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巩俐、周迅齐名却惨遭两个男人玩弄,死于25岁的中国影后:独立女性也难幸福?

25岁离世,她的死曾登上《纽约时报》头版头条,30万人自发吊唁的葬礼,被称为“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葬礼”。

这个曾经风华绝代,长久地霸占着中国银幕的女人,却在爱情里吃尽苦头:被勒索、利用、抛弃……

从她身上,你可以看到一个对于爱极度渴望的人,会将自己置于多危险的境地!爱情不是一种庇护,对于自身不够强大的人来说,爱情反而是一种风浪。

01

贫民女到电影皇后

阮玲玉出生于上海弄堂的一个贫穷之家,童年时期父亲早逝,阮玲玉的妈妈便去了一个富庶人家做帮佣。

虽然日子清苦,但阮玲玉母亲开明,她凑钱请东家老爷让女儿进入学堂读书识字——即便生活再苦,也要抓住一丝机会去改变女儿的命运。

从小学到初中,阮玲玉在崇德女子学校读书,周围尽是一群家境优渥的孩子,贫寒出身的阮玲玉不免敏感自卑,同时这个女孩又“天生丽质难自弃”,豆蔻年华的她生得明眸皓齿,娇艳可人。

之后的故事非常有戏剧性:张家的四公子张达民对风华正茂的阮玲玉展开了热烈追求:送礼物,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然而不出所料,身份悬殊的爱情遭到了所有人反对,张父一怒之下把阮玲玉母女赶出家门。

年轻气盛的张达民没有放弃爱人,而是瞒着父母为阮玲玉母女租下房子。

阮玲玉以为这就是爱情,眼前这个人几乎拥有一个孤单无助的少女所渴望的一切:财富、温柔、生活的自信和热情——她开始跟张达民同居,并退了学——这是阮玲玉做的第一个错误决定。

很快,这样一段貌似不离不弃的爱情就成了她生命中的灾难,也是阮玲玉一生梦魇的开始。

原来张达民的日常花费都是父母给钱,在父母相继去世后,他很快将家财挥霍殆尽,还染上赌博、吸鸦片的恶习,生活入不敷出,难以为继。

影视资料中:《阮玲玉》的阮玲玉和张达民

此时的阮玲玉不得不出来找工作补贴家用,她被朋友推荐给导演卜万苍出演一部电影。

人生的际遇有时带着冥冥注定的意味,无心插柳的导演发现,这个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羞涩姑娘非常有天赋,质朴自然的一颦一笑,别有一番感染力。

初入影坛,阮玲玉把丫头、女工、女学生、交际花、乞丐等角色演了个遍,总能轻松又细腻地表现人物内心。

1930年5月,《影戏杂志》举办“电影明星选举”,阮玲玉以最高票数当选第一名。

直到2010年,CNN评选“史上最伟大的亚洲演员”,大陆有三位女演员上榜:巩俐、周迅,还有一位就是阮玲玉。可以想到当年在上海滩,她也一定是盛极一时的顶级明星。

与名气大升相伴而来的,是纷至沓来的片约和上涨的片酬,阮玲玉从一名被接济的贫家女成了一个冉冉升起的明星。

导演费穆曾表示,在艺术追求方面,阮玲玉有极高的要求,但在生活中她比较悲观,经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是“做女人太苦”,“一个女人活过30岁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我算不算一个好人”……

这种对于女性身份的悲观和骨子里凄凉的宿命感,或许可以帮助她理解角色,为她的表演注入很多灵气,但对于解决现实问题来说,毫无用处。事业如日中天,感情却一塌糊涂的阮玲玉在被两个男人情感勒索时竟一筹莫展。

02

两个男人战争的牺牲品

与阮玲玉的投身工作相反,恋人张达民每天混迹赌场和歌舞厅,把自己家产挥霍完便跟阮玲玉要钱。

阮玲玉劝他自立起来,为他四处找工作,然而习惯靠着别人生活的张家少爷却死死抓紧阮玲玉这棵摇钱树不放。

很多女人遇到这种软饭硬吃的男人,想必是衣袖一挥大步走开,可阮玲玉似乎被张达民吃定了,甚至指望着张达民能改邪归正,浪子回头。

她还是太年轻,没有足够的阅历去分辨一个人的本性。张达民每次都在软磨硬泡中轻轻松松拿到钱,再或者就是恐吓威胁“你不要自以为是出了名的女明星,要你出丑很容易呢”——他懂得阮玲玉怕什么——虽然是大名鼎鼎的明星,却一直对外隐瞒自己是佣人女儿的出身,这种骨子里的自卑,让她害怕身份被公开。

在张达民看来,这个表面看起来风光的大明星,其实内心胆小得不堪一击,随便几句话就招架不住,此后便更加得寸进尺——阮玲玉软弱的结果,就是张达民的胃口被喂得越来越大,性格也更加嚣张跋扈。

被恐吓,被羞辱只换来没有底线地退让,顶着那样的风光,却活成委曲求全的小人正月电影排行榜前十名物。在经历了一次情伤之后,她不知反思,依旧将对爱的渴望全心投注在另一个男人身上。

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爆发,阮玲玉和许多当时的演艺界人士一起在香港躲避战火,在这里,她遇到了第二个改变她情感轨迹的男人——唐季珊。

如果说张达民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是吸噬她生命的寄生虫的话,那么唐季珊就是她的克星,他风流成性却冷漠自私,让阮玲玉彻底对爱失去希望。

唐季珊是民国时代富商,有名的“茶叶大王”,追求阮玲玉时,他早有妻室,然而阮玲玉似乎并不介意当个外室,在唐季珊全程温柔体贴的照顾中很快沦陷。

她满怀期待地奔向第二个男人的怀抱,祈求一个烟火人家的幸福光景,却一步步走向深渊。

跟唐季珊在一起很快招致了张达民的嫉妒,他公然耍起无赖,要求阮玲玉给予五千元赔偿金,勒索不成,张达民便向法院递交了一份状子,一告阮玲玉是他家保姆的女儿,住在张家时,曾偷东西给唐季珊;二告唐季珊有“妨碍家庭罪”。

为了避免自己名誉受损,唐季珊立即反诉张达民诬陷,要求阮玲玉登报声明“两人虽然同居但经济独立”。

一时间,阮玲玉成了两个男人斗争的牺牲品,张达民、唐季珊两个自私的男人,为了各自的名誉而不惜将阮玲玉推向丑闻的中心。

阮玲玉,再一次,选择了妥协。

她的姑息却带来了唐季珊的放纵。他在外面拈花惹草,与舞女相好。只可惜软弱的阮玲玉害怕失去唐季珊,深藏心中痛苦采取了容忍的态度,以致逐渐失眠,得了轻度抑郁。

唐季珊在上海的新闸路给阮玲玉买了一栋三层楼的小洋楼,这个小洋楼到如今都十分漂亮。然而这份贵重的礼物也成了阮玲玉的坟墓。

25岁那年,阮玲玉因为不堪媒体对其私生活的负面评价和唐季珊和张达民的勒索、冷漠,在万念俱灰下,服药自杀,只留下一张“人言可畏”的字条便撒手人寰。

据说,阮玲玉服药时,唐季珊就在她身边,为了掩人耳目,逃避责任,他不愿送阮玲玉去大医院,而是辗转几个小诊所,结果耽误了最佳抢救时机,一代巨星才香消玉殒。

03

死于爱情

在电影《新女性》中,阮玲玉饰演一位忍受生活疾苦和情感要挟的悲情人物。

大概是对于角色的遭遇感同身受,她很难从一场结尾的哭戏中抽离出来,拍摄结束后也依然无法平复情绪,哭得全身抽搐起来。导演蔡楚生便让工作人员退场,自己留下来默默陪伴着她。

蔡楚生的陪伴,让阮玲玉觉得像是抓住了又一个救命稻草。

她似乎对蔡楚生产生了情愫,并向蔡楚生求助过,想要他带自己远离这个是非之地,但当时已有家世的蔡楚生没有勇气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了无声地拒绝——那或许,就是压死阮玲玉的最后一根稻草。

阮玲玉的悲剧有她自身性格缺陷的原因,也是时代的局限使然。

民国时代女性独立还不是主流,更多人还是持传统观念,将女性的意义附着在家庭或一个男性身上,女性走出男性价值评判体系,实现内心的自由尚且还有很远的路。

1918年,胡适曾将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傀儡之家》翻译成《娜拉》发表,随后“娜拉出走之后”就变成了一种指向女性独立困境的话题,受到热议。有识之士认为女性掌握了职业技能,有了职业能力便能独立。

然而鲁迅则在《娜拉出走之后》尖锐地指出“只有妇女真正掌握了经济大权,参与了社会生活,不把自己局限在小家庭里,不把婚姻当成女人唯一的职业,才有可能真正获得‘解放’和‘自由’”——换句话说,经济能力只是“娜拉”们独立的第一步,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区别于家庭的社会主体也是女性觉醒的重要一部分。

阮玲玉进步于同时代女性的一点是,她有职业技能,有能力让自己生活得很好。然而经济能力并没有动摇阮玲玉骨子里的柔弱和顺从,她一次次用妥协和牺牲来换取爱人的满意。

或许,对于太年轻的阮玲玉来说,爱情不是幸事。

她曾说:“我太弱,我这个人经不起别人对我好。要是有人对我好,我也真会像疯了似的爱他!”张达民、唐季珊曾对阮玲玉好过,但两人的贪婪、冷漠、虚荣带给她的伤害更大。

爱情不是镜花水月,不是一种无奈生活中的精神图腾或者能拯救你于水火的救世主幻想,它一定会落到相互欣赏、陪伴、包容等日日的相处中:

让你每次想起来不自觉嘴角上扬的,是爱,让你满脸疲惫的不是;让你得到滋养的是爱,无止境消耗的不是;让你勇敢大步迈向未来的是爱,让你踌躇着对生活失去热情的,不是!当一段爱情带给自己的痛苦大于幸福时,就应该放手。

然而自幼丧父,从小跟着帮佣母亲寄人篱下的阮玲玉,一直经历着爱和安全感的双重匮乏,她急于想抓住一段关系,想抓住一个貌似一座大山的男人,哪怕这个人打着爱的幌子一次次伤害她。

张小娴说:

惟一能伤害我们的,不是男人或爱情,而是我们自己,女人却要等到风光的时候才明白这个道理,终于,她深深爱上的是那个曾经脆弱和天真的自己。

因为爱自己,才终于明白爱着别人或渴望别人来爱你,是多么疲累和容易受伤。惟有爱自己是永不会受伤的。

与其让别人掌控你的哀乐,不如过一种更踏实的,宠爱自己的生活:健康的身体,够用的收入,养心的爱好……他人皆过客,生活的方向本应由你自己掌握。

25岁的阮玲玉,或许还不明白这些,她只懂生命的美和易碎,却还没机会见识到生命的开阔和坚韧,便定格成一道青春的剪影。

祝福阮玲玉,你虽易碎却永生美丽。

电影资讯电影内地明星当红女星周迅巩俐阮玲玉果酱音乐娱乐

有用 (490)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