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影坛这两年,可以说发生了巨变。
2021年春节档,大导的集体缺席,再加上贾玲以新人导演的身份拿到了54.11亿的票房,《你好,李焕英》也一跃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二,仅次于《战狼2》。
除了贾玲,春节档的口碑电影皆出自年轻导演之手,像是路阳的《刺杀小说家》,饶晓志的《人潮汹涌》。
面对这样的状况,不少影迷不禁扼腕叹息:“中国难道已经告别大导演时代了吗?”
不好意思,他们话说早了。
今年的五一档,71岁的“老谋子”张艺谋带来了他第24部作品《悬崖之上》。
无论从质量还是热度,《悬崖之上》都担得起“五一档最‘炸’”的称号,这部新片的出现也告诉我们:
中国大导演时代还没结束,因为张艺谋一出手,中国大导演的“荣光”就回来了!
从题材来看,《悬崖之上》是整个五一档最不讨喜的类型,但却是最有底气的,它是五一档唯一一部开启大规模点映的电影。
4月18日和24日,《悬崖之上》开启了两轮点映,首轮点映后无论是站场大咖还是普通观众,对影片的评价总的来说就是四个字:传奇再续。
二轮点映电影就以0.6%的排片、场均76人次的上座拿到温哥华电影票价格700万的点映票房,豆瓣也很快开分,7.8(现在稳定在7.7),五一档里评分最好的一部。
二刷《悬崖之上》后,我对张艺谋的这部新作,还有很多话想说。
01 电影一定要好看
在《悬崖之上》的首映礼上,导演张艺谋说过这么一句话:“电影一定要好看。”
事实上,他也的确做到了。《悬崖之上》给人的第一观感,就是“好看”。
怎么定义一部电影好看?
故事完整,节奏到位,角色动人,画面好看。
恰好,《悬崖之上》都做到了。
《悬崖之上》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伪满洲国时期。
四位曾在苏联接受特训的我方精英特工组成两个任务小队,回国执行代号为“乌特拉”的秘密行动。
由于我方内部出现叛徒,两组人的秘密行动和对接暗号被敌方特务科知晓。于是从四人跳伞降落的那一刻起,就已置身于敌人布下的罗网之中。
特务科利用对接暗号成功混入其中一组特工队伍中,试图阻止秘密计划。同时我方特工组织也有间谍秘密潜伏在特务科,暗中帮助四位特工执行计划。
两组人员,两方势力,特工是否能逃离特务布下的天罗地网?任务能够顺利完成?间谍又能否在自保的前提下帮助特工?
显然,影片的故事虽不复杂,但却完整,且饱满有序,跌宕起伏,问题在于这个故事怎么讲才好看?
电影采用章回体的形式,共分为七个小节,分别是暗号、行动、底牌、迷局、险棋、生死、前行。
电影里既有双方戏中戏局中局的脑力博弈,一个转身一个回眸都有深意。也有简单粗暴,抓人眼球,逼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动作戏。
从火车搏斗、小巷追逐到雪夜飙车,紧张刺激,惊心动魄,更绝的是,电影在小范围内把动作戏做到最佳。
像是火车上狭小空间的三人打斗,雪天小巷子里的猫鼠游戏,极具张力的动作设计让故事走向扑朔迷离,作为观众,我们除了跟着紧张,别无他法。
影片在节奏的把控上也深谙张弛有度之道,不断抛出的疑点让我们必须跟着剧情走下去,而大量的特写镜头将那种危机感和紧张感通过银幕感染我们。
好看,确实好看。
但“好看”,仅仅是《悬崖之上》最“浅”的第一层。
02 没有“包袱”,也能揪着往下看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执导的首部谍战电影。
谍战题材,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都不好拍。因为观众对谍战的元素太过熟悉,情节上再怎么设计,都跳不出谍战片已经画好的框架。
要怎样才能让这部电影突围,《悬崖之上》找到了一个新的落脚点——参与感或者说代入感。
电影在一开始就没有强调悬疑感,除去周乙的双重身份,其他人的身份谜题早早便已揭开。
观众就这样站在上帝视角,俯视着两方立场不同的阵营彼此见招拆招的斗智斗勇。
当把精力从遮遮掩掩的讲悬疑放在叙事和人物身上,故事里的人就都“活”了。
而这也恰好印证了张艺谋对这部电影的创作出发点:
“我们的重点并没有放在制造悬念上,而是放在刻画人物、情感、节奏上。”
“没有‘包袱’,不猜谜,还要揪着你往下看。”
《悬崖之上》是一部典型的群像戏,影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叙事线,同时又用亲情、爱情、战友情等复杂的情感关系,将每个主人公一一串联。
前半段的主要人物是张宪臣,他是4人小组里的主心骨,武力和智力都是四人中的最佳。
他非常理性,一开始分配小组时,他考虑到情感和能力两个因素,让爱人王郁和楚良一组,自己则和武力值相对较弱经验稍显不足的小兰一组。
在整个任务执行过程中,他总是能够机警应变,在火车上换走别人的车票,打扮成富太太偷走书店的密码本。
但也是这么一个冷静事事筹谋的人,却在侥幸逃脱后,因为一个轮廓很像自己孩子的小孩跑过,就跳下车,跑去询问。
为了心中这一点念想,他不惜再次回到危局中,导致最终被捕。
而这一切,不过是因为在他特工的身份下,他依旧是一个父亲,在这一刻,积压在心底已久的歉意倾泻而出,我们为之可惜,但也可以理解。
通过张宪臣这一个角色,就能发现,情感升华是这部电影的关键。
在整个营救任务里,四人之间凸显的不是喊口号式的“爱国情怀”,而是同伴之间不可替代的感情,以及个体自身的信念和抉择。
这些无名英雄,他们一边不动神色的隐忍,不惧后果的行动,不害怕牺牲,有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的勇气,但他们内心深处都有最为柔软的地方。
于张宪臣和王郁,是孩子,于楚良和小兰,是彼此。
这么一来,观众即使作为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也很容易为故事的里人物的命运提心吊胆,参与感就有了。
我们也愿意相信,这些在电影里生死相搏的“特工”们,是活生生的,真实存在过的人。
当然,之所以这些角色每一个都能打动我们,除了原本人物设计上的优势,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加分。
《悬崖之上》的演员阵容,等同于告诉我们演员演技是底牌。
无论是“特工”组的张译、朱亚文、秦海璐,还是“间谍”于和伟,亦或是“特务”组的倪大红、余皑磊,甚至出场不多的“叛徒”雷佳音和一下就领盒饭的沙溢,基本上每个演员的表演都撑起了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饰演张宪臣的张译,他的演技我们早就领教过了,这一次更是发挥到了“非人”的地步,最让人佩服的是那场被捕之后的电击戏。
那个片段,真可以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啊!他在全身的每一块肌肉,包括面部,全都不受控制地在颤抖!
之后和周乙在车上的诀别戏,也演得让人心疼,他把放在自己心中最重要的大事当做最后的一件“小事”说出来时,周乙震动了,我们又何尝不是。
就连张译后来忆起当时,都说:
“我不敢想象他当时的心情,一想心就会揪着疼。”
饰演王郁的秦海璐,在影片里两场哭戏,证明了自己影后级别的演技。
当她得知自己的丈夫张宪臣惨遭逮捕并被敌人折磨时,她躲进卫生间里,开着哗哗的水龙头,借着水声失声痛哭。
尽管是这个时候,她依旧记得自己的使命,不能轻易暴露自己。
还有一场是结尾,当于和伟扮演的周乙,终于将她和张宪臣的两个孩子找到并带到她的面前时,她定定地站在雪地里。
没有喜极而泣,而是让一滴泪,缓缓地,从眼角滑落下来。
这样的处理,比起撕心裂肺地痛哭,显然更加高级,也更能将情绪传递给观众。
饰演周乙的于和伟,演技也一如既往的稳,特别是在这么一个需要收着的角色下,他会通过眼神、肢体细节给观众传递信息,不少小细节更是到了惊艳的地步。
比如影片接近尾声,张宪臣和老金被枪毙的戏,原本剧本里只有一句描述,但于和伟自己给周乙加了根烟。
而且还特别设计了手掌微颤,两次点不着手上的烟的桥段,这里既是对自己只能眼睁睁看着战友被杀无能为力的悲痛,也是对一个无辜生命逝去的不忍。
倪大红饰演的特务科科长每次看人的眼神,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寒意,名副其实的连眼袋都是戏。
03 张艺谋的“野心”
自4月30日正式上映以来,《悬崖之上》在类型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凭借口碑实现票房逆转。
首日票房仅有4679万,经过口碑发酵,第二日的票房就已经接近9000万,几乎翻了一倍,第三日也保持高票房成绩,单日票房即将破亿。
日票房不降反升,还是成倍飙升,足以证明这部电影不俗的实力。
当然,电影展现出来的实力是导演张艺谋给的。
王朔在评价张艺谋的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张艺谋大师原创力不够,但是匠心独具,巨匠,当得起。”
这句话说得虽然刻薄,但也一针见血。
不过在《悬崖之上》里,这句话只适用一半。
张艺谋在原创上的短板被编剧全勇先补足,全勇先是一个很“低产”的编剧,但很擅长谍战类型,2012年的高分谍战剧《悬崖》,就是出自他的手。
剧本到位的情况下,张艺谋原本就很擅长的“匠人”做法也被发挥到了极致。
一方面,电影在影像上还是非常“张艺谋”。
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非常擅长于在他的电影里植入“色彩”。
《悬崖之上》他放弃了以往电影中丰富的色彩,将主色调定位极简的黑白红。
哈尔滨白雪纷飞,两方人马都穿着的黑衣、老爷车,包括雪原枪战、列车搏斗、巷内厮杀,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黑、白”之下,这是电影“冷”的底色。
无论是谁流下的鲜血,黑暗中点起的火,是红,也是电影里“暖”的轮廓。
除了结尾,电影里的雪就没有停过。直到最后任务成功,黎明将要来临,雪才终于停了。
张艺谋说希望这个故事传递出“一腔热血洒在雪地上”的感觉,《悬崖之上》也确实做到了。
另一方面,电影里又有很多出乎意料的“克制”,张艺谋还是“收”着的。
第一个克制表现在剧情上。
张译表示,第一次看到剧本的时候,对自己和众多人物的命运是没想到的。
电影中每个人都有的故事,其实没有花大篇幅去展现,但是我们又都懂,因为这些剧情都“收”到了台词里。
张宪臣和王郁在一开始分开的时候说:“活着的,去找孩子。”
在和小兰的夜谈中,张宪臣说:“五年前,我和王郁刚去苏联没多久,收养孩子的人就被日军打死了。”
王郁在质疑周乙身份的时候,周乙只说了一句:“你们有两个孩子,在马迭尔宾馆门口讨饭”,王郁就知道,这个人可信。
有这些话,张宪臣之前的故事就可以拼凑出来,他们过往的峥嵘,辛酸,坚忍与信仰。
这其中的情感冲击,后劲儿是非常强的,根本不需要再花篇幅来演绎。
第二个克制则在动作戏上。
虽然电影正片里出现了追车,枪战,近身肉搏的动作场面,但是相比拍摄时候的素材相比,只有十五分之一。
雪地追车和枪战的戏,难度很大,动作导演拍了20天,还是天天通宵拍,最后剪出来只有1分钟。
也是因为动作戏上的克制,让这部电影在残酷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张艺谋特有的浪漫。
电影中反复提及的一句台词是,“天亮了,就好了”,《悬崖之上》的出现,也有这么一个意思。
它告诉我们类型片也能有意义,同时也用实力证明:中国大导演时代一直都在!
青石电影编辑部 | 老孟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