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桩惨剧引起了鱼叔的注意:
留美高材生张一得自杀。
张一得是谁?
他曾是有名的「别人家的孩子」。
托福118分、高三担任同声传译、考入常青藤名校.....
妥妥的天之骄子。
比他更有名的,是他的父亲——老得。
很少人知道老得的原名(张岳)。
他和许多父母一样,以孩子的名字自称。
典型的有孩子,无自己。
老得堪称是最早一代教育界网红,以「单亲爸爸带孩子」的形象深入人心。
他的教育方式,非常与众不同。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英语,10年间亲手雕刻了20万个蔬菜字母。
用5台照相机,给孩子拍照片。
从出生到长大,一共拍摄了20万张照片。
甚至,还给孩子搭建了一座「一得小小博物柜」。
可以说,孩子就是这位父亲的一切。
然而,自张一得去世以后。
网上对这位父亲,开始了大量的讨伐与谴责。
「自恋」「变态」「把孩子当工具人」,都是网友对他的评价。
有的人甚至还说,父亲有严重的心理问题。
孩子已逝,最伤心痛苦的莫过于父亲本人。
至于自杀与父亲之间到底有没有直接关系?
外人很难去评判。
鱼叔也没有发言权。
但从这位父亲的身上,的确能看到中国千万家长的缩影。
出事之前,老得一直是许多家长的榜样。
父子二人是广东各家电视台的常客。
儿子9岁的时候,老得就已经小有名气。
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找他取经。
他的故事,也成了当地家长的教育传说。
原本是企业高管,有着人人艳羡的收入。
却在离婚后,辞掉了工作、卖掉了市中心的房子。
带着孩子来到广州郊区。
种菜、养鸡,捡破烂。
从此,人生的职业变成了「单亲奶爸」。
老得将这份职业干得非常出色。
一些媒体在不了解实情之下,会恶意揣测他是那种只强调成绩的家长。
其实不然,老得很重视儿子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在《晚安广州》这档节目里,可以看到父子两人相处的过程。
学,劳,作。
老得对儿子的教育,样样不缺。
父子俩经常一起摘菜钓鱼,享受田园之乐。
从小让孩子学习做饭。
小小年纪,就会自己给自己「弄点吃的」。
还会教儿子学习待人接物。
面对来找父子二人取经的孩子们,一大半都是一得帮忙接待。
可以看出,老得不仅重视学习,也重视身体素质和情商的培养。
老得有一个私人的公众号,专门记录儿子的成长历程。
儿子小学5年级的时候,已经开始一个人旅行。
老得只需要了解时间和花费。
其余事情,如住宿饮食、景点规划等等,都由儿子一人负责。
只要出门,就是零沟通、零联系。
情人节的时候,儿子提问:
「爸爸,什么是情人节?」
父亲的回应是,一起学习如何为爱担当,学习情与性、家庭与责任的关系。
还共同做了英文「我爱你」的蔬菜拼盘。
放在十几年前,这简直就是「素质教育」的典范。
当然,老得也不是不注重儿子学业。
儿子3岁前,两人一直是纯英语沟通。
这练就了儿子非凡的英语能力,也为他日后的托福高分打下了基础。
刚上小学,儿子就发现自己已经掌握了整个小学期间的大半课程。
这种领先在小学一二年级尤其明显。
到小学毕业的时候,他已经可以用英文写物理论文。
还能辅导比他年纪大的孩子学习。
德、智、体、美、劳,样样优秀。
堪称学霸中的学霸。
但。
刚才说的,只是故事的第一层。
当鱼叔继续深挖的时候,却看到了这位父亲的另一面。
一得父亲的教育方式,有三点很特别。
第一点,是强调历练。
前面说,他从小就培养一得的各种独立生活能力。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但有时,也可能会伤害孩子。
最典型的例子,是在一次「五一劳动节」期间。
那是一得8岁半的时候。
很多家长从外地慕名而来,参观这对父子生活的菜园。
父亲突发奇想,提出要对一得的生活能力进行考核。
考核方式是,让儿子一人负责近百人的饭菜。
如果有人帮忙,考核就不及格。
在父亲的文字里,看不出一得的喜怒哀乐。
只能看到一个简单的回答:
「好。」
独自做近百人的餐食,对于成年厨师来说恐怕都是一件难事。
而一得,就这样一个人接下了全部任务。
这究竟是考验,还是毫无必要的负担?
除了做厨师之外,有什么地方需要一个人给近百人的人做饭?
最讽刺的是,父亲还这样总结了这次活动:
「如果你用一根贴着爱的标签,无形的绳子捆绑着你的孩子,他将动弹不得!」
一得一个人做完了以上的菜
另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考验,发生在5个月后。
这次的考验,名为「生存能力考试」。
内容是,模拟遇到大灾,被独自困在房内。
房子内只有水和原有的食物,一得要靠自己一个人活到10天之后。
最后的结果是,一得不仅成功熬过,还在最后一天喂了爸爸一口饭。
对此,父亲总结说:
「铁不炼不成钢,人不磨不成材。」
这种教育理念,在过去有段时间内曾经特别流行。
印象最深的是名噪一时的「哈佛女孩刘亦婷」。
在关于刘亦婷的那本书中,刘母讲到如何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要让孩子一直握着冰块,握得越久,意志力越强。
手握冰块、一人给百人做饭,就能培养出上名校的孩子。
这可不就是毒鸡汤!
而就在一得忙着完成考验的时候,父亲就站在一旁,用相机默默纪录下这一切。
很显然,这些都是绝佳的「育儿素材」。
而这也引出父亲教育方式的第二个特点——拍照记录。
父母爱拍照记录孩子的生活,这本来也无可厚非。
与别人不同的是,一得父亲的纪录非常详细,而且目的性很明显。
20年人生,20万张照片。
其中大多数是在童年期拍摄。
相当于一得每年要被拍一万多张照片。
这还不包括8岁之后的各种电视台采访。
照片视频之外,还有文字记录。
一得和父亲在一起的经历,大都被写成故事,发到网上。
在他上学的时候,同学是否会拿这些事打趣,我们不得而知。
但可以想象的是,成为榜样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
这份重量,也许一得已经承受了太多年。
第三个教育特点是,倾其所有。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父母为孩子奉献一切。
这一点在一得父亲这里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
为了腾出更多时间照顾孩子,辞职卖房,搬到乡下。
从此,相当于把「父亲」变成了自己的职业。
这一职业像是家庭中的产品经理。
而孩子,就是那个被打造的产品。
教育心得,则是附赠的周边。
一得父亲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最开始,是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然后攒起了第一批粉丝。
到后面,干脆把自己的教育基地改成了农家乐。
参观家里,一次200元。
认购家禽12只,一共2000元。
教育类书籍的出版,也不能拉下。
很难说一得父亲有没有在拿经商的思维,来经营自己「单亲奶爸」的人设。
这任谁看了都会感到浑身不舒服。
一得父亲的教育方式,无疑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精神负担。
使得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受到严重的影响。
这相当于在把孩子产品化。
而且是孤注一掷,把父亲的人生全部赌在了这件产品上。
事业、亲情,融为一体。
这其实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想象有一个人,在你非自愿的情况下,为你付出了一切。
那么,你究竟如何才能报答?
似乎只要有一点点不优秀,或者说,不满足对方所要求的那种优秀。
就能听到那句:
「我为你付出了一切,你为什么连这点事都做不好?」
孩子内心越是善良,越是懂得知恩图报,就越会形成极大的负担。
似乎唯有一直站在顶峰,才配得上对方的付出。
问题在于,谁能一直站在顶峰?
一得父亲对孩子有没有这种压迫感,我们已经不得而知。
但类似的关系在千万中式家庭中,太过常见。
电视剧《小欢喜》中,母亲宋倩和一得父亲就有着相似的背景。
同样是单亲家庭。
同样是为了孩子辞职。
甚至连照顾孩子的方式都如此相似:
一得父亲10年做菜不重样;
而宋倩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熬燕窝。
生活起居,无微不至。
连吃一顿饭,都要带着「提高英语认知」「增强记忆力」的强烈目的。
这样孩子就会感到幸福吗?
比起幸福快乐,更多地,恐怕是发自内心的压抑。
换来的,也只能是孩子想要逃离的愿望。
学习要领先,工作要领先,生活中的一切都要领先。
目标完成一个,永远还有下一个。
无法满足的,是家长的贪欲和私欲!
或许有人会说,像郎朗这样的钢琴名家,不也是父母逼迫出来的吗。
但是,郎朗只有一个。
奥斯卡获奖片《闪亮的风采》里,也记录了一位钢琴名家的练就历程。
同样,是父亲逼迫。
同样,是父亲倾其一生打造的优秀产品。
钢琴家最大的愿望,就是完成对父亲的承诺,弹出一首超高难度的「拉三」。
可是拉三弹成了,他也变成了疯子。
近20年来长期的重压,已经在他脑子紧紧崩成一根弦。
这一刻,终于得到了永远的放松。
令人唏嘘的是,他在精神病院里,远比在家中快乐一百倍。
三位家长,身份和所处年代不同,但唯有一点是相同的。
那就是,「孩子是父母的一切」。
这也正是常见的「为你好」教育模式。
而许多的家庭悲剧,也同样来源于此。
今天,鱼叔想在这里,为所有孩子说一句话。
孩子不是父母的一切。
父母也应当有自己的人生。
先把自己的人生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孩子终究是孩子,承担不起、也没必要承担家长未竟的心愿。
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孩子身上,往好听了说,是爱。
往不好听了说,就是一种最深的自私。
张一得去世后,父亲在一封公开信里写到:
「儿子一生中所有的决定,我都是无条件地尊重、认同、接受,包括这一次,他最后的这个决定。」
「我一直是非常尊重孩子的。」
一直到孩子生命结束,这位父亲所强调的,也是「我,我,我」。
更反复强调儿子的死是他的决定,而与自己无关。
他无条件尊重,但并不感到有愧。
而孩子内心究竟是怎样想的,惨剧究竟如何酿成。
无人知晓。
也可能,永远会飞的小精灵解说成为秘密。
这其实,也一句话道尽许多家长的本质:
在孩子身上,再活一次。
我相信老得对儿子的爱,是毫无保留的。
可孩子毕竟不是一具空壳。
他有自己的欲望,也有自己的目标。
孩子,从来不是谁的产品。
适当的松绑,才能让孩子活得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