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方6亿转让投资份额,《封神三部曲》已成烫手山芋?

改编自网球运动员李娜自传的体育大片《独自·上场》,制片方欢喜传媒在2021年3月公开了一份保底发行协议。

欢喜传媒以6亿的价格出售影片发行权,不用等上映就先把钱给赚了。

不过签署这样的协议,外界便普遍认为,这是片方对自己片子不自信的体现。因为发行方的投入已经超过了3亿多的成本,到时候票房收入若能有利润,分成肯定占大部分,欢喜传媒是宁愿赚少,也不想去冒亏本的风险。

才过了一个月,另一部国产大片,另一家影视大企,也公布了降低投资风险的协议。

虽然也是先收回了6个亿的投资,但不同于欢喜传媒的保底模式,北京文化的《封神三部曲》只是转让了25%的投资份额,票房亏本的风险并未完全消除。

毕竟这是号称投资30亿,包括了3部电影的超级大项目,情况是不一样的。

欢喜传媒决定保底发行《独自·上场》,主要原因可能是《夺冠》没能成为爆款,体育题材的市场并未被打开。

那北京文化为何要转让《封神三部曲》的份额?

其中的原因在公告上已经写明了,分散投资风险、缓解流动资金压力。增加投资方是常规操作,特别是对于大片来说。而经历了2020年的半年停业,所有影企都需要回血,现金流紧张是在所难免的事。

也许这并不能直接证明《封神三部曲》已经成为了烫手山芋,但本片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恐怕也是北京文化想要降低风险的主要缘由。

①档期大片堆积,好莱坞开始复苏

看看五一档堆了多少国产电影,就知道今年的市场竞争是有多么惨烈。

由于2020年的许多片子都撤档延后,节日档期的市场空间变得越来越大,就出现了头部电影争得你死我活,腰部以下电影撑不起平日档期的局面。

《封神三部曲》原本的目标是去年暑期档,等到影院重新开业,没敢像《八佰》一样作为救市之作,也没有宣布进军春节档。

单部电影加上宣发差不多10亿的投资,按照成本三倍回本的常规计算方式,目标票房是30亿。

目前11部超30亿的国产片,除了《我和我的祖国》来自国庆档,其余9部不是春节就是暑期。

如果再等到2022年,就算票房赚了,资金回笼的时间也会拉长。那么,留给北京文化的选择,也只剩下今年的暑期档了。

来看看暑期档已经定档的片子。

7月初不用争,《1921》和《革命者》两部献礼片,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前后一到两周都不会有其他头部电影抢风头的了。

7月底有港片代表《怒火·重案》。

另外,《明日战记》也有可能会加入进来,进来的话就不会和《怒火·重案》正面冲突,大概就会定在8月中旬。甚至王晶的《新倚天屠龙记》也有可能空降。

8月初有国漫代表《雄狮少年》。

8月中张子枫的《盛夏未来》。

就算《封神三部曲》无惧任何主旋律之外的国产片,该怕的是其他对手,有一点也是不得不忌惮的,那就是好莱坞的复苏。

光是迪士尼,从5月到12月就有超过10部电影等着上映。

其中漫威的《黑寡妇》北美7月9日,巨石强森《丛林奇航》7月30日,瑞恩·雷诺兹《失控玩家》8月13日,有一两部同步进来,那都是不可忽视的竞争力。

尤其是这些好莱坞特效大片和《封神三部曲》的定位是有冲突的,正面硬碰,哪一边都没有十足的胜算。

然后还有华纳的《空中大灌篮2:新传奇》,派拉蒙的《特种部队:蛇眼起源》都在暑期上映,竞争力是没迪士尼的那么大,但任何的干扰和分流,对《封神三部曲》都是一种威胁。

②封神题材泛滥,观众容易审美疲劳

早几年也还好,关于封神的电影还没那么多。

如果是在2017年上映,那效果绝对是震撼的。

还正好有一部《封神传奇》来作为对比,以《封神三部曲》的制作班底,再怎么差,也是一个天一个地,口碑或许会因此被提高不少。

没想到仅仅几年过去,封神题材的作品是遍地开花。

特别是国漫,彩条屋《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40亿爆款,《姜子牙》接着破了10亿,追光又紧接着拿出一部口碑不错的《哪吒重生》,封神IP一下子火热了起来。

新剧版《封神演义》在2019年推出,还有网大的,什么《新封神之哪吒闹海》、《封神:刺杀苏妲己》等等,别以为口碑不好就没人看了,说不定特地找来看的,就是《封神三部曲》的目标人群。

那些拍的好的,会提高观众的要求,拍的差的,会降低主观心理预期,最可怕的是,都在讲大同小异的角色或故事,观众的审美疲劳来了,对于口碑和观影热情,都会有着重要影响。

③制作时间太长,市场变化太快

不仅是封神题材因为时间的变幻,而变得具有挑战性,而且奇幻类型片,在时间的影响下,在市场上也不可同日而语了。

《封神三部曲》在2014年立项启动,2016年进入筹备阶段,这时候的国产奇幻大片是怎么烂都可以赚钱的。

2014年《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破10亿;

2015年《捉妖记》、《寻龙诀》火热得不行;

2016年《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12亿,合拍的《长城》,再怎么有争议都11个亿。

等《封神三部曲》进入拍摄阶段,国产奇幻特效大片就开始因为口碑时代的来临而变得乏力。

《封神传奇》和《阿修罗》就是典型代表,两部电影的票房惨败,标志着光靠特效就能赚钱的时代结束。到2019年,这种类型片彻底消失在年度票房榜前十名。

很现实的情况是,奇幻特效大片,还不如奇幻喜剧吃香了。就在今年春节档,奇幻穿越喜剧《你好,李焕英》夺得票冠,而代表奇幻特效的《刺杀小说家》,则只有10亿票房,最多只能说是不好不坏。

《刺杀小说家》虽然也是筹备了多年,但绝不是那种很老套很过时的项目,其工业化水准还是国内顶尖。

就连如此新颖有创意的片子,都未能制霸市场,仍然只是单纯神话改编的《封神三部曲》,又能带给观众什么新鲜感呢?当然剧本存在争议也是未能爆发的原因,不能全怪市场。

也许乌尔善会说,这可是我们中国版的《指环王》啊。

可就算是《指环王》本尊来了,首部重映的票房也不见得特别好,余罪怎么没有了甚至还有不少观众打了差评。

《封神三部曲》若拍出接近《指环王》的水准,可喜可贺,但如今的观众却不一定会喜欢。试想大家对封神的故事都很熟悉,拆成三部电影,剧情是否会变得拖沓,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影响是会很大的。《指环王1》就因为文戏太多,不符合部分观众的爆米花预期,猫眼评分一度9分都到。

和《指环王》相比十万八千里,那就容易被比下去。所以宣传方面不拿《指环王》说事是最明智的。

唯有在剧本和创意(改编等多方面)都同时拿出惊艳效果,还有选一个好档期,《封神三部曲》的路才会走得稍微放心一些。

只不过难度,是有那么一点点大而已啦。

电影资讯电影春节北京市封神三部指环王欢喜传媒乌尔善8分电影

有用 (35)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