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丈夫去世,儿子娶了儿媳,儿媳生了孩子,我最怕的就是过年了,因为人忙、事多、心情糟,过年就成了过关,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作为儿子的妈妈,儿媳的婆婆,孙子的奶奶,都不如给别人家当保姆。”刚过了年,61岁的孙阿姨就忍不住哭诉道。
孙阿姨坦言,儿子,儿媳平时都有工作,过年时自己一个人辛苦忙活一下午,准备了4个小时做年夜饭,可在饭桌上,她被儿子一家3口气哭了4次,让她非常寒心。
01、叫不上桌的“祖宗们”。为了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孙阿姨没有午休,一直在厨房里忙活,准备食材。
刮鱼鳞的时候,孙阿姨不小心刮到了手,鲜血直流,她“啊”了一声,刮鱼的工具和鱼都扔到了地上。
“妈,你乒乒乓乓干什么呢?”正在屋里打游戏的儿子不耐烦地说。
“妈,你一个人不午休,折腾得全家都不安生。”正在睡午觉的儿媳也抱怨道。
孙阿姨没吱声,回到自己房间,简单处理了伤口,带上胶皮手套,继续去收拾那条鱼,因为年夜饭的餐桌上,怎么能缺少“年年有余”的寓意呢?
晚上18:30,孙阿姨将自己亲身烹饪的一道道菜摆上了餐桌。
“吃饭吧!”孙阿姨冲打游戏的儿子喊。
喊一遍,儿子就像没听到,继续戴着耳机,敲着键盘,沉迷游戏。
喊第二遍,儿子摘下耳机,手仍然离不开键盘,嘴里还和队友交流战术。
喊第三遍,儿子重重敲了一下键盘,应付一句:“等一会儿!”
喊第四遍,儿子彻底发火了:“吃饭、吃饭、吃饭,有什么好吃的?你先吃呗!总是催!催!催!”
“今天是除夕,年夜饭要团圆着吃,要吃热乎的。”孙阿姨小声说。
儿子懒得再和孙阿姨理论,继续带上耳机,敲击键盘。
“吃饭吧。”孙阿姨又去叫儿媳。
叫第一次时,儿媳正在和父母视频通话。
叫第二次时,儿媳正在挑选第二天出门拜年要戴的首饰。
叫第三次时,儿媳一边抢着手机里的红包,一边不耐烦地应付道:“知道了,知道了,别再催了!”
叫第四次时,儿媳也发火了:“别光想着吃啊,有什么好吃的!”
“年夜饭做的都是你们爱吃的。”孙阿姨说。
“现在生活这么好,谁还在乎什么吃的,平时什么吃不到非要年夜饭才吃?”儿媳这一回怼,让孙阿姨无言以对。
孙阿姨又去催8岁的小孙子。
催第一次时,小孙子正在捧着平板打游戏。
催第二次时,小孙子和同学们正在发语音聊天呢。
催第三次时,小孙子一边翻找奥特曼卡片,一边生气地说:“我不想吃饭。”
催第四遍时,小孙子干脆生气地大喊:“你做的饭太难吃了,我不想吃!”
就这样,孙阿姨将自己精心烹饪的、带着良好寓意的8道菜摆上桌时,只有她一个人满身疲惫,一肚子委屈坐在餐桌旁,流下泪来。
“即便是一位保姆,忙活一下午,做了一桌子菜,也应该被尊重,被认可,被感恩吧?我呢?”孙阿姨不解地问。
02、儿媳怪我偏心。终于,儿子一家3口带着不耐烦的心情来到餐桌旁吃饭。
孙阿姨马上调整心情,将最大的螃蟹夹给了儿子,不忘说上一句:“这是你最爱吃的。”
之后,孙阿姨又殷勤地给剥了几个虾递给小孙子:“这是你最爱吃的,奶奶这次换了做法,应该合你的口味了。”
看到儿子、孙子脸上的笑容,孙阿姨心里乐开了花,可她马上发现气氛不对,儿媳脸色铁青,扒拉着桌子上的青菜。
“你也吃螃蟹和虾呀。”孙阿姨边说边将盛螃蟹和虾的盘子换到了儿媳面前。
“这不是我喜欢吃的,留给你儿子、孙子吃吧。”儿媳既委屈又满含讽刺地说。
“对了,我包了你最爱吃的藕馅儿的饺子,这次的藕非常新鲜,是我从网上提前三天才预定上的,价格比平时贵多了,又白又脆肯定好吃。”孙阿姨满怀歉意地对儿媳说。
“藕贵,还是螃蟹、大虾贵?”儿媳一句话,怼的孙阿姨无言以对。
儿子一看气氛不对,冲儿媳说了一句:“我看你就是不饿,吃饭也堵不上你的嘴,你想吃什么,自己买、自己做。”
“你怎么不自己买、自己做呢?在这个家里,你们永远是一家人,我永远是外人,对吧?”儿媳委屈又气愤地说着,之后摔了筷子回到屋里哭去了。
孙阿姨知道自己闯了祸,并不吱声,只是一低头,眼泪就落了下来。
03、儿子嘲笑我穷酸。过了一会儿,孙阿姨起身去儿媳门口敲了敲门,劝儿媳不要生气了,出来继续吃饭吧。
儿媳坐回餐桌,孙阿姨马上给儿媳加上了自己新做的菜,蒜香鸡翅。
“尝尝,尝尝,人家都说鸡翅这样做才好吃。”孙阿姨陪着笑,对儿媳说。
“我也要吃。”孙子大喊。
“都有,都有,每人三个。”孙阿姨高兴地说。
“不对,奶奶,你一共做了9个,家里4口人,每人3个,你这不够吃啊。”孙子大声说。
还没等孙阿姨解释,儿子就抢先生气地说:“不用问,你奶奶不吃。”
接着,儿子开始数落起孙阿姨的穷酸。
以前的日子艰难,一年做不上几次红烧肉,全家5口人,每人5块,可孙阿姨只做20块,她说红烧肉太腻,她不喜欢吃,可她会用馒头蘸红烧肉的肉汤,吃上一星期也不嫌腻。
那时候难得做次鱼,孙阿姨总说鱼太腥,她吃不了,可她能把全家都不吃的鱼头、鱼尾,连鱼刺都多炖几次吃掉,也不嫌腥。
那年月,吃鸡就更难得了,多少年了,孙阿姨坚持只吃鸡屁股。即便是在那个年月,孙阿姨的节俭也总被丈夫和子女嘲笑,更何况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孙阿姨的节俭就变成了穷酸,成了儿子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儿子继续嘲笑道:
给你买牛奶,你舍不得喝,临近一天过期了,你可以一天喝5袋出。
去吃火锅,4个人,你总是坚持点3人份,你说你不吃。
但凡饭桌上按人头算的菜,你永远坚持少做一份,你不吃。
哪怕家里煮个鸡蛋,4个人,你也只煮3个。
你这样穷酸给谁看呀?至于吗?
儿子越说越激动,扔了筷子,去沙发上一躺,打起了游戏。
孙阿姨不知道儿子的怒火来自哪里。
“年轻时谁不想吃点好的,穿点好的呢?可有孩子、有老人、有丈夫,哪里轮得到自己呢?现在老了,觉得吃什么、穿什么、都无所谓了,儿子、儿媳有房贷、车贷,还要养孙子,压力太大,能省则省吧。”想到这里,孙阿姨又红了眼圈。
04、孙子让我去住养老院。当儿媳也吃完饭回屋里玩手机了,餐桌上只剩下孙阿姨和8岁的小孙子。
“奶奶,你为什么不住养老院呢?”小孙子突然问。
这一问,让孙阿姨心里一怔。
“奶奶住养老院的话,谁给你们做饭、打扫卫生、接送你上学呀?”孙阿姨紧张地问。
孙子的答案让孙阿姨很意外。
孙子说,他爸爸可以做饭,这样的话,爸爸就不会总打游戏了,不做就没饭吃啊。
妈妈应该打扫卫生,否则有洁癖的她只能忍着脏乱了。
孙子也可以上托管班,交到很多好朋友,孙子认为托管班里的饭更好吃。
听了孙子的话,孙阿姨有些失落,一时反应不过来,孙子又说的一句话,彻底寒了孙阿姨的心。
“最主要的是,我爸爸、妈妈经常因为你吵架,你住养老院了,他们大概就不吵了。我们班有很多小朋友,就是因为奶奶和妈妈吵架,爸爸、妈妈才离婚的。”
孙阿姨听了,瞬间泪流满面。
和儿子、儿媳同住的8年里,她一手带大孙子,家里的洗涮洒扫,外出采买柴米油盐,风雨无阻地接送孩子,省吃俭用为儿子经营家,原来这一切在现在看来都是多余的。
05、写在最后。“当保姆和做妈妈、婆婆、奶奶的区别是当妈妈、婆婆、奶奶,干的活儿和操的心是当保姆的双倍还不止,可是当保姆有工资、有休息日、被尊重、有辞职的权利,可是做妈妈、婆婆、奶奶,有啥呢?多可悲呀。”孙阿姨感叹道。
其实,孙阿姨的经历并非个例。
很多老人选择和子女同住,出钱、出力,帮助子女度日,可因为生活观念不同,沟通代沟等问题,很多老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理解与养老保障,更多时候,老人就像是子女生活中某个阶段的一个应急物件一般,用时拿来,不用就想丢弃。
所以,今天也借这篇文章,警醒所有的子女,给予老人更多的尊重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