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甘肃白银发生了一起悲剧。
由于突发极端天气,加上主办方应急能力不足。
导致一场山地马拉松赛事当中,21名选手不幸遇难。
其中包括超马冠军梁晶,以及残运会冠军黄关军等名将。
这起事故,堪称国内马拉松史上最惨的一场灾难。
悲剧发生后,所有人都在等一个答案。
这起事故,是天灾还是人祸?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遇难?
然而,一周过去,到现在都没等到令人满意的答复。
这起事故,让不少人对马拉松产生了恐惧心理。
而责任方不及时、不公开、不透明的处理方式,更是火上浇油。
在这种背景下,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呼吁叫停马拉松的声音。
甚至,已经有许多城市主动一刀切,叫停所有相关赛事。
事情发展至今,马拉松仿佛成了众矢之的。
仿佛只要叫停马拉松,就能防止类似的悲剧发生。
真的是这样吗?
马拉松到底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
今天,鱼叔想用一部纪录片,聊聊这个问题。
《马拉松精神》
Spirit of the Marathon
这片是2007年的片子,豆瓣打分9.0。
虽然年头有点久,但它的内容放在当下来看,依然具有参考价值。
因为,它不仅从马拉松的起源,来回溯这项运动。
还采访了不少选手,用他们的经历解释马拉松存在的意义,以及对人的影响。
它告诉人们马拉松并不只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精神。
大家都知道,马拉松是一项长跑运动。
全程40多公里,非常考验跑者的体能。
但你或许不知道,马拉松在诞生之初,是为了传递信息。
公元前490年9月12日,雅典军队在马拉松海边赢得了希波战争的胜利。
为了让雅典百姓尽快知道这一喜讯,统帅派了一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报信。
此人是有名的飞毛腿,立马卯足了劲上路。
但由于路途遥远,他刚把喜讯送到,就倒在了地上,再也没有醒来。
为了纪念此事,189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
当年,菲迪皮茨跑了42.193公里。
后中国励志电影排行榜前十名来,国际田联把马拉松标准距离设定为42.195公里。
一开始,人们都觉得,这是一项考验生理、心理极限的运动,没什么推广价值。
但选手们的惊人毅力,折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冠军冲向终点时,仿若一位征战沙场的英雄。
从此,这种史诗般的运动开始在全世界传播开来。
马拉松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项非常成熟的赛事。
它有着清晰的比赛规则,明确的举办条件:
路线的起点和终点,必须有明确规定;
沿途必须摆放公里牌,且每隔5公里,都要有补给站提供用水;
同时,还要求参赛者带冲锋衣等必备物资。
也就是说,在条件达标的情况下,马拉松的危险系数并不高。
这也是为什么,马拉松赛事能在民间遍地开花。
中国田协发布的《2019年中国马拉松蓝皮书》显示:
2019年,内地共举办规模赛事1828场,累计参赛人次712.56万。
可见,马拉松的受众基础非常庞大,而且一直在增长。
越来越多热爱跑步的普通人,决定圆自己一个马拉松梦。
人们为啥喜欢跑马拉松?
这部纪录片就采访了不同身份的选手。
他们的年龄跨度从20到70不等,不仅有专业的运动选手,还有老师、医生、会计等等。
大部分业余选手,都把马拉松当做对身体和精神的挑战。
他们都希望,通过跑马拉松来改变当下的状态。
片中出现的一号选手,是因为治愈情伤,而参加的马拉松。
在一段恋情结束后,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变得脆弱、敏感,为人处世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勇敢。
于是,她选择了跑马拉松。
因为,在她看来,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克服马拉松带来的精神挑战。
随着锻炼的里程数不断推进,她也逐渐恢复了自信。在小组的交流与锻炼中,她也打开心扉,不再郁郁寡欢。
二号选手,是一个专业运动员。
对于他来说,接触马拉松,是因为被它的未知性吸引。
本质上是一种好奇心。
他通过马拉松带来的体能改善和里程延伸,来保持对世界的好奇。
三号选手,是一位年近70的老爷爷。
他首次跑马拉松,是为了庆祝65岁生日。
之后,他开始对马拉松产生了好奇。
他发现,自己并不是每一次,都能跑完马拉松全程。
出于好胜心的驱使,他开始研究马拉松的配速与时长,进而做出详细的锻炼计划。
最后,把跑马拉松当做把握身体素质的一种手段。
看完这几位选手的经历。
你会发现,他们接触马拉松的原因,并不是想成为专业运动员。
而是希望借此锻炼自己的勇气、耐性、意志力、心理调节能力。
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改变。
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看待生活,乃至人生的态度。
这种影响,说白了,就是行动力。
片中,四号选手说过一句话,让鱼叔印象深刻。
他说跑马拉松让他明白了,「遇事就哭的人不会明白,路起不了作用,只有行动才有用。」
与其嘴上抱怨身体差、分手难受、工作压力大,不如行动起来,做出实质性的改变。
行动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自信、有魅力。
这就是所谓的马拉松精神。
对于女性来说,跑马拉松还带有一丝女性意识觉醒的色彩。
这要从1928年说起。
在当年的奥运会上,有一名女子800米比赛的运动员,在赛场晕倒。
从此,女性被禁止参加超过200米的赛跑,马拉松更是不可能。
不得不说,这是赤裸裸的性别歧视。
这种情况,直到1984年才得到改善。
这一年的奥运会上,琼·贝诺伊特·萨缪尔森,成为了马拉松项目第一位女冠军。
而这种变化,也鼓舞了许多女性。
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以跑马拉松的方式,打破偏见,冲破禁锢。
影片大部分的内容,都从宏观、普世的视角来解读马拉松的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一小部分内容,聚焦于专业运动员。
它没有回避运动员与钱的关系。
比如,片中的丹尼尔,是来自肯尼亚的马拉松选手。
他从小生活在条件简陋、资源匮乏的穷乡僻壤。
如果不是被挑选为运动员,那他的一生,可能都走不出老家的一亩三分地。
的确,有不少马拉松赛事都设了奖金,而这些钱的确可以改善运动员的生活条件,丹尼尔就是如此。
丹尼尔的人生,从物质到精神层面,都被马拉松彻底改变。
现在,他已经把马拉松当做自己的使命和信仰。
而甘肃白银马拉松的选手们,何尝不是如此?
遇难的跑者梁晶,是中国超马纪录的保持者。
他出身农村,跑过外卖,做过技工。
和片中的许多人一样,是半路出家的跑者。
身体条件并不优越的他,把全部的业余时间献给了跑步。
有时候跑完了一整天的马拉松,马上赶回厂里继续上班。
生性内向的他,在马拉松上释放着所有的热情。
他肯吃苦,有韧劲,不知疲倦。
在去年公布的国际田联积分榜上,梁晶位居第一。
另一位遇难跑者黄关军,是曾经的残运会冠军。
因为小时候生病打针失误,他成了一名聋哑人。
黄关军家庭条件困难,上学的时候离学校很远。
他每天跑步上学,成了学校里出名的飞毛腿,同学们口中的「冠军」。
和梁晶一样,他辗转做过许多工作,但从未放弃过跑步。
马拉松让黄关军如获新生,也为他带来了收入。
对于梁晶、黄关军,以及所有热爱马拉松的跑者来说。
马拉松早已不只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马拉松存在的意义,就在这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身上。
所以说,叫停赛事,根本上是不负责任的一刀切行为。
比起叫停,更应该做的是反思、追责。
前面也提到,马拉松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赛事。
如果准备充分、条件达标,那么它并不是一个高危运动。
而甘肃白银马拉松之所以发生事故,除了极端天气因素之外,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各种必要条件的缺失。
也就是说,这起灾难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
不久前,央视《新闻1+1》针对此事做了专题报道,细数这起灾难的五大人为漏洞。
第一,赛事的时间设定就不合理。
赛事起跑时间是上午9点。
但是鉴于当地地貌特殊,所以白天时间对于选手来说很重要,起跑时间应该越早越好。
如果早上6点就开始跑的话,可能会提前触动预警机制,后续救援工作更好展开。
第二,补给点设定不合理。
赛场共设置了9个补给点,但在最艰难的路段,却以道路险阻为由,没有设置任何补给点。
按照平均5-8公里设置一个补给点的话,这场赛事补给点的数量并不够。
而且,补给点还绕开了最恶劣的地方,反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三,冲锋衣不在强制携带装备列表里。
如果赛事在夏季热带雨林举办,不用带冲锋衣。
但在高原高寒高沙化的甘肃景泰县,冲锋衣一定是强制装备,甚至必须要携带长裤才行。
然而,在赛事公布的资料里,冲锋衣只作为建议设备出现,并没有要求强制携带。
第四,没有通信保障。
比赛中,有选手反应,当地GPS不能定位,以及手机求救没有信号。
第五,安全保障不完备。
专家指出,赛道上最起码要有四种人员:
医疗人员、医跑人员,救援队、收尾人员。
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突发情况。
当地地貌
由此可见,主办方难辞其咎。
马拉松运动本身,不该成为背锅侠。
仔细复盘、彻查每一个环节的漏洞,才能避免相同灾难的发生。
目前,关于这起事件的最新进展,还在「调查中」。
鱼叔也等待,具体调查情况的发布。
希望届时,能够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也让广大跑者,不再担惊受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