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花旦”陈慧珊转行当英语老师,网友:内地演员太好混了

文|令狐伯光

最近,中国香港前TVB“四大花旦”之一的陈慧珊,因为不做演员“转行”做深圳英语培训机构老师,经过传出的时候立刻引发了热议。

但是跟着陈慧珊曾经任职的某英语培训机构回应了,说陈慧珊确实在2012-2017年在该机构任教,但现在已经辞职不在老师名录里了,而且还说陈慧珊在2017年获得香港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

并且在2017年开始,陈慧珊已经重回老本行,担任起了某档节目监制。

这件事情为何会引起热议呢,相信只要有关过港剧,或者说看过港剧的对于陈慧珊都会有深刻的印象,

1971年出生的陈慧珊,今年已经51岁了,大学毕业后在美国担任过助理编导,1994年加入TVB,后来转职为艺人开始演戏。

中国观众尤其是港剧观众对于她很熟悉,毕竟在90年代末和2000年初,陈慧珊演了大量经典的影视作品。《鉴证实录》里的法医聂宝言,《创世纪》的律师霍希贤,《妙手仁心》里的律师江新月,《冲上云霄》里的空姐乐以珊等等。

陈慧珊长得就美丽大方,关键是她的经历有一种知性的气质,尤其是职场英气女性的荧屏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当时陈慧珊与蔡少芬、宣萱和郭可盈被称为当时TVB“四大花旦”。

这样知性漂亮演技又好的香港知名花旦,当大家看到她不但没有好的发展,反而转行去当英语老师的新闻。网友们的惊诧、震动可想而知。

这再结合当下内地影视圈演技平平,颜值气质“油腻”(什么整容和矫揉造作),结果却拿着高片酬的的内地演员,网友们难免从惊诧震惊,再感到不值和愤怒了。

所以,网友们评价除了感叹不是陈慧珊转行“沦落”是TVB衰落之外,基本就是破口大骂内地演员太好混了,内地影视圈早就不行了之类的。

“流量明星”确实是中国影视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这并不代表让港台演员在内地市场发展不好就是“流量明星”的锅,他们算是“自作自受”。

港台演员北上:曾到处是机会,但港台影视式业者心态“谜之优越”

港台演员北上还是签署了WTO过后,港台演员随着资本大量进入内地市场,港台因为之前经济发展,娱乐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在投资、制作生产、宣传等等上有很大的优势。

这个演员方面也是如此,刚开始的时候大批港台演员北上内地市场。因为港台影视产业比内地影视产业更强,演员和影视从业者内地市场不是没给过他们机会,相反机会给得太多了。什么投资、平台、要钱有钱,要资源有资源,反正要什么都有。

也因为港台经济和娱乐产业先发展起来,港台影视从业者内心一直是有种“谜之优越感”的,这种心态导致港台影视从业者虽然北上发展但一直有问题。

1、大多数港台演员北上就是赚钱的,对于内地市场和内地观众没有多少尊重

2010年之前的20年左右,港台演员的片酬远远比内地演员要高得多的,他们资源也远远比内地演员要好,同时也不怎么尊重内地市场和观众。

比如港台演员北上内地赚钱回到港台就各种贬低,这种新闻你一搜一大把。

比如当年香港演员吃肉刘晓庆啃咸菜馒头,李连杰抗议内地演员待遇太低,白龙马王伯昭被借戏打成重伤,以及周杰爆出来当年《还珠格格》赵薇喝马粪水的事件等等。

2、港台影视资本和圈子打压内地演员严重,抱团严重只顾“圈钱”,这里面有几个比较著名的事件。

2010年之前网络传闻当年《画皮》导演陈嘉上,首次让内地小生做了绝对男主角,被香港大导演吴宇森打电话破口大骂:大陆演员占据合拍电影主流都是你的责任。

吴宇森从美国回来拍片不仅仅爱用港台演员,还非常喜欢打压内地演员。他监制的7部电影主演一共用了11位台湾演员,创造港台导演培养单一地区演员之人数之最。

在《赤壁》等电影里忽悠大陆一线演员给港台小明星做配,这样投资商就会认为这位台湾演员比大陆一线演员还要好,提高了该台湾演员的知名度,身价和接戏量。

同时传闻他们删减大陆演员戏份,并且在报名金像、金马时只给大陆演员报名配角。

2010年之后,港台影视资本在面对内地创作团队和演员迅速崛起时,于是集中捧了几名潜力小生,用大量影视资源去堆,最著名的“天庭宴”(阮经天,赵又廷,彭于晏)。

彭于晏是港台资本用电影资源给堆起来的,努力和自律受到内地观众的认可,但演技其实非常的一般。

后面标准模式就是:港台小生在自己那里演部青春片火了,大陆也要火(有一定人气基础),然后进军大陆市场演中下成本的爱情片,再然后顶级的电影资源上来了,如果票房好的就演大ip电视剧爆了就刷国民基础。这个模式最成功的是赵又廷,《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成功后,港台资本联合内地资本用这个模式捧了一堆港台演员,《扶摇》的阮经天,《醉玲珑》的陈伟霆,还有周渝民、吴建豪、李治廷,后来王大陆等等。

结果大多数人因为演技太烂了,古装造型又丑硬是没捧出来。现在就轮到《想见你》的许光汉,进军内地市场首部电影《你的婚礼》票房8亿大爆,下面就是《误杀2》的资源了,内地小生要有这种电影资源得笑死。

港台演员的沦落:内地主创和演员崛起,他们逐渐丧失了机会

2010年,比较准确来说是2015年左右内地影视剧的影视创作者崛起,还有演员们开始广泛的崛起了。

国产电影和电视剧领域今后有空再做分析,这里着重分析一下演员。

内地演员在自己把蛋糕做起来过后终于逐渐拿回了主导权,之前十年内地花旦搭配香港男演员,像“四旦双冰”刚火的时候就能演商业大片的女主角,2000年和2010年内地小生演了十年配角和反派。

港台演员因为内心“优越感”的心态,除了不尊重内地演员和内地观众,他们在工作上也因为这个心态业务能力很差。

普通话、普通话他们从来不会好好练。

有些港台演员在内地发展了20年还一口港普,最后就只能选择用配音,你可以对比下当初从内地到香港发展的内地演员学粤语,李连杰、王菲和吴京等到香港发展只用两三年就能学好粤语。

气质、身上的气质和内地影视作品违和感极强。

多数港台演员参演内地作品,他们也没有想过在内地体验生活,好好了解内地社会生活,让自己的气质更适合内地作品,这就导致2015年后内地顶级影视剧港台演员演不了。

他们能演《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山海情》《觉醒年代》《叛逆者》吗?

2015年后,港台演员已经演不了大部分内地主流作品了,除非符合设定的角色如《三十而已》的高海宁,最后他们就只能集中在古装偶像等配音剧里演主角的长辈、反派和配角什么的。

后来中国网络大电影迅速发展,影视资本借港台娱乐情怀一波打包带走了,好歹让有点名气的港台演员还能混口饭吃。

最后,很多网友因为“流量明星”远远高估了港台演员的演技,从而低估了内地演员。华语电影演员是70后内地演员占据主流,80后演员开始冒头。

比如70后像徐峥、黄渤、吴京、邓超、张译、于和伟、陈坤、段奕宏、秦昊、廖凡等等。80后如王宝强、沈腾、黄轩、雷佳音、胡歌等等。

电视剧就更多了,这里便不列举了。

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每当大家谈到TVB演员演技好,然后对比内地演员的落脚点基本在“流量明星”上,其实大多数TVB演员都是配角。普通话更好、演技过硬和更具自己地域特色的内地配角团也在迅速的崛起、走红。

比如王劲松、刘奕君、刘琳、张颂文、宁理、余皑磊、公磊等等等等。

大家去观察一下,便会发现这些实力派演员全是2015年过后,也就是内地影视工作者自己开始做蛋糕后迅速崛起。

2021年《山海情》《觉醒年代》和《叛逆者》三部剧就又捧了一大帮实力派内地演员。这些都导致港台演员在内地影视剧中没有任何的优势。你普通话都说不好,气质还非常的违和,内地影视剧为什么要用你呢?

最后就是“流量明星”,“流量明星”的定位不背实力派的锅。

尾声

内地娱乐圈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流量明星”上,片酬太高而贡献太低了。

他们最大的优点就是还不错的颜值和肉体,而支撑他们存在的受众还是刚刚富裕起来、但是在鉴赏力上没有什么追求的中国青少年观众。

这个背后最显而易见的作品就是古偶、耽改和现言等等偶像剧。

这个东西有年龄的特殊要求,港台娱乐圈现在年轻演员严重的青黄不接。那么,你们能让一帮四五十岁的港台演员来内地来演古偶?耽改?现言?

其实演员和医生有点像,光靠培训没有用都要经过真实的历练。放在10-20年前,TVB、亚视这些演员确实演技很好,原因就是他们每个主演电视剧电影演得很多。

大陆的影视院校多演员数量也多,但是资源少的时候演得不多。到了港剧末落的时候,大陆新生了一批好演员。2015年后大陆影视剧的数量多起来,形成了烂剧——普通——好剧这样的演员培养梯队。

所以要说现在中生代演员肯定是大陆的好,当然陈慧珊她们这一批香港演员也是非常厉害的。但他们的位置已经被内地中生代演员替代了(还是普通话不练和气质违和不适合内地影视剧的问题)。

最后,内地现在最应该打击的还是“流量明星”,与整个娱乐圈资源分配的问题。

港台娱乐圈早成黄花,他们真想发展好那么必须得练好普通话,了解内地社会环境和生活状态以此适应内地影视作品。

否则让内地影视作品反去适应港台演员,这不是挺奇怪的么。

影视资讯TVB陈慧珊电影动漫画萌动漫

有用 (105)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