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翻拍很容易走偏,除非各个方面能超越前者,否则定是天雷滚滚,看了最新版的潘金莲和她的男人们,让人些许有些不舒服。
首先,故事以《水浒传》为蓝本,挑选了武松传,挂的是武松的头衔,但是剧情呈现的潘金莲的恩怨情仇,武松只是在开头,中间,结尾,完成了电影名字,这也许是为了电影宣传而作地吧,毕竟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想要重新回归视野,必要的看点爆点当然要给足噱头。
其次,人物选角上,武松,打虎英雄,与哥哥相依为命,因为哥哥武大被杀,愤而杀了凶手,武松还是当年那个剧情下的武松,只是没有意气奋发的冲劲,多了一丝历经沧桑的老练。武大郎较以前版本少了木头与憨厚,多了一份精明,而这份精明却未能保全性命,让人还是有些唏嘘,再来看看,女主潘姐呢,以为是个令人惊艳的美人,最起码也得有风韵,结果,还是一股网红风格,粗眉寡淡,像极了村里笨手笨脚的翠花。面对这位并不出挑的大姐,武松不动心,观众可以相信,但是浪荡公子西门庆死缠烂打难免有些差强人意了。
再次,全剧的重点,潘姐的三段爱情戏码,与大郎,是形势所迫被家里的主母强行婚配所得,所以婚后,如花似玉的潘姐并不甘心就嫁给了矮矬的大郎,出轨成了她婚后的主要课题,就在此刻,她的英雄出现了,武松,一个梦幻一样的模范丈夫当场就让金莲一见倾心,隔三岔五地传递自己的爱慕之意,甚至不顾当下的“礼义廉耻”一身只扑叔叔,当然,三观超正的武松断然不能做越轨之事,于是离家奋斗自己的前程去了,心理失衡的潘姐越发要摆脱土包丈夫的阴影,于是半推半就地染上了西门大官人,大官人为了这个敲了自己额头的已婚妇人自然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据为己有,而这一切被大郎识破,情急之下,潘姐起了杀心。武松回家发现哥哥死得蹊跷,潘姐供认不讳,一怒之下结束了潘姐,至中国独立电影节此,潘姐短暂而又高光的生命走向了尽头。
对于这三段情,大郎是官配,西门大官人是临时抱佛脚,武松才是潘姐最动情的。特别喜欢柳萍老师舞台版的《武松杀嫂》把武松跟潘金莲的感情刻画得丝丝入扣,哪怕是最后的诀别,也让人相信,潘姐是深爱着二叔的。在电影中唯独缺失的是与武松决裂的戏份,让两个人只是完成故事进度就一带而过,最终潘姐也是在恐惧中被杀。
最后,看看角色的定位与注解:潘姐—一个敢于向命运叫板的人, 虽然被强制婚配,但她执着于追求爱情本身,可惜到最后还是为情所累,招来杀身之祸。
武松,三观正,事业有成,长相不拖后腿,似乎是小姑娘心中的偶像,可是在宋朝,整个是重文轻武。姑娘们争相婚配的可是挥毫泼墨的士大夫,一介武夫,顶多是个干活的,所以,武松也清楚这一点,全剧除了又兄弟情,其他都是一尘不染。
作为男配的西门大官人,一眼相中别人家的妻子,矛头绊脚石却只认武松,于是一路设陷让打虎英雄成了犯案囚徒,其实大可不必这么大费周章,如果大官人真的在乎潘姐,完全可以支持潘姐和离,然后在于心上人喜结连理,但是故事大框架发生了变动,改正起来也费事,当然也就没有主题血战狮子楼了,不管剧情如何安排,合乎逻辑才是要点。
电影不是烂片,最起码,故事线是完整的,每个配角也是到位的,各司其职,完成了剧情的推动,服化道也是良心制作,没有影楼风那么浮夸,满屏的历史厚重感,打戏也是突出,没有凹造型转圈圈,一拳一脚都是实力用劲。
虽然影片在视频网站发行,但是实力不输院线,看得出制作方还是为了影片花了一番功夫,我不反对把电影当作理财产品,从立项到模拟到成型再到成品上线,离不开产品经理的熬夜秃头,好的东西要推广,不到之处还是要改进,这样国产片才能真正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