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娱乐圈评选出最让观众念念不忘的歌手,我想,榜单上一定会有王杰。无论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还是《不浪漫罪名》,即便在三十年之后,依旧无数歌迷心中无法取代的经典。
每一次听王杰唱歌,总会恍惚,到底他有过怎样的人生经历,才会将歌曲唱的如此的直击人心?到底是怎样的人生过往,才让他以“浪子”的名义称霸歌坛?
有关王杰的人生故事,还得从他不幸而又破碎的童年开始说起。
1962年,王杰出生于香港一个普通的演艺之家。他的父亲王侠(原名王振钊)是当时香港TVB的著名演员,母亲许玉是邵氏电影公司演员。
按理说,父母同为名人,王杰的童年应该在安然无忧中度过。可作为家中排行老三的孩子,幼时的王杰并没有过多感受到父母的疼爱。
在王杰的印象中,父亲和母亲一个比一个脾气暴躁,只要他们一调皮,结果肯定是少不了一顿打。
父亲还算“温柔”,再生气也只是拿皮鞋打人而已,对于王杰来说,母亲才是最恐怖存在,据王杰本人所说,儿时曾经有一次被母亲打到险些鼻血直流,一度不能呼吸,甚至还险些丧命。
而父母的感情又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不和,在王杰12岁那年,她的母亲参演了电影《金瓶双艳》,而这部电影也成为了王杰父母离婚的导火线。
1974年王杰的父母正式离婚,临走时,母亲只带了大哥,剩下的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以及王杰都扔给了父亲。
可王杰的父亲也不愿意拖着三个孩子过生活,于是12岁的王杰被送到了教会的寄宿学校,姐姐和妹妹也都有了“各自的归宿”。
没有了孩子们的束缚之后,王杰的父亲很快便开始了第二段婚姻。
对于父亲的迅速再婚,成年后的王杰是这样解释的“他一米八的个子,长得帅也风流,他身边的女人从来就没有断过,80岁了我父亲还是一样风流。”
父母都有了新的生活,所以直至成年,王杰都是一个人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
直到王杰辗转从台湾去到香港,以歌手身份出道后,他与家人的关系才有了一点缓和的迹象。
但这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金钱的吸引力罢了。
自从王杰成为了歌坛巨星后,她的母亲便把儿子当成了挥霍炫耀的摇钱树。
用王杰的话说就是“如果只是花我的钱,那她(母亲)怎么花我都无所谓。可她真正让我伤心的是她对我的态度。”
对于母亲嗜赌,王杰看得很淡,无非就是一次又一次填补母亲捅下的大窟窿,哪怕母亲私自变卖了他的好几栋别墅,王杰也依旧心甘情愿地继续为母亲的各种债务买单。
但直到某一次王杰与一位有权有势的亲戚因为债务问题发生了一次口头上的争执,当时王杰的母亲知道后,第一句对儿子说的话是“我告诉你王杰,如果他要你明天死,你绝对活不到后天。他要你死,你就要在他面前给我立刻死掉!”
面对母亲的教训,王杰直至如今都不愿意相信这是生育她的母亲说出的话。
那时,王杰只是淡淡地反问了一句母亲“哦,如果我死了谁养你们呢?”
“你死了之后,你的财产自然就是我的!”
任凭谁也很难相信,这会是一对亲生母子间的对话。
母亲和狠心与绝情,让王杰彻底斩断了与母亲之间的情分。而母亲的那番话,也成了多年来王杰一直耿耿于怀的心结。
所以即便这么多年过去了,王杰与母亲也再无往来,他曾在接受采访时有些无奈地说过“但凡儿时她对我有多一分钟的温暖,我也一定会顾念母子情分。”
相比母亲的绝情,王杰与父亲的关系在多年后有过缓和的迹象。
只是还没等他和父亲重拾回缺失的亲情,他的父亲便因胰脏癌去世了。而父亲去世时,王杰因为工作人在北京,所以没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也成为了王杰此生的遗憾。
除了亲情上的缺失,在感情方面,王杰也直言“我也不知道那些女人是爱我的人,还是爱我的钱。”
在王杰的一生中,他先后有过两段婚姻,第一任妻子生下女儿后,被王杰母亲逼走,从此再无联系;第二任妻子在婚后第三年,也选择离婚。
而因为离婚官司的失败,王杰在此后十年也不被允许探望儿子。所以这些年,王杰与儿子的关系也只是靠金钱维系。
后来,王杰断断续续交往过几任女朋友,可每一次她们得到车子或房子之后,这段关系也就差不多结束了。
也许是被伤的次数太多了,现在的王杰,已经不敢奢望爱情的发生了,因为在他看来,围绕在他身边的女人,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钱。
兜兜转转半生后,王杰也已经58岁了,现在他没有了父亲,与母亲断绝了往来,儿女也不在身边,除了钱,他真的“一无所有”了。
对普通人来说,也许有钱万事足,但对于王杰来说,显然,钱并不等于快乐。他曾说这辈子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可以一家人完完整整吃一顿团圆饭,可是活了大半辈子,他也没能实现这个小小的心愿。
“一家人,共患难”这是王杰心中对幸福最简单的理解。可是不管是他的童年还是他的现在,“一家人”都是他生活中最遥不可及的梦想。
即便是他有了一辈子也用不完的钱,可到头来,他也只是能用钱买来“短暂的幸福”,梦醒之后,偌大的屋里,还是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
回看王杰的这一生,他仿佛一直就是一个“流浪的小孩”,可是漂泊了大半生,他也没能找到可以停泊的港岸。
也许正如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所以,王杰的这一生,注定要为童年“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