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原型:最残忍的不是姐姐的冷血,而是她散不去的恨意

2013年,某网友在天涯论坛上,发布了一则“父母去世后,我把两岁的弟弟抱养了出去“的帖子。

帖子发布后,网友纷纷为弟弟叫屈,也怒斥姐姐的自私冷血,后来,这个帖子几经辗转,“姐姐”也作了一些修改。

帖子轰动了一阵,热度也就渐渐地消了下去,谁曾想,8年后的这几日,张子枫最新电影《我的姐姐》,会让观众的视线,重新拉回到了这个帖子上。

是的,2013年,论坛上的这个帖子上的故事,成了这部电影的原型。

不同的是,电影是真实故事的艺术化,带着许多美化升华的成分,更带着迎合大众价值观的成分。

事实上,原型故事,比电影残忍许多,原型姐姐的冷血和自私,是无数人抨击的论点,但更让人糟心的,是她心底深处散不去的恨意。

原型姐姐恨谁?

许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她恨的是那个不受期待的弟弟,但其实,她恨意的根源,是她的父母。

01、一个“合情合理恩断义绝”的由头

“留守儿童”,这样的一个名词,听着就自带辛酸感。

原型姐姐在她的帖子不止一次地提到,是弟弟的到来,破坏了她作为独生女的权益,打破了她和父母之间的平衡。

甚至,她说在这个弟弟到来之前,跟父母的拉锯战伤了心。

言语之间,似乎一切的过错,都是弟弟的到来造成的,可事实上,如果“留守儿童”这一点是真的,无疑,她早就在跟父母的感情上,有了很深的隔阂与裂痕。

“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父母过着二人世界,过年也不见得回一次……父亲有生之年跟她说的话不超过百句,家长会也没去……”。

就这样的家庭,和所谓幸福的“一家三口”相去甚远,更别提,按照原型姐姐的说法,父母还曾经因为父亲的婚外情闹过离婚。

这个家庭,早就是风雨飘摇,不堪一击了。

将家庭破碎的原因,归咎于一个当时还没出生的孩子身上,可悲又可笑。

整个帖子很长,通篇看下来,其实姐姐都在传达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她不愿跟父母有过多的牵扯,害怕赡养父母的责任,从儿子身上,转嫁到自己身上。

很多时候,我们不愿去想人性之恶。

她的童年记忆里,家庭这一块,从来就没完整过,父爱母爱,从一开始就是缺失的,谈何被破坏?

但原型姐姐的诸多表达互相矛盾,让我们不得不怀疑,一个跟父母没有相处,感情并不深的女孩,除了血缘,她跟父母之间的联系,还剩下什么?

是利益。

原型姐姐“很有骨气”的让父母在自己跟弟弟之间二选一,是选女儿,还是选儿子?

这等于是让父母选,让儿子养老,还是让女儿养老。

选儿子,那自己顺理成章的可以拍拍屁股走人。

这个选择题出现的时候,其实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她的母亲怀上二胎的时候,家里的两套房子早已经落到她的名下了。

所以,二胎,不过是给了她一个“合情合理”恩断义绝的由头。

02、潜意识里对弟弟的憎恶,是真的憎恶,还是嫉妒?

原型姐姐对弟弟的感觉,在她的话里,是“潜意识里的憎恶”,但其实,她的态度所表现出来的,恨意和嫉妒远比憎恶来得多。

从一开始,她对这个2岁弟弟的定义就是“据说父母是为了排解寂寞而生下的”。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这个弟弟就是父母的寄托,得到了父母更多的关注,这是她从小就没有的。

不然她不会对于父亲跟自己不亲近,不会对父亲没有参加家长会这些事耿耿于怀。

正因为这样,所以她绝情到底。

尚在学校,父母带着襁褓中的弟弟出现求和,她无动于衷;

工作后,面对父母追讨房子,换工作,换号码,避而不见,冷眼看着他们四处奔走;

父母死后,对2岁不到的弟弟漠然不理,任凭他哭闹不止。

试想想,一个2岁不到的孩子,饿了一天,穿着一个装满屎尿的纸尿裤,小屁股得闷成什么样儿?

哭了一天,声音得多撕心裂肺?

陌生人见到的孩子,尚且会上前抱一抱,哄一哄,而这位姐姐,就这么看着,甚至,就这么任由他被人踢皮球似的,踢来踢去。

说什么没有相处,没有有没有喜剧电影推荐感情,说什么他不受自己期待,害自己幸福的家庭破碎,其实都是假的。

真正的原因,不过是怕他成为自己的累赘;不过是嫉妒他得到了自己幼年时没得到的父爱母爱;不过是将对父母的恨意,转嫁到了这个弟弟身上。

几次磋磨,大家有了一个看似都满意的结果:送给别人抱养。

03、送给别人抱养,是对是错?

一个年轻女孩,刚刚走出社会,工作没有稳定,生活没有着落,虽然有2套房子在身,起点比许多人都高,但还没来得及享受大好人生的时候,突然多了个2岁孩子要抚养,确实容易让人迷茫。

尤其是这个孩子跟自己本身存在利益冲突和感情冲突的情况下,要说服自己牺牲许多去接受他,为他做什么,其实很难。

尤其是,带着这么一个年龄差距巨大的弟弟,走出去,闲言碎语也许会伴随着她的一生,对自己,对弟弟的成长也不好。

但就这么放手不管,也不合理。

所以,抱养给人家,也许两全的办法。

电影《我的姐姐》在这一点上的处理,其实是不错的,给弟弟找个好的家庭,让他在好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和养父母的疼爱下长大。

只不过,最后的反转,让整部电影原本明朗的情节,有了狗尾续貂的意思,反而尴尬。

可对比于电影,现实的那位原型姐姐,狠心许多。

她们那地方,抱养小孩的家庭很多,可选性很多。

姐姐虽然全程不参与,任由几个家里的长辈去挑选,可最后拍板选择的人,是她,她大可以周全一些,选择一个好一点的。

一来,弟弟可以从小在养父母的呵护下长大;二来,他也有比较好的教育环境资源,可以让他过得好一些;

三来,她既然有意卖掉房子离开,切割跟弟弟的一切关联,那么给弟弟留下些经济支援,是最合情合理,也不落人口实的。

可偏偏,她一样都不愿意让弟弟得到。

好的养父母,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成长环境,以及部分经济支援,她一样都不愿意给弟弟留下。

甚至可耻地认为,只有把他送到偏远落后,家庭环境差,教育资源条件差的地方去,才能彻底避免他长大后纠缠自己的可能。

不得不说,这走一步,看十步的功力很强,也足够冷漠。

如今几年过去,原型姐姐依旧庆幸自己这么做是对的,是好的,没有半分愧疚,听着亲戚提到的弟弟处境不好,她的心也没有一点动摇。

亲戚跟她之间的来往,剑拔弩张,弟弟,成了她永久解决掉的一个大麻烦。

送给别人抱养,是对彼此都好的选择,但狠心阻挠弟弟好的成长,却可耻至极。

结尾

有句话说:未经他人口,莫劝他人善。

我们确实不是她,没有她的经历,但就事论事,哪怕是一个普通人,面对陌生人的求助,都不会冷眼旁观,何况这个小孩,是她唯一最亲的血脉。

没有相处过,没有期待过他的到来,不是她这么冷血的理由,非要究根究底,无非是这个弟弟的到来,分掉了许多她认为应该自己独占的东西,例如财产,例如父母的情感。

电影资讯电影姐姐张子枫我的姐姐兮言小姐娱乐

有用 (445)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