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连办30多年从不卖票,那么多现场观众,到底是什么来头?

如今的春晚已经失去了过去那样十足的吸引力,但作为一年一度的晚会活动,每年在直播的时候还能吸引很多观众的目光。

台上的演员卖力表演,台下的观众用力鼓掌,这么多年看到这样的画面,有些观众不免要问:现场这些观众是怎么到现场的?需要买票吗?多少钱一张票?

今天我们就大概来说说,春晚观众的来头。

01

首先我们看看最早的春晚。1983年春晚横空出世,那时候的晚会和今天最大的不同在于,现场几乎没有普通观众,都是全国各个院团的知名演员,以及一些社会各界名流。

其实最早举办春晚的意思,就是请艺术名家们欢聚一堂,一起搞联欢,顺便愉悦电视机前的观众。没有想到的是,这台晚会赢得全国亿万观众的欢迎和肯定,在那之后它就持续办了下去,一直到现在,而且应该还会继续延续。

后来的春晚,由于观众越来越欢迎,导演组也想办得越来越好,规模也越来越大,现场的场地变得越来越大,也就需要邀请到更多人参加。

02

演员方面当然要更多邀请,但由于演员就算都坐在下面也占不满场地,就需要邀请更多观众参与。而且在这个时候,演员就需要保持一些神秘,基本不再像最早那样直接坐在台下看节目出节目。

最早坐在台下的观众,基本都是演员和广电系统职工的家属和朋友们。比如比较早期的春晚镜头上,就能看到后来成为金龟子的刘纯燕,那时候她还很小,坐在观众席一边笑一边鼓掌。

随着场地变得越来越大,后来干脆在偌大的1号大厅举办,现场需要的观众也就变得更多。

03

必须说明一点,所有观众进场,都不是买票进来的。这有点儿像电视台的很多节目,做节目不是办演出,一般来说都不收观众费用,而且这些节目还需要观众在现场呐喊助威,营造气氛,有些时候还会提供一些纪念品与盒饭,主要目的是把节目录好。

春晚更是如此,它是晚会不是盈利的工具,每年春晚都有那么多的贴片和植入广告,还有各种补贴,请演员也只是象征性付钱,所以节目组是不缺钱的。

什么东西不论钱来衡量,那就只能用关系来衡量了。大年三十在央视看春晚的观众,大部分还都是关系户,经过严格的多轮审查之后才能最终坐到现场。每年春晚的意义重大,这一点倒是可以理解。

04

说到春晚的观众常客,大概人们都不会忘记那个十多年在现场出现的微笑哥。他叫冉少平,曾经十几二十年在春晚准时出现,比很多大腕明星出现得还多。每次他都精神饱满,留着几乎不变的小分头,微笑地捧场地坐在比较突出的位置,很多时候还戴着红围脖,显得十分抢眼。

他是如何得到门票的呢?说起来最早还非常偶然。1999年大年三十他很想去看春晚,就溜达到央视西门,正好见到一个人拿着票。他演唱了一段《我的太阳》打动了对方,获得了一张赠票。

冉少平在现场被深深感染,从那之后看春晚成为他非常重要的事情,每年都通过结交春晚演员,从他们手里拿到赠票。于是他得以很多年连续出现在现场,也成为春晚的标志性面孔之一。

当然,除了这些观众,还有一部分观众是广告客户代表,比如汇源集团朱新礼和他的女儿,有一2019年8月份上映的最火电影年坐在观众席第一排,也显得很突出。

05

如今的春晚对观众吸引力没那么大,相信到春晚看演出这件事,对于很多人也不是什么执念了。

早年我到北京的时候,也想过现场看春晚这件事,但苦于找不到门道。但等后来结识了一些相关人员之后,去现场观看的欲望又消失了。看着一些不那么精彩的节目还要硬笑硬鼓掌,不这样的话万一被摄像机扫到就显得不捧场,那得多难受啊。

影视动态春晚晚会郑捕头文娱乐

有用 (274)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