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蓝台的S级综艺,《王牌对王牌》自打2016年开播以来,就彰显着电视台想要打造爆款综艺双子星的野心,彼时的国产综艺市场百花齐放,除了《快本》这种老牌综艺的地位无可撼动,各家地方台都铆足了劲推出自己的“王牌”。
虽然《奔跑的兄弟》为蓝台捞了不少金,但毕竟是一档户外综艺,在这种情况之下,室内综艺《王牌对王牌》应运而生,还真像它的名字一样,成为蓝台手中的又一张王牌,迅速脱颖而出。
不过,在连续播了6季之后,《王牌6》的播出效果开始显得疲软,虽然仍有一批老粉丝愿意追逐,但与前几年那种笑点密集、产梗无数的盛况相比,现在的《王牌》总给人一种力不从心之感——它还在努力想办法逗笑观众,可真没有以前那么好笑了。
《王牌6》没有以前好笑了?沈腾贾玲带不动
打开最新一季的《王牌》,仍然能看到很多业内大咖,章子怡、蔡明、杨幂等人先后到场,虽说部分大咖有为新戏做宣传的意味,但在一档节目上能看到一水儿明星的景象,是《王牌》一以贯之的特色。
不过,纵使是有这么多大咖捧场,《王牌6》每期节目的精彩看点却越来越少。
目前第六季已经播出过半,说实话,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还停留在第三期吴孟达现身的时候,那一期的主题与“喜剧情怀”挂钩,这种煽情环节也算是《王牌》的拿手好戏,所以播出效果相当可观,连上了好几天热搜。
除此之外,其他几期的节目大多是在为明星宣传新戏,商业气息明显了点,在将近2小时的正片时间里,节目组陷入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观众在看到节目内容时,时常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或许是因为大多数明星是来宣传新戏的,一举一动都带着点为了营业而营业的意思,所以在台上并不太能豁得出去,不论是做游戏还是cue流程的时候,都很明显是在“端着”。
面对这种情况,沈腾和贾玲作为节目组的灵魂人物,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来增加节目效果,这两个喜剧界的大腕,一个是票房破200亿的男演员,一个是票房破50亿的女导演,在《王牌》上努力造梗逗笑观众,说实话看着还是挺心酸的。
而另外两位常驻MC华晨宇、关晓彤也是完全我的电视剧5下载丢了偶像包袱,接受游戏惩罚的时候当仁不让,不惜扮丑、被泼水,由于四位MC太过努力,倒更像是为了节目效果刻意为之了。
从“王牌VS王牌”到“大王VS小王”
可以说《王牌6》确实陷入了一种瓶颈期,节目效果不如前几季那么好笑自然,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就是嘉宾模式的改变,最开始的时候《王牌》的常驻MC仅有两位,并由这两位MC各自带队进行对抗,这就是最初“王牌对王牌”这个名号的由来。
这种嘉宾对抗的模式很容易产生火花四溅的效果,在竞争之中能充分调动嘉宾的积极性,观众也看得津津有味。
可是自从第三季开始,贾玲和沈腾强势加盟,并开启了“老带新”模式。
这种模式在其他综艺中非常常见,诸如《天天向上》《快本》都采取了类似的套路,一来是为了吸引不同年龄层的观众,二来能加深这些“新人”在大众心中的印象。
很多人气不高或是口碑不算太好的艺人在前辈的带领下,往往会流露出一种温顺又讨喜的画风。
所以后来的《王牌》逐渐形成了“家族模式”,沈腾贾玲+关晓彤华晨宇这种模式和“快乐家族”有点像,常驻MC不再各自带队进行对抗,而是抱团对抗其他嘉宾团,虽说表面上来看还是团体对抗,但内核就不太一样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目前《王牌6》部分嘉宾的怯场表现,现在的节目里,王牌家族是主人,嘉宾是客,作为主人的沈腾和贾玲又几乎承担了大部分制造看点的任务,自然会削弱嘉宾的表现力。
除了偶有杨迪这样的自来熟能和王牌家族成员打成一片,其他明星大都是在跟着王牌家族的节奏走,因而从前那种旗鼓相当的对抗性大大减弱,两边的王牌团战斗力不对等,有点大王打小王的即视感了。
季播综艺皆有瓶颈期,《王牌6》该如何突破?
其实不光是《王牌》一家综艺进入瓶颈期,包括《极挑》《奔跑的兄弟》等S级综艺都先后出现过同样的问题。
要还是由于近几年国产综艺迅速跟上邻国的脚步,各式各样的节目不断冲击着国人的视觉体验,观众的审美得以逐渐提高,这些季播综艺如果不能跟上观众的审美步伐,很容易就会流失大批受众。
此前《奔跑的兄弟》的撕名牌模式在国内是独一份,本以为可以凭此一招长盛不衰,奈何后来慢综火了,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奔跑的兄弟》的口碑都起不来,蓝台这才借机把《王牌》推上高位。
如今《奔跑的兄弟》节目组痛定思痛,在成员大换血并更换了节目的游戏模式后,收视和口碑总算是节节攀升,这个时候《王牌》又跟不上时代脚步了,只能说是风水轮流转,《王牌》大可以借鉴《奔跑的兄弟》的改良手法,在嘉宾阵容、游戏环节上加以创新,节目的内核确实不能丢,如何把新意和情怀完美融合,就要看节目组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