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集片,一口气刷完直呼卧槽

犯罪片,一向是鱼叔的心头爱。

各种惊天大案、连环杀手,越是变态,就越让人想要一探究竟。

《沉默的羔羊》

看着一件件悬案被拆解,人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简直是打工人消遣时间之良品。

最近,鱼叔又挖到了一部宝藏新片。

由网飞出品,内容100%来自真实案件。

它够猎奇、够邪门,破案过程中反转不断。

我打赌,它一定会刷新你的认知——

《摩门教谋杀案》

Murder Among the Mormons

这部纪录片,聚焦1985年轰动全美的盐城湖炸弹事件。

它不仅葬送了数条人命,更牵扯出一个惊人骗局,足以动摇美国民众的信仰。

到底咋回事呢?

故事从上世纪的一个冬天说起。

1985年10月15日,美国盐湖城市区。

一个名叫史蒂夫的年轻男子,在办公室门前拿起了一个包裹。

顷刻间,他被炸得面目全非。

正当警方焦头烂额之时,又一起爆炸案发生了。

这次的受害者是一位名叫凯西的中年女性,死法与史蒂夫如出一辙。

由于两起案件相隔太近,警方都有点懵圈。

据说,炸弹客还有4颗炸弹,准备继续犯案。

刹那间,整个盐湖城区被恐慌笼罩。

人们害怕出门,担心下一个受害者就是自己。

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警方没日没夜、绞尽脑汁想要破案。

很快,他们就掌握了两个有效信息:

首先,两个炸弹的投放位置都经过精心设计,显然是熟人作案;

其次,两名死者都信摩门教,而且凯西的老公与史蒂夫还是同事。

这两条线索一下子就引爆了舆论,有不少人开始怀疑,这是个宗教阴谋。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摩门教,来路不简单。

它是美国第四大宗教团体,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宗教。

也就是说,它不属于基督信仰各宗派运动的任何一个分支。而是自成一派,与主流基督教有明显区别。

创始人约瑟·斯密称自己是先知,他从天使那里见到了「金页片」。

他把「金页片」的内容翻译整理成书,就有了1830年出版的《摩门经》。

摩门教便由此诞生。

那么,摩门教和爆炸案,究竟有什么关联?

令人意想不到的进展,来了!

警方发现,第一个受害者史蒂夫,在案发前购买了摩门教禁书——《蝾螈手札》。

其中关于摩门教起源的说法,与《摩门经》有很大出入。

这足以颠覆所有教徒的认知,甚至暗示摩门教就是个胡说八道的邪教。

因此,《蝾螈手札》被摩门教的领导视为禁书。

坊间猜测,爆炸案是摩门教领导的报复行动。

摩门教为了平息舆论危机,杀掉了大逆不道的叛徒史蒂夫,顺便把他的好友凯西也一起做掉。

两起爆炸案,陷入了宗教阴谋论的漩涡。

然而,正当警方决定把调查重点放到宗教上时,事态又发生了变化。

盐城湖市区发生了第三起爆炸案。

这次的受害者,叫马克。

和前面两次不同,马克并没有被炸死,只是受了点伤。

这就有些可疑了,为什么前两个受害者都当场死亡,唯独他受了轻伤?

警方不禁起了疑心,开始调查马克其人。

他是一位专门倒卖文献的商人。

什么古早的宗教日记、手写信、乃至名人签名,他都能找到。堪称文献界的资源帝。

正是他,将《蝾螈手札》卖给了史蒂夫。

乍一看,他并没有作案动机。或许就是因为买卖禁书,而被摩门教盯上了。

但有一个警察不信邪,在他家中事无巨细地搜索。

还真找到了新线索——一张印刷厂的收据。

按照纸上留的电话打过去,竟然得知:马克曾经找他们印刷假钞。

看来,这马克不是啥好人。

进一步盘问印刷厂老板后,警方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

马克一直在伪造文献,贩卖盗版。

所谓的摩门教禁书,根本就是他伪造出来的!

三起爆炸案,也是他一手策划的障眼法。

问题是,他为什么要害史蒂夫和凯西呢?

因为他猖狂过头了。

为了赚钱,他答应太多人「找文献」。但自己又没有充足时间,来伪造赝品。

因此,他放了史蒂夫和凯西的老公好几次鸽子。

俩人当然开始怀疑,马克是不是根本没有文献?就是个骗子?

于是,马克就下了狠手,将两人炸死。

一方面,他铲除了两个生意上的威胁;

另一方面,他把此事嫁祸给摩门教,搅得天下大乱。

甚至不惜自己炸自己,只为了把事情搞得更大。

看到这,大家肯定纳闷了:不就是一本书,至于吗?

其实,对于马克来说,策划爆炸案已经和生意无关了。

说到底,他就是在享受自己亲手制造的混乱和无序。

看着人们被他骗得团团转,他就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

至于人命,他根本就不在乎。

甚至在爆炸案发生前一晚,他还在家安逸地哄着孩子。

没错,马克就是典型的反社会人格。

他为人之冷漠,经常看得鱼叔不寒而栗。

在入狱服刑后,有记者电话连线问他,对死者家属有什么想说的?

他的回答,没有一丝怜悯,甚至充满「可能,或许,大概」等模棱两可的词汇。

「他们可能会哭吧。」

「他们或许会伤心吧。」

「他们大概会痛苦吧。」

你看,他根本无法理解人类的情感。

这就是一个无情的怪物。

常言道,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同时给你打开一扇窗。

这扇门,是马克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同理心。

而这扇窗,就是他的天赋。

其实,在成为杀人犯之前,马克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14岁那年,他就研究出一种伪造古币的技术,能够不着痕迹地改变普通硬币上的细节,让它们摇身一变成为收藏品。

一开始,他只是想在别人面前炫耀一番,没想到,这些古币被送到了专业机构鉴定。

对方还出具了一封鉴定信:此币为真。

从那一刻起,马克意识到:

一件事物本身是真是假,并不重要。

当所有人都以为它是真的时,它就是真的。

从此,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钻研造假这门技术。

硬币、假钞都是小打小闹,他的看家本领是伪造古代文献。

从内容到书法,再到纸张的褶皱和纹路,都极尽考据之能事。

他还发明了独家的纸张快速氧化技术,让伪造的文献看起来原汁原味,就连专家都找不出破绽。

他一次次伪造,一次次成功。

利用买家的贪婪,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早期卖一份文献,他能赚18.5万美元,后来则涨到了30万美元。

凭着这种生意,马克一跃成为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

在他事业最巅峰的时期,一件商品能开价1000-2000万美元。

这在当时,可是天价。

可是一个天才,又怎会仅仅满足于金钱呢?

对于马克来说,造假就是一种创造。

通过伪造《蝾螈手札》《麦克勒林文献》,他改写、捏造摩门教的历史,并且把它包装得天衣无缝。

明明是赝品,却令无数人信以为真。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玩弄他人的信仰,就是我的实验。

事实证明,马克凭一己之力,就动摇了摩门教的根基。

假如他继续在造假路上深造,恐怕真的能够改写一部分人心中的历史。

做一个成功的商人,从来不是马克所想。

他的终极目标,是成为「造物主」。

这部纪录片开播后,引起了剧烈反响。

大家惊奇地发现,马克其人,甚至比电影里的连环杀人犯还要复杂神秘。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少外媒都开始寻找这个罪犯目前的下落。

据悉,他在入狱后的日子里,一直坚信刑满释放后发现余罪是否算累自己无罪。

甚至觉得自己迟早会出狱。

为此,他曾伙同其他犯人,计划杀掉几名狱警,但并没有成功。

讽刺的是,他企图喝安眠药自杀,结果不仅没死成,还把手给压坏了。

目前,他仍在监狱服刑中。

但那双他引以为傲的「天才之手」,却再也没法正常使用了。

《摩门教谋杀案》再次证实了一句老话:现实远比电影精彩。

一个人以一己之力,竟能把宗教、警方、政府、民众玩得团团转。

它不仅暴露了美国体制的种种漏洞;

还进一步告诉人们,天才失控的下场,有多可怕。

凭借马克的天赋,假如从事正当行业,必定也能干得风生水起,出人头地。

说到底,毁掉他的不是金钱,甚至也不是名利。

而是那无限膨胀的自我。

影视动态美国爆炸案宗教独立鱼电娱乐

有用 (978)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