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从谁身上论起,小品进入了喜头悲尾的怪圈,甭管是什么综艺,甭管是什么喜剧人,喜剧人所带来的作品,结尾处一定是煽情的,或是家国天下,或是儿女私情,似乎这种煽情的结尾才是高级的!
高级与低级,都是相对而言,郭德纲也有过关于高雅和低俗的作品,在老郭看来,雅与俗并没有绝对的,人嘴里说出来的就是俗,但这里的俗是通俗,而不是低俗!
就拿当下热播的《金牌喜剧班》来说吧,尽管是央视综艺,尽管台下坐着陈佩斯、郭德纲这样级别的导师,作品还是难逃煽情的怪圈!
最新一期节目中,曹阳阳、谈元的《梨园旧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作品呢,有绝活展示,有包袱笑点,有情感升华,值得一提的是,情感升华处理得很棒,和之前铺垫的剧情息息相关,属于水到渠成的那种!
按理来说,这样的作品应该是得到导师们称赞的,如果拿到其他的综艺节目,比如《欢乐喜剧人》,不能夺冠也是高分,结果呢?三位导师都给予了差评!
英达是这么说的:我觉得这个作品本身,包括他们自己的发挥都是相当不错的,但是我看的心里边吧,这个感觉非常之悲怆
陈佩斯是这么说的:走错门了,你应该到金牌悲剧班去报名,二位情怀太重了,这种太重的情怀,到了作品当中就成了制约我们的东西了,会影响我们的喜剧表达!
郭德纲是这么说的:我觉得这个很简单,就和我们说相声似的,我也告诉他们,先学吃饭,再学养家,先学吃饭呢, 就是包袱得响,再学养家呢,就是到了一定程度,咱们这活得好了,得上品了,得思想性如何如何,但一上来咱们就思想性先强,它会影响这个节目的主体!
有人会问了,之前陈佩斯老师一直强调故事的延展性,希望学员们可以讲好故事,这个《梨园旧余罪的演员表事》呢,故事的延展性非常好,演员的演技、搞笑、包袱都是很不错的,为什么他在这个时候强调情怀呢?是不是有些吹毛求疵!
个人觉得呢,陈佩斯老师的观念从未改变过,那就是要求喜剧的纯粹性,从创作初心,到具体内容,再到主题,都是应该以搞笑为主,为初心,在他当红的那个年代,或者定义小品的时候,就是纯粹搞笑,纯粹让观众笑,而不是用什么煽情的手段去感染观众,让他们觉得作品高级!
不可否认,两位京剧演员能够带来这么好的作品,属实不容易了,但能者多劳,导师们自然希望他们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所以,希望在陈佩斯、郭德纲以及英达老师的带领之下,喜剧人可以早点走出“喜头悲尾”的误区,观众想要的只是笑,而不是哭,千万不要把自己所谓的高级强加到观众身上,如果网友们需要靠一档综艺节目或者一个小品来解决现实问题,那真的是出了大问题了!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