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是冬季六节气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寒冷已极,故名大寒。之后,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大寒三候
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鸡乳:大寒之日“鸡乳”,鸡是木畜,提前感知到春气,开始孵小鸡了。
征鸟厉疾:大寒后五日“征鸟厉疾”。征鸟是指鹰隼之类远飞之鸟,厉疾是厉猛、捷速。
水泽腹坚:再五日“水泽腹坚”,上下都冻透了,寒至极处,按物极必反原理,坚冰深处春水生,冻到极点,就要开始走向消融了。
大寒习俗
1.除旧饰新,准备年货大寒后离春节越来越近,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和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2.消寒糕吃“消寒糕”的习俗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3.蒸煮糯米饭岭南民谚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如今在广东,常见这样的情景:大寒来临前,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时节。
大寒养生防五寒
防颈寒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遍布血管且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冬天应该通过戴围巾穿立领装护住颈部,保暖的同时又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达到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疾病的目的。防鼻寒一言不合就鼻塞是很多人冬季的日常,尤其是对于有鼻炎的人来说,冬天简直太磨人。防鼻寒提倡以寒制寒——每天早晚、出门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这样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对防治鼻炎也有一定的效果。适当的揉搓还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症状。
防肺寒冬天里的风寒感冒总是让人烦闷,所以可以在出现流鼻涕、咳嗽等轻微症状时,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熬成粥来散寒。防腰寒冬季若是招腰寒,冻着肾,导致整个机体耐寒能力的下降。因此,冬天不仅需要吃一些温热性、温补肾阳的食物来补肾,还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揉搓来暖肾阳: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每次做50—100遍,早晚各做一次。防脚寒寒从脚起,冬季如果穿了不够保暖的鞋子,感觉浑身都是冰冷的。冬季晚上入寝前足浴有助于防寒:水温保持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每次浸泡20—30分钟,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大寒节气要预防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支气管炎,早晨和傍晚尽量少出门。早晚室内要通风换气。室内取暖时要在地板上泼些水或晾一些湿毛巾以保室内湿度。多喝白开水,补充体内水分。
冬季情绪容易低落,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改善情绪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滑冰、跳舞、打球等。
而且此时节,阳气开始生发,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公众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应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同时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日常饮食多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侵扰。
大寒迎年
“大寒岁底庆团圆”,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所以民间也有“大寒迎年”的说法。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冬天就快过去,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