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牛角尖
不知不觉,电视荧幕中开始刮起一股“制服诱惑”风。从肖战、王一博、杨洋,到李易峰、黄景瑜、白敬亭,乃至于“新流量”龚俊、张哲瀚,都在致力于与时下热门职业角色“军人、警察”攀上关系。
荧幕中,他们是衣着光鲜,正义凛然的帅气“兵哥哥”;荧幕外,疯狂撸铁、积极健身,朝着硬汉形象苦苦锻炼,也时常刷爆社交平台。
军人、警察等职业角色,正在成为影视市场的新热门。换言之,这是时下男艺人与军警题材的一次双向绑定。一方面,这两年是建国、建党X周年,大量主旋律剧的泛滥,也让军警题材重新迎来风口。如何将偶像剧情与主旋律创作手法融为一体,便是市场目前需要考虑的重点。
另一方面,当娱乐圈悉数男艺人正在或即将迈入30岁门槛、影视行业观影需求拔高之际,男艺人的拿手好戏,也不能只限于“颜值”。
相对之下,既能耍帅、又能与“主旋律”贴合的军警题材,就成为男艺人们瞄准“转型”的首个关键目标。他们能如愿以偿吗?在军警题材逐渐“年轻化”的今天,其创作又面临着哪些问题?值得探究。
一场“流量艺人与军警题材”的双向奔赴浓眉大眼、长相周正,形象气质佳,这是目前市面上已播及在播军警剧中,所有男主角们共有的“脸谱”。不得不承认,相比起胭脂气过浓、韩系男艺人盛行的娱乐行情,长相周正的“正小生”显然更具人格魅力,且受到主旋律题材青睐。
这便是这群男流量们横行在“军警题材”中的重要原因。而他们的到来,也充分展现出这届军警题材的独特性。
将时间拨回至本世纪年初,随着《突出重围》《女子特警队》《壮志凌云》等作品的播出,军警题材的创作曾达到高峰。这一时期的军警题材,多选用杜雨露、张志忠这样的中生代男演员,题材创作上,也多以群像式的集体主义,来表达一群军人、或一个时代,对国家、对集体的爱国情怀。
2006年,一部名为《士兵突击》的军警题材,打破创作鸿沟,带领观众走入全新的军警剧时代。剧中,王宝强饰演的许三多,是一个从草根逆袭为侦察兵的小英雄,也是从这时起,军警题材创作开始偏向关怀“小人物”,挖掘草根们背后的爱国情怀。
然而,好景并未长久。《士兵突击》敲开军警题材创作新大门的时候,也恰好赶上该类型题材的创作下坡路。有媒体曾统计,从2006年伊始,市场中每年诞生的军警题材数量不过20部,其中2020年,全国备案的军警题材仅达到13部。军警题材面临严重的创伤流失。
再次回归,便是观众目前看到的“流量小生”大肆入侵局面。相比起过往,这批“军警题材”开始拥有了全新面貌。
一方面,出品方们在演员选择层面,不再仅限于中生代实力派,拥有高颜值、粉丝拥护的男流量们,成为他们的候选人;另一方面,在题材创作层面,这批军警题材已不再只对焦“军人们”或集体、或个人的军旅生活,还是将范围扩宽至“军旅+”范畴。
比如主打“军旅+成长”的《号手就位》,就是一部聚焦火箭军集体生活的军警题材;主打“军警+甜宠”的《你是我的城池营垒》、《爱上特种兵》,以及在播的《你好,火焰蓝》,都在创作层面,融入了更多军人们的感情世界和私人生活,以便更好的展现他们的“男子力”。
这也是当下这批男艺人们选择入局的根本。暂且抛开军警题材所持有的市场红利不谈,仅更具大众化和传播度的“军人”身份,就让这类题材相比同类其他男艺人主演的偶像剧、古偶剧,更具代入感和凝聚力;而从另一个维度来看,男艺人们在风里雨里泥土里摸爬滚打一圈后,也更易登上“央视”舞台了。
李易峰在今年3月播出的《号手就位》中饰演“火箭军”之后,七月“央视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晚会,便向其抛出了橄榄枝——与其一同登上舞台的,还有肖战、王一博、王俊凯等男艺人。巧合的是,他们之前都或多或少在各大献礼题材中“露过面”,好比王一博、王俊凯之于《理想照耀中国》单元篇的《抉择》、《远方,不远》,肖战的待播剧《王牌部队》,都是流量艺人与“军警”题材的一次相互碰撞。
这当中,有这样一个案例尤值得关注。即肖战、黄景瑜主演的《王牌部队》,李易峰去年在《隐秘而伟大》中饰演的“小警察”,以及Q2季度朱一龙主演的口碑佳作《叛逆者》,都是央视剧,也进一步佐证了流量男艺人们借助“军警题材”登上央视舞台的新趋势。
流量艺人大肆拥抱军警题材,目前可以看成是一次双向奔赴。“流量们”选择军警题材,一来是迫于市场政策导向下的大势所趋,二来,也基于这种类型题材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和影响力。而军警题材选择“迎合”流量小生们,目的则更为单纯,即在原本即将消失于市场的前史下,重回市场主位。
这是一次双向奔赴的“双赢”局面。与此同时,也初步暴露出小生们的“转型”之困。
流量小生们的“制服”战役能打响吗?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流量们”正在谋求转型。这场“转型”战役,或许从更早之前的李易峰出演电影《动物世界》、张艺兴在《一出好戏》中扮演一个“底层人员”看起。
也正是因此,相比起吴亦凡、鹿晗、黄子韬等部分将事业重心放置在“歌坛、演艺圈”两手抓的顶流们,李易峰、张艺兴的“转型”还算有所回响,尤其是李易峰,在军警剧《隐秘而伟大》《号手就位》两部作品之后,转型成功与否尚不谈论,“转型”实力派的决心,观众倒是有目共睹。
相较之下,其他娱乐圈男艺人们,两部耽改剧捧起来的“肖战、王一博”、“龚俊、张哲瀚”,“初代流量”杨洋,以及在偶像圈有着一定演技口碑的任嘉伦等人,实则都缺乏一个证明自己演技的“硬作”。因此,选择比偶像剧题材略为厚重、又不失“耍帅”的军警题材,就成为了他们的共同转型方向。
但如今“军警题材”真的就一本万利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翻看这两年市场中出现的军警题材,刨除《破冰行动》、《人民的名义》这样的口碑之作,大多数军警题材都未能真正打响,尤其是大多数男艺人更为青睐的军旅题材,都在面临着口碑与热度失调。
好比李易峰主演的《号手就位》,播出之际,就曾因为过于理想化的部队剧情,而遭到观众苛责。该剧至今未能在豆瓣上露出评分,但从网友打分趋势来看,口碑较为一般;黄景瑜、龚俊主演的《爱上特种兵》和《你好,火焰蓝》,相对之下,就更受到大众苛责。“为谈恋爱而忽略军人职业属性”的剧情处理,也为之后的同类项题材敲响警钟。
再往前看,还有之前陈晓领衔主演的《陆战之王》,杨旭文、魏晨在《反恐特战队之天狼》中饰演的“特种兵”,以及林峰、阿S的《机动部队》,都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但好在题材类型的多元化,会适当中和掉这类题材的一定专业性,比如由白敬亭、马思纯领衔主演的《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军医+特警”的结合,也被观众称之为“中国版《太阳的后裔》”,豆瓣评分达到7.5。
其实,军警题材创作质量难以达到一定的高水准,与其题材自身所持有的创作难度不无关系。众所周知,国内影视市场,有关“军人、警察”类的影视作品,审查除了需要过广电总局一关,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以及相关兵种或战区的意见,也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类题材的创作难度。
再来则是,国内市场对于拥有丰富军事知识储备的创作人才,并不多见。这也是为何国内近二十年来,也就出了《士兵突击》《破冰行动》《人民的名义》等个别优秀之作的根源问题,好的具有军事知识储备、又会写剧本的编剧,市场并不多见。
此外,从商业回报角度来看,军警题材不允许广告植入过多。这就是这几年市场中为何军警题材匮乏的根本。相较之下,那些主打“年轻化”、有着官方背景支撑的军警剧,反而更具发展空间。
但从艺人自身发展角度来看,这样的题材创作并不会为其加分多少。好比上文中提到的多个作品,几乎都未能给艺人“转型”起到正面作用。即便是个别口碑、热度皆有的作品,乃至于部分主旋律之作,如《理想照耀中国》等,也只是借助“偶像化”、或老戏骨的力量,在圈层得到认可。
“流量们”转型实力派,还是略欠火候。一个利好的消息是,伴随着“男艺人”们致力于在风里雨里泥土里摸爬滚打之后,市场对他们的努力也做出一定肯定。这就是这些“制服剧”之于他们的正面效应——即便转型未遂,但他们已走在转型的路上。期待下一个“黄景瑜在《红海行动》”中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