,施鸿鄂用自己温暖的胸膛拥抱了她。
六天后,刚满30岁的朱逢博和施鸿鄂,如期举行了简陋的婚礼,在歌剧院借来的一间小屋里。
放着旧货市场买来的两张钢丝床,四百块买来的一架钢琴,还有几把椅子和两个箱子,这就是赫赫有名的两位歌唱家全部家当。
没有仪式,没有鲜花,就是跟歌剧院的同伴们一起吃了一顿饭,他们的婚姻仪式就结束了。
婚后,朱逢博在施鸿鄂的指点下,把美声唱法和自己的名族唱法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经典。
在《白毛女》歌剧中,她成为了“喜儿”的主唱,一首《喜儿哭爹》不知唱哭了多少人。
也是因为朱逢博这独具一格的歌声,受到了国家艺术团的青睐,被调入国家艺术团后,朱逢博也跟随艺术团去世界各地演出,“中国夜莺”的称号也随之而来。
可整日的这样东奔西走,也造成了对儿子的亏欠,朱逢博经常十天半个月见不到儿子一面,每次回到家看到儿子那茫然的眼神,她的心理都是一阵酸楚。
跟丈夫施鸿鄂去公园散步,在长椅上坐着谈谈心,这些都成了朱逢博心中最向往的事情,不管她走到哪里,心里始终牵挂着丈夫施鸿鄂。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逢博演唱了近上千首歌《弯弯的月亮》《金梭银梭》《红杉树》《请茶歌》《清晨我们踏上小路》等等,也让朱逢博被誉为“中国新民歌之母”的称号。
随着时代的开放,曾经总是避嫌的两人也经常同台演出,夫妻二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夫唱妇随非常恩爱,被外界称为“神仙眷侣”。
可岁月催人老,随着朱逢博的儿子长大,她和施鸿鄂也已经到了老年,身体素质大不如前,尤其是施鸿鄂,患上了心脏病,还做了一次心脏搭桥手术。
这让朱逢博非常的担心,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记着帮丈夫带药,也会时常提醒他“走路慢一点”,“情绪不要激动”之类的话。
可2008年的一天,施鸿鄂突然心脏病发不幸离世,这让朱逢博非常的痛苦,一直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固执的不让儿子把丈夫骨灰下葬。
朱逢博把施鸿鄂的骨灰抱回了家,放在床上的另一边,就好像丈夫还陪伴着她,每天吃饭也要给丈夫准备一份,在她心里施鸿鄂一直都在,不曾离去,就这样14年过去了。
看见她这样的状态,儿子儿媳非常担心,怕她这样下去会郁郁成疾,就反复地跟朱逢博做思想工作,劝导她搬过去一起住。
可朱逢博不愿意,她不愿意离开这个到处都有丈夫影子的房子,在儿子的多次劝说下,85岁的朱逢博终于跟儿子儿媳一家住到了一起。
在儿子儿媳的悉心照料下,朱逢博的精神状态也恢复如前,每天看看报,写字画画,安享着晚年生活,只是在她心里那份对施鸿鄂的思念永远不曾减少。
时不时她还要回到有着丈夫影子的老房子去住,只有在这个房子里,她的心是安稳的,她的笑容是甜的。
他们这样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让我们羡慕的同时也非常感动,他们之间的感情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
也希望朱逢博老师能够健康快乐地度过余下的人生,也许在下一世,还能在遇到心里那个永远的施鸿鄂。
编辑: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