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曾经春晚的“小品王”,几十年来为无数人带去了欢声笑语。可是,在2013年他宣布正式退出春晚舞台,也因此让很多人失望。
赵本山,1957年出生在辽宁省开原市,他的才华有目共睹。同时,还是喜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东北二人转教授,那资历是响当当的。
一直以来,赵本山的小品都非常接地气。他的故事背景不是金字塔尖,而社会的最底层,反映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因此备受大众的喜欢。
曾经坊间甚至有流传:春晚只看赵本山,有很多人对春晚的关注度也低了。由此可见,赵本山在春晚上的面子有多大。
而自从参演春晚以来,一共获得了16次一等奖,5次二等奖,名副其实是的小品王。既然如此,他为何又要退出春晚呢?
在与崔永元的一次采访中,赵本山曾经说到:“脑子里下了十几个支架,一激动就容易头疼,表演前得服用救心丸,表演结束后血压都到170了。”
众所周知,春晚采用的是“直播”方式,而不是所谓的“录播”。一旦出错那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面临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
2010年左右的时候,赵本山的身体状况就不怎么好了,甚至还得过“动脉瘤”病症。春晚高强度的身体压力、心理压力自然是很难吃得消,退出春晚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理由就是:“那些年挖的坑太大了,很难填平,”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我们都知道,赵本山的作品都是“系列性”的,比如《日子》和《月子》,《卖拐》、《卖车》、《功夫》等。因为这些小品太过经典了,经典到赵本山都认为难以超越。
当别人对你的小品寄予太大的厚望时,你的作品却无法超越前者,似乎会让很多的观众失望。
据悉,在2013年蛇年的时候,赵本山已经准备好了小品上春晚。可是,比较之下根本就不够好,所以才果断放弃央视春晚,转而给了辽宁卫视等。
赵本山对于小品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年轻时期创作的小品“水平太高”、“太超前”,以至于无法更进一步,既然如此还不如退出呢。
在一次采访中,他就说:那些年,给自己挖的坑有点大,无法填补、无法逾越。
的确,对于一个人的期望,从低到高的变化会是一种惊喜。可是,从高到低的变化就是一种失望了。
比如当年小沈阳的《不差钱》,多么经典的一个小品。然而,后来的《就差钱》水平低了不少,网友对他的评价也不是那么高了。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惯性思维”。
虽然赵本山退出了春晚的舞台,但是她的作品却依旧不断,赵家班的成绩有目共睹。
一部《乡村爱情》足以傲视群雄,况且还培养出了那么多出色的弟子,比如:小沈阳、宋小宝等。将“喜剧”的机会留给更多的年轻人,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赵本山之后,在如今的娱乐圈,你认为谁能够和他比肩呢?沈腾、贾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