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量的烂片横行,冯小刚说: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垃圾电影?是因为有大批的垃圾观众!
面对华语乐坛的江河日下,李宗盛说:
这些消费者、爱听音乐的人,就是你喂他猪食,它就变成猪。你只喂他品味很差的歌,他就永远这样子。这是有前因后果的,我们自己要承担这个责任。
不论是对观众品位的分析,还是对创作者责任的强调,以上言论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文艺创作的大环境的问题。
诚然,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审美受众,但“雅”与“俗”、“艺术”与“市场”从来都不是势不两立的,对于一部用心的作品,观众是能感受到它的诚意的——
就像一度备受冷落的主旋律作品。
随着主旋律大片的崛起,主旋律剧也逐渐不甘落后,在近年来开始奋起直追。
2021年,前有扶贫剧《山海情》火遍全网,以豆瓣9.4分成年度“剧王;
后有献礼剧《觉醒年代》悄悄惊艳所有人,以豆瓣9.3分成主旋律剧扛把子。
很多人这时才意识到——
原来,主旋律剧也能拍得这么好!
对于这个越来越被观众诟病“过时”“老套”的红色题材,正如《觉醒年代》的编剧龙平平说:
“不是年轻人不喜欢红色题材,要怪我们没写好。”
那么,谁能接下“主旋律剧王”的接力棒呢?
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值得拥有姓名,它很可能直接成为湖南卫视的又一个“王炸”新剧。
作为建党百年的献礼剧,《理想照耀中国》(以下简称《理想》)由傅东育担纲总导演,梁振华任总编剧,集结了16位导演、20位编剧,讲述了不同时期的40组人物和闪光故事。
其中,这部剧更出动了200多位演员,老中青三代演员搭配,堪称“全明星阵容”:
不仅有实力派演员林永健、靳东、刘奕君、王劲松、侯勇、李建义;
还有赵丽颖、冯绍峰、谭松韵、杨颖、陈晓、王鸥、杨采钰、邓伦;
更有年轻演员张婧仪、吴磊、王俊凯、荣梓杉、王圣迪……
此外,该剧连主题曲《理想》都有那英、韩磊、王铮亮、周深、郁可唯、周笔畅等10位歌手演唱,简直出动了半个演艺圈,果真是“大手笔”。
然而,在超强阵容之下,这部剧的收视却有点惨淡,播出3集收视率都在前三之外,它真的值得收获更多关注。
要说这部剧的特别之处,首先它从形式上就很“敢拍”。
面对大家对注水剧的唾弃,短剧逐渐成为趋势,而《理想》便大胆采用“一集一个故事”的系列短剧的形式,40集讲述40个故事,每集只有20多分钟。
该剧集结了近万名演职人员,15个独立摄制分组,横跨28个城市,历时2个月,从冰天雪地拍到春暖花开。
剧中将以不同的角度分别呈现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和复兴时期的不同故事,从选题到创意,从剧本到主题曲,进行全民征集,观众很容易就在其中找到共鸣。
随着剧集的开播,不少网友忍不住夸赞:
国产剧竟有如此如此诗意的表达!真的太棒了!
看得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场景真实高度还原。
这才是现在年轻人应该看的“高钙”电视剧。
正如短评所提到的,整部剧有两个很大的优点,一是表现手法上的“诗意”,二是内容上的“高钙”。
我们不妨结合已经播出的3个故事来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
第一个故事:真理的味道。
1920年春,在浙江义乌的分水塘村,一只风筝在乌云密布的天空怎么都飞不起来。
两个放风筝的小童说着不去学堂了,先生要把书都烧了,故事也就由此拉开序幕。
在开篇故事发生的更早些时候,在上海法租界某沙龙中,青年学生、小工商团体、老学究展开辩论、各抒己见。
在七彩的琉璃窗下,从义愤填膺地批判政府,到宣扬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随着剧中的长镜头的展开,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国人对于“找出路”的焦急与迷茫:
“今日之中国,山太多,庙太少,到底哪座庙能救中国?”
也就是在这样辩论中,一位知识分子眉头深锁,撑着油纸伞默默离去——
他就是靳东饰演的陈望道。
可以看到,与许多人印象中的红色题材不同的是,整部剧的开篇不再是生硬老套的画面与故事,而显得非常有质感。
不论是江流所代表的的旧中国知识分子的无奈,还是娟子所代表的旧中国真正的无产阶级,目睹处于水深火热的劳苦大众,从小的陈望道便秉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到如今为了建立中国的布尔什维克,面对“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作为思想武器的《共产党宣言》亟需被翻译、被传播——
而这项任务,便落到了陈望道的肩上。
回到老家的陈望道,以一间柴房、一盏煤油灯、一块铺板、两条长凳,开启了夜以继日的翻译工作。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常常通宵达旦的陈望道逐渐消瘦,他的母亲见此便做了几个粽子给他吃。
却没想到,过于投入的陈望道错把墨水当成了蘸粽子的红糖,吃了一嘴的墨水还浑然不知,在母亲问及粽子的味道怎么样时,他还喃喃道“够甜”。
是啊,真理的味道——是甜的。
随着国际歌响起,窗外的花开了,风筝也飞起来了,在中国大地上,新的希望正在冉冉升起。
第二个故事:守护。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中共被迫转入地下。
没有联系到组织的张人亚,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中,将重要文件托付给父亲张爵谦,叫他好生藏起来。
为了不连累家人,张人亚对着父亲离开的方向深深地磕了一个响头,因为这一别,可能就是永远。
拿着帮儿子包扎的绷带和四个鸡蛋出来的老父亲,却不见儿子的踪影,他只得揣紧儿子带血的包裹。
想要把包裹藏在干草堆里?
家中的老牛看见了。
想要把包裹藏在门口石板下?
打雷了,雨水要弄湿了。
淳朴的老爹想不出高明的法子,只得告诉小儿子,他的大哥死了,得给他立一个衣冠冢——
包裹便藏在衣冠冢里。
从春暖花开到冰天雪地,只有不会说话的老牛与他一起坚守着衣冠冢,儿子的幻影给予父亲以支撑——
“相信我,我们的理想一定会实现,爹爹。”
随着年月的增加,家人渐渐不理解他,连乡人也开始闲言碎语,陪着他的老牛也死了:
“老伙计,你再也陪不了我了。”
为了自己对儿子的诺言,也为了儿子的信仰,老父亲这一守护,就护了20多年!
直到中国解放了,老爹才终于将这个秘密告诉了别人,这些珍贵文件,如今收藏于中央档案馆、国家博物馆等纪念馆中。
实际上,早在1932年,在中央苏区任职的张人亚便已因病去世;
而20多年没有儿子音信的老父亲,颤颤巍巍到他的衣冠冢前,儿子的音容笑貌宛在身边,父子俩相视一笑,仿佛在说——
这盛世如你所愿。
不论是林永健以精湛的演技演绎从50多岁到70多岁的张爵谦,还是寒暑交替老牛相伴的自然景观,亦或是父亲三次望向儿子归来的方向的首尾呼应,故事虽短小,却直击人心。
第三个故事:磊磊的勋章。
第一次走进国家柔道队训练馆的刘磊磊,像个赤手空拳的新兵,突然走上炮火连天的战场,被女队员摔成了人形沙袋。
2001年,16岁的刘磊磊被选入国家柔道队,满心欢喜的他却没曾想自己只能当一个永远上不了战场的陪练。
小伙子失望过,也纠结过,还骗电话另一头的妈妈自己就要上战场比赛了。
帮女队员买卫生棉、帮她们洗衣服、缝赛服的刘磊磊,也曾遭受过父母和队友的不理解:
“你说咱们图什么,连比赛服都要你匝,你还是个男人吗!”
尽管有过迷茫,但为了队员而努力的刘磊磊却渐渐觉得:
“所有人为了一个理想而努力,这让我觉得平凡又有意义。”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剧中所有主演均采用专业的运动员出镜,因此我们才能看到在训练过程中,刘磊磊被摔得弹出了1米远,看着都肉疼的真实镜头。
从查遍山东年轻柔道运动员,找出少年刘磊磊的饰演者张睿涛,到中年刘磊磊、女子柔道世界冠军刘霞亲自入镜演自己。
不论是挑看起来弱的女队员练习结果挑了冼东妹被揍得够呛,还是当女队员练到崩溃时刘磊磊扮毛毛虫逗她开心,整个故事演绎得真实细腻又充满温情。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女子柔道队勇夺三块金牌,创造了历史,刘磊磊与冠军们开心得转圈圈——
她们都说,在她们的金牌里,有我的努力和付出。
从2001年到2017年,在刘磊磊生命中最美好的16年中,被摔了284万次,大小伤病无数,在这个朴实腼腆的山东大汉的手下,陪练出了20多位世界冠军————
佟文、孙福明、袁华、杨秀丽、刘霞、李一清、刘欢缘、于颂等。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有的人成为英雄,有的人成就英雄,这就是冠军背后的平凡英雄。
接下来,我们还能看到身处不同时代的女兵、播音员、列车员、记者、外卖小哥等不同岗位的普通人的故事。芭比系列电影大全
说到这便可以看出,剧中并没有展现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故事,而是选取更多不那么为人所熟知的事迹,聚焦更多的“平民英雄”,展现大历史下的小故事。
从每集片尾不一样的真实原型的画面,到孙楠演唱的《追寻》、李宇春演唱的《和你一样》等不同的片尾曲在耳边回响,也难怪许多观众感叹:
连片尾都不舍得错过。
尽管每一个单元的表现手法不尽相同,但都充满着诗意,故事精简生动而意蕴悠长,让人忍不住流泪,十分具有感染力。
这里不由得想到此前许多主旋律作品逐渐僵化而难以打动观众的问题,正如《理想》的总导演傅东育谈及此表示,主创团队应该检讨自己的专业性:
作品连自己都不能打动,如何打动观众?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还启用了许多“流量演员”,他们尽力地展现了他们赤诚和认真的一面,正如导演曾对演员开玩笑地说:
“祝贺你,你的‘流量’今天有价值了。”
在许多人看来,流量演员和红色题材简直与爆款佳作无缘,但《理想》却打了很多人的脸。
其实,红色题材不是没人看,流量演员不是洪水猛兽,作品拍不好,除了怪审查、怪题材、怪观众之外,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是否也该扪心自问——
我有没有在和稀泥、吃老本、出行活?
从《觉醒时代》到《理想照耀中国》,尽管它们并非完美无缺,但它们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尝试与观众沟通的态度以及创作好作品的诚意,值得被发现。
青石电影编辑部 | 晨晨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