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产科幻电影来说,2019年可谓是悲喜交加的一年。
2月份上映的《流浪地球》不但以46.86亿的票房冲上了当时的中国电影票房榜第二的位置。
电影中体现出的亲情观念、奉献精神、故土情结等更是给出了与好莱坞科幻电影完全不同的叙事模式。
其中最让观众感动的,还是影片中不惧牺牲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饱和式的救援方式。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意在电影中体现得相当深刻。
这部电影当时被很多网友誉为国产科幻电影的里程碑。
令人意外的是,《流浪地球》带来的骄傲与自信,仅仅过了6个月就被《上海堡垒》打碎了。
这部号称投资3.6亿的大制作电影,最终仅收获了1.2亿的票房。
后来这部电影还在第11届金扫帚奖上拿到了“最令人失望影片”“最令人失望导演”“最令人失望编剧”三项“大奖”。
从那以后,大制作的国产科幻电影就在院线消失了。
偶尔出现的几部低成本作品都是以网络电影的形式直接在视频平台上映,比如去年的《太空群落》《火星异变》《重启地球》等。
而在今年,继《罗布泊神秘事件》《致命玩家》等电影之后,再次上映了一部《朱雀战纪》。
这部电影上映3天就获得了290万的票房。
如果按照相似票房走势的《妖医馆》来推算,《朱雀战纪》应该可以达到千万左右的票房。
不过在口碑方面,两极分化的有些严重。
好评都给了特效,差评都给了故事。
《朱雀战纪》的故事将时间定在21世纪后半叶。
Ron集团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控制了桥都市,并想进一步统治全世界。
后来工程师伊娜与助手狄墨使用纳米细胞修复技术孕育出了首个生物体机器人,也就是女主伊旎。
伊旎体内有火翼二代系统,具有纳米修复和潜能增强的能力,可以帮助人类摆脱Ron集团的奴役。
中间经过一番不是特别重要的剧情之后,伊旎激发自身潜力打败了反派老大,进而拯救了全人类。
《朱雀战纪》的剧情会被众多网友吐槽的原因,除了过于简单之外,还出现了很多逻辑上的问题。
比如开头时,刚出生的伊旎被逃逸舱送走,转眼就是二十年后长大的样子。
但是一个婴儿如何长大成人,电影并未交代。
这样的剧情就有了一种十分强烈的跳跃感,毕竟单独一个婴儿能够活下来就太过匪夷所思了。
后来伊旎被Ron集团抓住,身体的DNA序列被破译,火翼二代系统也被盗走。
可对于没有其他用处的伊旎,Ron集团不但没杀掉,反而把她跟狄墨安排在了一起。
也就是说,伊旎想要最后打倒反派,起码得经历婴儿时期独自活下来、被抓之后不被杀、恰好遇到狄墨等几个概率极低的事件。
这么多的巧合放到一起,就成了一个严重脱离实际,真实性极弱的故事。
不过电影中最敷衍的还是对于结尾的处理。
当时反派已经开始激活数万名根据火翼技术制造出来的清道夫。
如果激活成功,伊旎一方根本不是对手。
随后就开始出现让人难以理解的情节——
首先是ron派出了几名清道夫去刺杀伊旎,不但失败了还暴露了背后有一整个军团的事情。
然后伊旎就带着众人毫无阻力地攻入了ron集团总部,赶在激活程序达到98%时关闭了装置。
那么反过来推想。
如果反派不让那几个清道夫去送人头,或者加派一两个清道夫多阻碍那么一两秒钟,这个计划都能成。
结果电影来了各种骚操作,硬生生的让伊旎来了一个绝地翻盘。
这样薄弱的故事线遭到网友吐槽一点都不冤。
不过有一说一,《朱雀战纪》中的一些特效镜头做得确实很好,这也让电影的整体质量在网络电影中处于中上水平。
比如开头时,ron集团与反叛军展开激烈交火,出现了各种战机、高射炮、机甲。
中间伊旎生活的城市有意做出了一种赛博朋克的未来感。
最后决战时刻,来了一次人与怪物的大战,经费很显然没少花。
从这方面来说,《朱雀战纪》还是值得鼓励的,很用心。
不过特效只能给与视觉上的快感,故事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朱雀战纪》花费了大量资金去做特效,偏偏在剧本上没有花太多心思。
去年火爆一时的《硬汉枪神》,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思路。
在剧本扎实的前提下,把特效当成锦上添花的东西,最后反而惊艳了市场。
但是后来出现的其他电影,总喜欢把特效当噱头,剧本却一塌糊涂。
我想可能是这么个情况——
特效只需花钱请人做,烧的是投资人的钱,耗费的是特效公司的脑力。
剧本却要自己研究自己改,得自己吃苦。
导演的勤劳程度显然也是不一样的!
点个“关注”,鼓励鼓励。(。・`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