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下架,饭圈控评

滴滴下架,忙坏了王一博的粉丝。

7月4日,新华社官方微博发消息称,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

微博评论区一派讨伐之声:“活该,卸载了”、“整改以后也不用了”、“恶心了恶心了”、“支持下架支持严惩”,乍看并无异样。但眼尖的网友却指出,挤占评论区前排的,实为控评的王一博粉丝。

字母榜(ID:wujicaijing)浏览该评论区发现,登上评论区前排的不少用户确为王一博粉丝:它们的账号或带有“超话粉丝大咖(王一博超话)”字样认证,或直接用王一博照片作为主页背景,微博动态也不乏与王一博相关内容的转发。除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众多官媒微博评论区也是类似情形。

所谓“控评”常出现在粉圈,指粉丝或亲自上阵留下对明星有益的评论,或给粉丝认为的正面评论点赞留言使其上热评,或将粉丝认为的负面评论忽略甚至举报,避免其出现在前列,以此来控制明星相关新闻下的评论走向。

但网约车平台下架,怎么就惊动了饭圈?

这羁绊就来自于品牌和流量明星之间的代言合作。去年6月,滴滴官宣王一博成为首位网约产品代言人,而当品牌出现负面事件,代言人免不了会受到舆论牵连。

站在粉丝视角,问题则要严重几分。按照王一博粉丝整理的时间线,滴滴刚被传出违法收集数据,便有对家粉丝和职业黑粉强行将滴滴与王一博联系在一起,“企图将事情缩小到娱乐圈明星身上。”

另外,不少粉丝提及,王一博与滴滴的合作已到期,滴滴官方微博最后一次提及王一博,是在5月15日,滴滴有负面消息自然也与昔日代言人无关。

这正是王一博粉丝要费力控评、与滴滴割席的原因——他们希望网友路人能将关注点放在滴滴本身,避免战火烧向自家爱豆。

粉丝控评是饭圈的常规操作,无论是娱乐账号,还是品牌官博,都不乏前来控评的粉丝。但饭圈文化近年来逐渐“过界”,在许多公共事件中,也能看到粉丝控评的身影。

A

网信中国公告指出,滴滴下架的原因为:“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但尚未披露具体细节,事件仍在处理过程中。

对于滴滴下架事件,显然网友们有许多想要探究清楚的问题——滴滴对个人信息的违法违规收集,具体是怎么一回事?要不要卸载滴滴?卸载之前是不是该把发票开了?有哪些网约车产品可以替代滴滴?

这些正常的讨论,却被粉丝熟练的控评操作挡在了前排之后。

“支持下架,支持严惩”,这些粉丝发出的简短控评信息,目的很明显,就是表态,要和滴滴划清界限,同时也防止不利信息登上评论热门,但这也让评论区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信息量,更无深度讨论。

这样的信息挤占评论区前排,招致不少网友不满。吐槽集中于两点,一是影响网民跟进事件进展;二是新闻事件被带歪,降格为饭圈的舆论场。

但站在粉丝的立场,控评理由则非常充分:倘若不控评,“黑粉”会攻击自家爱豆,合作明明已经到期,爱豆却要为平台 “背锅”。

粉丝们的担心不无道理。王一博代言滴滴网约车产品期间,滴滴曾推出解锁任务,即大学生完成学生认证,享受大学生滴滴卡优惠。

滴滴被指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后,便已有网友质疑王一博代言期间,滴滴用这些学生的真实身份证登记解锁王一博福利的信息是否安全,还特别@了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代言人只管割粉丝韭菜,并不关心自己的粉丝,所以只有请媒体查一下呢!”显然,滴滴事件已经成为又一个粉圈打架的广场。

可惜不满的网友对王一博粉丝的说辞并不买账。粉丝委屈,将本次的控评解释为一种被动攻击,网民心烦,看到控评就白眼直翻,谁也说服不了谁。

B

饭圈作为一个近几年反复被提及的圈子,已经是新媒体常客,是一个大家都熟知的“被观察对象”。对于饭圈的“营业”模式,大众也已经并不陌生。

在当下饭圈中,控评、打投(打榜投票)、反黑是粉丝为爱豆进行名誉维权必做的三大事件。你很难分清现在的饭圈是在“追星”还是在“造星”,他们早已主动承担起了为爱豆宣传公关的责任。

辰海资本偶像市场研究的内部调研结果显示,50%的粉丝有5年以上追星经历,70%的粉丝有固定追星团体,平均每天追星2.2个小时,粉丝行为呈现有组织、有经验且愿意花费时间的特征。

然而了解并不代表理解和认同。这已经不是饭圈以及王一博粉丝第一次引发不满了。

去年11月,就发生过小众书目出现明星粉丝养号评论的事件。该书的编辑发现这本刚刚上市、有30万字的长篇小说《记忆城市》,不仅评论多得出奇,且很多都是复制粘贴高赞短评,或是莫名其妙的“心灵鸡汤”。

而不少网友翻阅用户主页后发现,来评论的豆瓣用户号新且多疑似王一博粉丝,显然,评论小众书目是粉丝养号的手段,以此规避豆瓣对小号刷分行为的打击,好提高自家爱豆参演的影视剧的评论。

澎湃新闻此前发布的《饭圈、水军刷分控评,豆瓣评分还可信吗?》一文就曾深挖饭圈在豆瓣养号背后的产业链,文中提到,肖战粉丝透露自己正在为爱豆新作《斗罗大陆》努力养号,在豆瓣小组、知乎等平台搜集养号教程;谭松韵和杨幂等明星均有“豆瓣养号”相关社群;记者甚至在水军群亲自接到了给《你的时代,我的时代》打五星并做短评的任务,文案内容是夸赞李一桐的戏路宽。

这是饭圈冲击网络秩序的一个缩影。人们发现,不仅和明星相关的舆论空间在被饭圈占领,影视剧评价秩序在被扰乱,甚至看似不相关的角落也受到波及,被饭圈“攻陷”。

今年6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公告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重点围绕明星榜单、热门话题、粉丝话题、互动评论等重点缓解,全面清理“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跳动对立、侮辱诽谤、造谣攻击、恶意营销等各类有害信息。

豆瓣紧跟着发布了《关于开展“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的公告》,称对于纵容饭圈乱象或屡教不改的小组将从重处置,甚至将停用、解散整个小组。

这大概也是本次滴滴下架、饭圈控评较为隐蔽的原因。不提明星姓名,不引战不拉踩,只占领高地。

C

在圈内外的不断摩擦之中,“流量明星”实在算不上是一个正面词汇。说污名化也好,被“黑”也罢,大众对于流量明星及饭圈的评价中,总是包含着怨念与不屑。

然而路人瞧不上眼,各路品牌却依然乐此不疲地进行流量抢夺战。“粉丝经济”是品牌眼里不可放过的肥肉,谁都不想被落下,谁都不会和流量和钱对着干。

流量明星让品牌看到了真金白银的战绩:据CBNData消费站消息,去年双11期间,大量品牌扎堆在购物节节点官宣代言人,并且交出了不错的销售成绩单。王一博代言的品牌SKG开售仅1分钟拿下行业第一,王一博定制款累计销量10万台。

2021年时尚界,各家就捷报频传:2月意大利品牌HOGAN官宣杨洋为其品牌全球代言;3月纪梵希签约欧阳娜娜与范丞丞,随后相关微博转发评论点赞数半小时内突破50万;李宁官宣肖战为全球代言人,随即登顶微博热搜榜第一。

品牌抢占流量明星,甚至发展出了迄今为止最复杂的代言体系:品牌全球代言人、品牌全球代言人、形象代言人、亚太区品牌代言人、xxx产品品牌代言人、品牌挚友、品牌大使等等。

一个品牌在一定时间内请一位明星做代言人的“纯真年代”早已过去,如今同个品牌可以既有代言人也有挚友,不同区域不同产品线还可以再有不同的代言人,抢了一个还能再抢第二个、第三个,恨不得把流量明星都装到碗里来。

请来坐阵的流量明星和自身品牌调性不符的指摘,也比比皆是。早在2017年,高端奢侈品品牌就开始频繁向流量明星伸出橄榄枝。Dior将中国区品牌大使由刘亦菲,换为Angelababy(杨颖)的时候,就引发了一波争议。之后,赵丽颖加入其中国区品牌大使行列,广告片中的“土味英语”又掀起网民一片吐槽。

如今汽车品牌也加入其中。长安马自达签约范丞丞,雷克萨斯官宣王俊凯成为品牌代言人,易烊千玺仅19岁便成为宝马中国新生代代言人……作为决策周期较长的大宗消费品,汽车品牌和流量明星牵手,也被许多人怀疑其实际效果与意义。

回头看滴滴去年与流量明星王一博的牵手,显得顺理成章。网约车服务贴近大众,滴滴出行又是其中头部,与流量明星合作,分得粉丝经济一杯羹,兴许划算。彼时王一博的粉丝也奔走相告,将爱豆的新战绩慷慨传播,一派祥和热闹。

D

单纯的粉丝有且仅有一个目标:爱豆的事业节节高。单纯的品牌也有且仅有一个目标:品牌受益。

在这样的目标驱动下,流量明星和品牌的联手,表面互相成就,实则风险暗涌。

粉丝为了爱豆能把品牌捧得有多高,也就能为了爱豆把品牌骂得有多狠。粉丝神经始终崩得很紧,翻脸就在一瞬间。控评既可以是排队给品牌送彩虹气体,也可以是一种武器。

2016年,华为创立nova手机产品系列,并邀请当时热度颇高的张艺兴作为代言人。2018年,华为官宣易烊千玺为全球代言人,并且宣布张艺兴成为nova的“首位合伙人”。

这个举动惹怒了张艺兴的粉丝,他们认为华为的这个行为就是“过河拆桥”,且觉得“合伙人”这个称呼不清不楚还对爱豆有捆绑之嫌,直接将华为撕上了微博热搜。

这其中,张艺兴的粉丝,和易烊千玺的粉丝,都在控评。前者用控评剑指华为,后者用控评保护易烊千玺,各有各的指标,各有各的打法。最后他们都没输:华为和张艺兴发声明结束了合作关系,而易烊千玺的代言顺利开展。

距深网报道,该事件之后华为nova3新品发布会推迟了十天,nova品牌的网络口碑也出现了明显下滑。

代言了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当绳上的蚂蚱开始放火烧绳的时候,快速切割自救是基本素养,这对品牌和流量明星双方都适用。前有Prada在郑爽事件后迅速反应,发微博宣布结束合作关系,后有滴滴出行App下架,已经不在绳上的王一博粉丝还是开启了保护模式,所到之处,只留下他们的脚印。

而这脚印盖住了其他的脚印,在网络世界里留下一长串单一的符号,圈外的人只觉得恼人,却也没什么办法。只能默默期待品牌和流量明星的相爱相杀,能有别种的替代。

参考:

1、首席营销官,《为啥大品牌总青睐有“流量原罪”的顶流明星?》

2、深响,《找流量明星代言、杀入饭圈,但品牌营销怎么更难做了?》

3、锋芒智库,《控评、反黑、打投,流量时代下的饭圈KPI》

4、Tech星球,《疯狂的饭圈:脂粉、打投、拔旗,困在资本与流量游戏中》

5、汽车之家,《流量=销量?“小鲜肉”霸屏汽车广告》

6、经管论坛-刘筱然《数字营销时代流量明星代言现状研究》

7、澎湃新闻,《315调查|饭圈、水军刷分控评,豆瓣评分还可信吗?》

剧情介绍流量明星王一博滴滴出行字母榜文财经

有用 (206)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