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伴侣要看人生的最低处——这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因为杭州来女士被丈夫杀害的事件,这句曾经在奇葩说上引起关注的话再次被人们所讨论。

有人说,这句话是至理名言,可以使我们免受伤害。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看到一个人的最低处。

每个人其实都在很努力地隐藏着自己的最低处。

什么时候才是人的最低处?往往是他被激怒或者利益受损的时候。

生活中,你如果想发现对方的最低处,是需要一些机缘的,正好有那么一些事可以触发他的情绪,否则,你要去试探吗?如果你试探到他的最低处,而他的最低处超出了你的控制范围,那你岂不是自找麻烦?

往往当你发现一个人的最低处时,你可能就是受害者,没有人愿意随意让人看到自己的最低处,甚至于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最低处低到什么样子。

否则,哪会有那么多的激情犯罪?

这句话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但为什么突然之间这句话引发这么大的关注度?

大概是因为现在年轻人的择偶观过于侧重于物质,而忽略了对人品的考量。

我是七零后,我们那一代人在选择人生伴侣时,首先看重的是人品,其次是感觉,经济条件放在最后。

因为那时的贫富差距不是特别大,每个人的交际圈大概都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所以备选范围里的异性经济条件没有过大的悬殊(当然,一定有个例),普遍来说大体如此。

所以那时候的人更侧生于人品,物质条件是排在人品之后的。

现在择偶的标准,依旧看重人,但往往是在经济条件达标后再说人品。

过去流行一句话——穷没有根,而现在流行另一句一天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什么决定起跑线?无非是背景和资源。有很多女性将婚姻当作是人生的跳板,以求一步登天,通过婚姻缩短人生奋斗历程。

一个人的最低处从哪里体现?

是对待穷人的态度?是在公共场合的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公德? 还是在家里对父母的态度?亦或者是平时的涵养脾气?

你无法去探知,因为人性是复杂的。

我记得我看过几则新闻,一个捐助贫困生的女老板,其真实身份是强留他人卖淫场所的女老板;一个小偷,他会用自己非法所得去救助流浪者……这样的事情有很多。

人性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得多。

我认识的一位老人,从年轻时开始收养弃儿,总共收养了13个孩子,有的帮他们找到了领养家庭,身体有残疾的他自己养大,上过报纸电视,他在人们心目中就是一个善良博爱的人,我也保持这样的认知长达十多年。这应该是他的最高点不是么?他平时和颜悦色,人也非常好,谁也认为他是一个非常高尚的人。

但是就在前不久,他的盲女女婿跟我聊起他的一生(现在已经七十八岁高龄)时说,他自己本来有老婆孩子,但是因为婚外情,他抛妻弃子从外地来到内蒙,从三十多岁至今的四十年里,他没有管过他的老婆孩子,现在他老了,想起自己的亲生子女,但是三个孩子没有人愿意认他。

他的最高点在哪里?他的最低点又在哪里?

你很难去评说,我认识这位老人十多年,周围的邻居也不知道他以前的事。

你又如何去发现他的最低点?

人性多半是善与恶的交织体,在我们的身体里同时住着天使和魔鬼,我们体现出来的人品,实际上就是善与恶博弈的结果。

但这个结果不是一次性的,是在不同事件不同时段下所呈现出来的结果。

人性,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

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最低处在哪里,你又如何判定别人的最低处?

因为真正的最低处,你很难看到。等你看到时,或许你已无法幸免。

例如家暴,是生活中最常见到的最低处,你遇到了只能离开,但往往因为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即使遭遇了家暴,依然得继续维持家庭。

我记得我的一位同学在年轻时曾经说过,她将来嫁人了如果对方有家暴行为,她一刻也不跟对方过。

你能看到的最低处往旆不是最低处。一个人的最低处和他所遇到的人和事有直接关系。

综合去看待一个人,而不是只看他的最低处,因为你无法看到一个人的最低处。

影视资讯小婷撩娱娱乐

有用 (180)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