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说,中国功夫死了

近年来,中国武术备受争议。

争议的焦点在于,实战。

一边是频频出现的网络视频,透露着中国武术面对现代搏击的狼狈场景。

另一边是层出不穷的「马保国」们,打着武学大师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

一时间,各种质疑声接踵而来。

从民族国粹,到口中笑柄。

甚至还有人说,「中国功夫快死了」。

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武术如今却落到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这样的现状让人感到唏嘘不已。

好在,有人不服。

最近,央视推出了一部口碑不俗的纪录片。

深入探访民间武林人士,揭开中国武术的历史渊源与真实面貌。

今天鱼叔就来看看,咱们的功夫到底能不能打——

《藏着的武林》

这部由央视出品的纪录片,一共6集。

在长达3年的拍摄过程中,寻访了无数「武林人士」。

他们或隐于街巷,或淡出武林。

虽然与银幕上的功夫高手、小说中的江湖大侠,形象相距甚远。

但无一例外,都身怀绝技。

高手在人间。

先来看一位射箭高手,李云义。

他在深圳的现代楼宇间,创办了一所马术骑射学院。

弓箭看着轻巧,操练起来却难度极大。

力量,速度和准度,缺一不可。

而骑射,更考究人马的平衡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凭借极高的杀伤性,它在古代更是成为立国之本。

看他策马奔腾,潇洒如云。

高速飞驰之间,抽矢、拉弓、射箭,一气呵成。

稳稳地穿过一块块随机抛出的靶板,箭无虚发。

特殊训练,切勿模仿

在中国古典武艺中,射艺居于榜首。

西周时期,射艺就列入「君子六艺」之一。

唐代以来,射艺也是武举考试中的必考项目。

可见,开硬弓、骑射等,都是中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的核心武艺。

中国许多武艺,都受到了射艺的深刻影响。

比如,每个武者都会练习的「扎马步」「站桩」。

就是从源自于骑射的锻炼方法。

而在战争中,弓箭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英雄》

看到李云义这样的射箭高手,你绝对想不到,他原本其实是一名脑外科医生。

2014年,他参加了一场国际骑射大赛,亲眼目睹所有中国队员几乎垫底。

这给了他很大的刺激。

那次比赛之后,李云义决心弃医从武。

门头苦练骑射技艺,并且还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年轻骑射高手。

立志要让中国骑射技艺发扬强大,走向世界巅峰。

说完射艺,我们再来欣赏刀法。

刀术在各种各样的武术学校里,都是一门必修课。

可惜,现在的大部分刀术都失去了其攻防要领。

而是追求观赏上的好看,表演技巧上的难度,几乎不存在任何实战价值。

但偏偏有一个逆行者,张建军。

而他使用的兵器,名为苗刀。

注意,不要误以为它与苗族有关。

苗刀因为刀身修长如禾苗,故而得名。

它是中国冷兵器时代先进兵器之一,一直以来为皇家御林军所持。

电影《绣春刀》中周一围饰演的丁修所持长刀,就是苗刀的一种。

张建军,正在试图恢复一门古传实战刀法,明代的《单刀法选》。

这门刀法,源自当时无数次与倭寇的实战经验。

是历经格杀、鲜血,而不断验证过的武艺。

从观赏上来说,他的刀法不算好看,却讲究实用。

追求力量,追求速度,更追求适机变化的灵活。

在张建军的训练团队里。

禁止任何无意义的花式招法。

每一个动作都是以对抗为目的。

见招拆招,针对不同的攻击都有相应的对策。

当然,作为一名刀客,手里还应有一把称手的宝刀。

为此,张建军专门前往宝剑之乡龙泉,请师傅为其锻造专属苗刀。

最终,龙泉匠人耗时三个月。

按照古法打制了一把专属战刀。

只见张建军拿到兵器,手起刀落,削竹如泥。

中国古代的名刀侠客,大抵如此。

中国传统武术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答案是:技击。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提出了主张:「既得艺,必试敌」。

也就是说,对抗才是武术最重要的鉴定模式。

他在军队中明令禁止武术的套路表演。

杀敌致胜,上阵实战,才是其核心。

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开始传入民间。

虽然还延承着一种搏击、对抗、自卫的功能,但同时也为了强身健体。

技击和健身,在武术上原本就是一体的。

正如戚继光在书中所言,「惯勤肢体,活动手足」。

直到近现代,中国武术渐渐不再以竞技为目的。

而是以表演为主,并模仿体操、舞蹈等打分的形式来进行优劣的评判。

这本质上是一种舞蹈,而非武术。

只求美观,而不求竞技。

将原本的技击属性抛弃得一干二净。

长此以往,武术变得不会打就成了必然。

功夫巨星李连杰曾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武术套路是不是花架子?」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

「当然是花架子。」

随后又解释道:

「自从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就是一个体育项目,是锻炼身体的,是表演用的,它不再是古代的杀人技了。武打电影是武术的艺术表演形式,也是体育与艺术的结合,不是真实的武功。」

这样的说法,也足以代表我国武术的尴尬现状。

所以,并不是那些武林高手真的消失了,而是他们不再是武林中的主流。

没有合适的环境,就只能是没有开刃的刀。

藏起来,是一种必然,更是一种无奈。

如今,习武之人想要获得专业认可,就必须学习武术套路。

武术套路,是一种攻防招式的艺术体现。

即,将攻防动作,按照一定的程序编排后,来进行传承练习。

说白了,就是之前提过的「舞蹈化武术」。

教授武术套路的往往是武术学校。

规模大,系统化,还能代表地方参加比赛,获得荣誉和奖金。

相较之下,传统武术只能靠师徒相传,环境也显得有些寒碜。

比如五祖拳的传人,张晓峰。

他教授五祖拳的方式非常传统。

公园有块空地,就能直接操练。

跟着他一块练的大都是小孩子。

别看年纪小,每一个可都是真功夫。

就像里面的一个小丫头,刚被喊出来的时候还满脸羞涩。

但一旦比划招式来,眼神立马狠了起来,整个精神都变了。

用张晓峰的话来说:

「五祖拳没有一个动作是花草步,只要一个动作出来,都是有实战意义的。」

但有些讽刺的是,他最烦恼的地方就在于此。

儿子自小跟他习武,却在大学武术考试上栽了跟头,连续两年落榜。

摆在儿子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应试。

应试的规定动作,追求高、难、美、新。

而这些从来不是民间武术训练的重点。

为了迎合专业院校选拔标准,民间武术人不得不向其靠拢。

虽然无奈,但这是他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中国传统武术,还面临着人亡艺绝的悲哀。

传统武艺讲究规矩。

因此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往往十分慎重,儿子和徒弟往往是首选。

但随着传统技击武艺的逐渐没落。

武艺失传,正一幕幕频繁上演。

鱼叔印象最深的就是黑虎棍的传人,赵晓章。

初次见面时瞪着电三轮,皮肤黝黑,衣服上带着干农活的泥土。

平日里,他忙碌于种樱桃、种玉米,或者帮人拉砖。

如果不说,根本猜不出他还是位武林高手。

在导演的万般请求下,赵晓章才答应展示一下黑虎棍。

而且还要求,展示前先关门,不能让旁人看到。

他没有武馆,方寸大小的院子就是他的地盘。

赵晓章从未收过徒,他的两个儿子也都不练武。

因此,这一身武艺算是没了传人。

他一辈子忙于生计,还要为了给儿子攒结婚的钱。

当被问到,为何不像其他武艺人开武馆时。

他却说:

「武术是练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不能靠他挣钱。」

分别前,赵晓章跟导演做了个约定:

「我把两个儿子安排好了就去北京找你玩。」

没想到,这一别就是永别。

在本片播出前,他因车祸去世了。

黑虎棍跟它的传人,永远留在了大山之中。

从武艺人对武术套路的妥协,到传承中人亡艺绝的变故。

传统武术技击能力的退化似乎成了一种必然。

当前的困境更像是在时代浪潮下的一种既定结果。

在《一代宗师》里有这样一段台词——

「武艺再高,高不过山,资质再厚,厚不过地。人生无常,没什么可惜的。」

即便如此,但鱼叔还是感到几分遗憾。

常言道,止戈为武。

如果一门武艺,无法有效制止对手的暴力。

那么这样的武艺,也难以受到认可。

诚然,在当前的时代下,我们并不需要武术的技击格杀。

但中国武术的精神内核依旧值得我们代代传承。

它不是花拳绣腿,不是无实战价值的花架子。

它代表了中国人自强不息、不卑不亢的民族精冰海陷落能在哪里看神;

也象征了中国人对于行侠仗义、惩恶扬善的美好憧憬。

只愿有一天——

中国传统武术能够以一种更好的方式适应时代,发扬光大。

电影资讯舞蹈武术传统武术张建军独立鱼电娱乐

有用 (822)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