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时,我们会常说“儿大避母,女大避父”,可如果女大不避父会怎样呢?
前几天刷到一档日本的真人秀节目,其中有名20多岁的女孩,就生活在一个“女大不避父”的家庭中。
这名女孩表示,虽然自己早已经成年,但仍然会和父亲、哥哥一起泡澡,在她的家庭里,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行为。
甚至在泡澡时,父女、兄妹间还会轻松自如地聊天,将泡澡视为全家人一起放松的家庭时光,尽管她现在有一点介意,但停止共浴的话又怕父亲感觉受伤。
可想而知,这名女孩的说法引来很大争议。
大多数家长在看完后都表示无法接受,认为这是对女孩的不尊重不负责,“罪魁祸首”在家长,还有观众则是认为女孩应该“自尊自爱”,和父亲、兄弟一起泡澡太过分。
确实,如果女儿很小,父亲为其洗澡还可以理解,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尤其是等到青春期以后,父女间就连“牵手”都略显奇怪,更别提一起“泡澡”了。
伴随女儿一点点长大,每一位父亲都该意识到,亲子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界限感,才是对孩子最深沉的爱。
“女大不避父”会造成哪些伤害?在心理学中,弗洛伊德曾提出“爱烈屈拉情结”概念,也就是所谓的“恋父情结”。
当孩子来到3-6岁时,他们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性别意识,想要亲近异性父母,一直和对方在一起。
比如有好吃的,女儿会第一时间分享给爸爸,当妈妈与爸爸生气时,女儿会挡在前面维护爸爸等等,此时她们是名副其实的“小棉袄”。
而如果孩子得不到恰当的教育,这样的“情结”就会隐藏于孩子的潜意识中,并且影响其性格和未来的生活。
纪录片《父亲的生物学意义》中有这样一项社会实验,研究人员耗时50年时间,跟踪了11000名孩子,探究父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结果发现,女孩长大后择偶时,挑选异性的品味,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亲的影响。
所以对女孩而言,父亲要在成长过程中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切忌过度亲密,以免使孩子产生“恋父情结”。
其次,“女大不避父”还会使孩子失去身体的边界感。
父亲与女儿之间的过度亲密行为,会使孩子建立混乱的性别意识,长大后模糊了对性别的界限。
就像这位日本综艺节目中的女孩一样,因为从小到大都处在一个与父亲、兄长过于亲密的环境中,所以她并不觉得一起泡澡有何不妥之处,彼此间失去了身体的边界感。
而女孩失去身体边界感的可怕之处在于,当陌生人,乃至是熟人的行为过界时,她们很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被侵犯,自身的防护意识大大降低,即便是发生了“侵犯”,也一无所知。
女大要避父,要尽早为孩子建立性别意识2020年12月份,江苏南通有名可爱的2岁小女孩走红网络。
一位父亲带2岁女儿单独外出,上厕所的时候,他准备测试一下女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于是爸爸对女儿表示,要让她陪自己一起去男厕所方便。
结果小女孩表现得异常坚定,奶声奶气地对着爸爸说道:“我不要去,我是女孩子,你让我怎么陪啊。”
最后,爸爸让女儿就站在最靠近门口的位置,还嘱咐她千万不要离开。
小女孩则是又开始了吐槽模式:“那么大的人了,上厕所不会自己去吗?”
不得不说,这位父亲在孩子性别意识培养上做得非常不错,虽然女孩只有2岁,但已经认识到了“男女有别”,明白即便是爸爸也不能破坏规矩。
事实上,宝宝自从1岁半左右,就会逐渐认识到异性之间的身体构造差异,发现男孩女孩之间存在不同。
等到3-6岁时,更是会构筑性别认同感,来到性别意识萌发的关键期。
所以广大宝爸在与女儿相处时,“女大避父”一定要从小开始,切忌过于亲密,注意自身的行为模式。
比如在女儿面前光膀子、换衣服、为女儿洗澡等等,只有我们正确引导,才能帮孩子建立起性别意识,从小懂得自我保护。
像明星张亮就曾在《新生日记》中表示:“如果是女儿的话,一定不能亲嘴,我现在亲她都是亲脑门,或者是亲手臂,教给她一些自我保护意识。”
我们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也应该保持这样的“边界感”,即便是表达爱意,也要注意不要“过界”。
虽然俗话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但父女间却切忌像“情人”一样相处。
为人父只有与女儿保持一定距离,从小为其建立性别意识,才能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更加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