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电影之所以能历经百年而不衰,并且成为中国本土电影,对于世界电影贡献的,一个独特而又完备的电影类型,必然有其独到之处。
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之下,中国武侠电影承载了,历经千年积淀的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而正是这样的民族文化内涵,才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对其有天然的亲近性。
首先是武侠电影的“武”
中国武术发展源远流长,精妙玄灵的武术动作,是华夏民族聪明才智的杰作,历经千年的发展传承,武术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之一,可以说,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内涵。
其次是武侠电影“侠”
渗透在侠身上的武侠精神,加之重然诺、轻富贵、敦风节、淡生死、打抱世间不平、勇于牺牲的伦理道德规范,这样的侠义故事,能够始终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人民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不快和不公正,在武侠电影中得到释放,武侠电影给予了中国观众,一个理想化的乌托邦向往。
在巨大的市场收益诱惑下,武侠电影开始了全球化探索武侠电影善于从历史中找寻侠义故事,中华民族口口相传了千百年的侠义故事,被改编成栩栩如生的画面,呈现在观众眼前。
民族历史中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再次被展现,发生在真实历史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变成银幕上的仁人义士和武侠故事,上述这些都可以说,是武侠电影中所蕴含的人文意蕴,而正是这人文意蕴,让武侠电影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
如今,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人的视野中,全球化语境下如果还是仅仅立足本土市场,显然不利于类型电影的发展,武侠电影开始把目光放向海外市场。
新世纪以后动辄投资过亿的武侠电影,毫不掩饰对海外市场的渴望,在巨大市场收益的诱惑下,武侠电影不得不调整战略,重新整合,改变传统武侠电影的叙事文本和叙事策略,使得传统的武侠电影,有了复杂而又巨大的变化。
忽略了历史真实和民族特色,武侠“变味了”武侠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如此受到欢迎,无疑是其神秘的东方文化和民族特色,让他者文化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侠义精神最具民族特色,武打动作充满神奇力量,“飞檐走壁”的纵横江湖,更是他者文化急于探索和好奇的领域。
但这些都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民族化关注上,任何影视作品能被广泛传播和接受,必须基于全人类的共同情感,所以,披着古装外衣营造出现代感十足的,武侠故事的现代神话被创造出来,“精致震撼”、“诗情画意”的镜头描写,开始等同于对传统民族文化内涵的继承。
把“古装”、“武打”元素等同于民族情感的延续,在影像风格和精神内质上,丧失了对人文意蕴的追求,古装外壳下包含的是,全球华语中的普泛化现代故事。
中国历史的真实性不再是重点,中华民族历史中的集体记忆和情感逐渐被湮没,势必导致中国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体会不到民族情感的感染力,导致了民族情感的余罪小说阅读全文无弹窗淡化、文化认同的危机。
结尾:全球化的探索中,武侠精神流失了美国式的民主、独立、自由价值观,在一部民族性极强的中国类型电影中体现,不禁让国人无法认同其主题的指向性。
侠客的霸道和敢作敢为,是西方人格中追求自由和享乐的,利己主义价值观的产物,这与西方世界心照不宣,极易被美国文化所接受,但是这与中国传统武侠电影中,所传达出的人文意蕴大相径庭。
观众希望看到传统武侠题材中,体现东方文化中群体主义伦理纲常且微言大义、侠骨柔情的侠士除恶扶弱、拯救世界的传奇。
但部分影片所要表达的,显然不是这种侠义精神,而且影片中江湖的存在,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毫无关系,个人情仇无法与民族、国家大义联系在一起。
武侠的精神情感和文化境界得不到提高,导致不少国人在看过影片后,认为部分影片只有武侠电影的“表”,却有美国式民主自由的“里”,引起了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