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姐标准”,这对于没参加过港姐选拔却被认为是标准的刘嘉玲来说,是最大的赞誉了。
而这句话出自刘德华,他与刘嘉玲一起担任过港姐决赛的评委。当时刘德华就对记者说:
看看我身边的嘉玲,就知道港姐的标准是什么了。刘嘉玲的美貌,在当时也算得上了香港男人的一个渴望了。
作为一名光芒四射的女星,总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绯闻,而有一个绯闻让现在的梁朝伟听起来都想掀桌子。
不信,各位看官可以再搜索下关键词:刘嘉玲和杨采妮。
两个人最大的交集,莫过于97年拍的那部电影,据说拍完后刘嘉玲出现了“入戏太深”的情况。
而要了解这部电影,我们就得了解一个名词:自梳女。
“自梳女”,是指旧时自行束髻以示终生不嫁的女子。
在封建社会,礼法严苛,特别是对于女性。
“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的说法,还有缠足、封建包办婚姻等陋习,均是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摧残。
“自梳”,便是女性在这种男权至上的严苛环境之下,进行反压迫尝试,也是一种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这是珠江三角洲特有的一种婚嫁习俗,以顺德、南海、番禺为中心,盛行于清初,直到辛亥革命初期,历久不衰。
广东珠三角洲地区的未婚女子,背后都会梳着一条长辫子,直到嫁人时才会将其盘起。而自梳女则是到了婚嫁年龄,自行把头发盘起来,表示终身不嫁。
“自梳”的习俗产生于明代后期。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缫丝工商业发达,给女性提供了独立谋生的机会。
许多自梳女们也是依靠缫丝这份稳定的收入来养活自己,使自己免于沦为男人的附庸。
这些自梳女们同住在一起,居住的地方一般被人称作“姑婆屋”。
意欢(杨采妮 饰)便是这些自梳女的其中之一。
那是四十年代的顺德,在那个年代,自梳是一种时尚。
意欢的父亲欲将其卖于地主抵债,为了逃避买卖婚姻,她选择去“姑婆屋”当自梳女,立誓从此不嫁。
自梳仪式刚刚完成,追债的人就与父母一同找来,欲将意欢强行带走,双方争执到屋外,她抵死不从。
谁知此时意欢身旁的一个小船恰好路过,船里的女人没有露面,只丢出了一个钱袋,为她解了围。
一日,织布厂的陈老板带着自己的八姨太玉环(刘嘉玲 饰)来到厂里参观。
玉环时期的刘嘉玲虽然没有像如今这样霸气十足的气势,但成熟的风韵也已初显。举手投足间散发着张扬的美丽。
她穿着一身明亮的洋装斜坐在栏杆上,嘴里悠悠地哼着小调。
在丝厂干活的意欢一眼便认出了玉环便是当日船上那位救自己于危难之中的好心人。
两人第一次见面的这场经典对视,让人过目难忘:
陈老板的其他太太们来找玉环麻烦,但能言善辩的她,面对诸多口舌刁难,把把不落下风。
其中一位太太恼羞成怒,挥起巴掌就要打人。谁知那一巴掌最终却被挡在玉环身前的意欢接下。
意欢的这个举动,让久居风尘之地的她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两人从此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人。
玉环很讨陈老板的喜欢,会说话、会跳舞,但这并没有让她从此过上安稳的日子。
不久后,陈老板便为了自己的生意,以玉环为筹码和一个军阀做了交易。
“我十三岁开始出来卖身,看遍所有的男人,老的少的、高的矮的,就算再来几个也无所谓,本来以为可以上岸从良,没想到,我只是上了另外一艘贼船。”玉环对丈夫失望透顶,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后选择了离开。
按旧俗,自梳女们不能在娘家百年归老,只能由自梳姐妹送葬和吊祭。
虽然不愿意被男人所困,但自梳女们还是希望自己往生之后可以有人祭拜,便有了“不落家”的说法。
自梳女出钱让一个男人娶她,做这个男人名义上的妻子。虽然过门的礼数样样周全,但是她们不与丈夫同寝,三天一到就“回门”,永远不返回夫家。(片中称此仪式为“买门口”,有误,实则为“不落家”)
自梳女在假婚前会穿上一套从脚裹到脖子的连体衣,“姑婆屋”的姐妹也会来帮忙加强衣服的牢固度,身上还会藏着一把剪刀防身,为了避免新郎强迫和自己发生关系。
意欢在姑婆屋的姐妹买了门口,她作为陪嫁一同过去,竟发现那位新郎正是自己的青梅竹马“旺成”。
天黑之后,众人散去,旺成找,两人坐在河岸上聊天,情到浓时,共赴云雨。
回门后,玉环来看望意欢,第一时间便注意到她的不对劲,一番逼问后才得知真相。
在那个年代,自梳女能够为自己争得一份脱离世俗的天地,固然是值得可喜的一件事,但这种反叛的背后却有着严厉的代价。
自梳女一旦辫子梳起就不得反悔,不得再与男子有任何瓜葛,若有任何不轨行为,会遭到酷刑毒打,被装入猪笼投河溺死。
而且死后其父母不得收尸葬殓,只能由自梳姐妹用草席包裹,挖坑埋葬。
看着眼前陷入危险而不自知的意欢,玉环显得有些无措。
刘嘉玲的这段表演让人动容:眼神中含着不忍和纠结,想要说些什么却只问出了一句“那我怎么办?”
“我们都是女人,不行的。”当玉环热烈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时,却被意欢拒绝了。
“我以为男人才会让我失望”,玉环最终选择了离开。
意欢很快就发现自己怀了孕,可是旺成却拒绝了意欢私奔的提议,他并不想为此负责。
为了不被发现,无奈之下,意欢只能自行打胎。堕胎的这场戏属于许多人看过一遍便不敢再回顾的那种。
万念俱灰的意欢,躲在昏暗的地室里,拿出一根铁线,自行刮宫引产,没有任何其他的保护措施。
剧烈的疼痛与大量的出血让意欢奄奄一息,姑婆屋里好心的姐妹将意欢送到了玉环的住处。
为了救回意欢的性命,玉环倾尽了自己的家当,意欢也终于清醒,不再执着于不值得的人和事。在经历了这一切过后,两人到了广州,一起经营了一家小店谋生。
当年的丝厂陈老板对玉环念念不忘,他找来广州,给了她一张可以去美国躲避战乱的船票。
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还有两人在码头分离的这场戏。
玉环和意欢将船票撕成两半,想试试能不能在码头蒙混过关,这样可以让两人一起上船。
但是就在快要检票的时候,意欢手里的一半船票却不慎被人抢走。
船已离岸,成功上船的玉环没有看见意欢的身影,她不顾身后陈老板的劝阻,努力穿过人流,一遍遍叫这意欢的名字,挤到船头之后,才发现意欢根本没有上船。
意欢也发现了玉环的身影,两人大声喊着对方的名字。意欢含着眼泪,和玉环做最后的告别。
但玉环最终还是没有离开,她从轮船的甲板上纵身一跃,跳进水里,游向岸边。
看到这里,真想感叹一句:没有人能不爱一个如此赤诚又热烈的女子吧。
时间来到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欢姑(归亚蕾 饰)一直在寻找一位故人,片中玉环和意欢的故事便穿插在她记忆的回溯之中。
当年玉环和意欢因为炮火的突然袭击在码头走散,这一别就是五十年。
所幸,在火车的站台上,两个在战火中分离的人兜兜转转几十年,终于得以重逢。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两位女主角的人物形象。
无论在哪个时代,女性地位都处于一个弱势的局面,关于女性的解放之路的探索从未停止。
片中就从“自梳女”这样的独特群体切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
玉环和意欢都是那个时代的反叛者。
玉环出身青楼,以妓女的身份加入了陈家,可她丝毫没有看低自己,面对太太们的诸多刁难,她仍旧保持着自己高贵而不可侵犯的姿态。
她只是旧社会里一个沦落风尘的弱势女子,有这样清醒而独立的余罪主题曲离歌态度,固然是值得尊敬的。
但她也同样缺乏安全感,即使对方已经娶了七个老婆,她还是选择嫁了过去。
丝厂里,意欢为她挨下了一个巴掌,她说:“从来没有人对我这么好过”。
面对丈夫的背叛,玉环愤然离开了陈家,她真正摆脱对男性的依附便是从此刻开始。
意欢的性格虽然比起玉环稍显胆小与懦弱,但面对父亲将她强卖抵债的做法,她也能够勇于选择去做“自梳女”,最终经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人格独立。
从妥协到抗争,女性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与绽放之路在她们身上得以体现。
《自梳》上映于1997年,是导演张之亮的名作,朴实无华却感人肺腑。电影以自梳女的生活为视角,讲述了两个女人跨越了50年的感情。
刘嘉玲在拍完这部戏后表示,自己曾因入戏太深对杨采妮产生过好感。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让刘嘉玲在此后陷入了一个没完没了的巨大风波,似乎过一段时间就会被捕风捉影的提起来。
据说,梁朝伟还因此生过不小的气。
电影的表达很含蓄,没有一句“我爱你”之类的台词,却把两个女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和相依相偎之间的情感描绘的十分细腻。
镜头在现实和回忆里来回穿梭,光影、配乐柔和、唯美,就像玉环出场时哼的那首小调一样,平平淡淡,却十分动人。
影片最后,老年玉环和老年意欢在火车月台相逢,镜头一转,我们看到的却是她们年轻时的容颜,这份历久弥坚的感情重新散发出青春的光芒……
青石电影编辑部 | 阿珂(实习)
本文为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