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六一儿童节。
网络上一派喜气洋洋的氛围。
大朋友们过起节来可比小朋友们更带劲。
不过,有多少人知道「国际六一儿童节」的由来吗?
事实上,这是个悲伤的日子。
是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全村88民儿童被纳粹用毒气杀害)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
设立该节日的目的,是为了重视保障全世界儿童的权益。
作为弱势群体,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成为被侵犯、被伤害的对象。
六一,并不容易。
玩的闹的大家这一天应该都开心得差不多了,鱼叔想聊点别的——
《头痛欲裂》
Kopfplatzen
这是一部德国电影。
男主角由马克思·雷迈特出演。
他从14岁开始便开始演戏,喜欢诠释不同类型的角色,戏路相当广。
有《超感猎杀》系列中德国分会场的Wolfgang。
扛起火箭筒的表情那叫一个从容。
有同性爱情电影《自由坠落》中的Kay。
靠硬汉的身子、绵羊的表情俘获了不少影迷的心。
在《希特勒的男孩》中,他与汤姆·希林两大美少年同台搭戏,不知养活了多少B站混剪阿婆主。
这次,他再度挑战自我。
在电影中饰演一名恋童癖。
马库斯,众人眼里的优良青年。
工作稳定、长相帅气、性格沉稳,吸引了不少女青年的目光。
但每每面对女性同事的邀约,他总是以各种理由回绝。
因为,他对成年人根本不感兴趣。
他非常喜欢小孩子,到了超越普通情感的程度。
在家看电视时,如果画面中出现小男孩,他会拿相机拍下来。
去游泳时,看到水中裸露的孩子,也会躲在角落偷偷留下影像。
坐车的时候,看到两个小男孩在面前说笑。
会忍不住用余光打量。
之后甚至会尾随下车,跟到他们家附近才不舍地离开。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马库斯特别恶心?
事实上,那个最恶心他的人,是他自己。
他觉得自己肮脏变态透了。
当无法抑制自己的目光和想法时,他会在洗手间中深呼吸,努力挤走脑海中的「脏东西」。
拜访姐姐时,外甥开心地迎上前给他拥抱。
他突然挣脱外甥的怀抱,到无人的房间中,绝望地用头抵着门说:
「这他妈的糟透了。」
当马库斯帮邻居家小朋友洗澡、涂抹沐浴露时,他不自觉地沉浸到抚摸男孩身体的快感之中。
接着大梦初醒,慌忙地离开。
特殊的癖好啃噬着他的心智,占据了他所有的午夜梦回与遐想时间。
有一天,对门搬来了新邻居,恰好是一名带着孩子的单身母亲。
这对于马库斯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小男孩名叫亚瑟。
亚瑟的妈妈晚上要去参加聚会,不放心儿子一人在家,便委托马库斯代为照顾。
最开始两人保持着一定距离。
隔着桌子玩国际象棋。
后来亚瑟困了,马库斯为他读海盗故事。
亚瑟本来在沙发另一头,听着听着便凑近了马库斯。
或许是自幼缺失父爱,亚瑟抬起那个正在为自己讲故事的男人的胳膊,钻到了他的怀里。
慢慢地闭上了眼睛,陷入熟睡。
马库斯看着怀中的小男孩,放下故事书。
一只手隔着空气,情不自禁地在亚瑟身上游离。
后来,亚瑟开始依赖像父亲一样的马库斯。
两人一起骑自行车。
一起打水漂。
一起在球场上耍闹。
亚瑟喜欢上了马库斯,是对父亲一样的喜欢。
马库斯喜欢上了亚瑟,是掺杂着情欲的喜欢。
他意识到自己的「爱意」之后,明白必须尽快离开。
若是再继续下去,两人关系会越来越亲密。
一旦欲望压过理智,便会酿成不可饶恕的错误。
在离开之前,马库斯带亚瑟去游泳,他们玩的很开心。
他看着面前浑身挂着水珠、叼着冰棒的小男孩,拿出了相机。
亚瑟很乐意摆姿势给他拍,尽管有些不自然。
马库斯小心地提醒他:
「这是我们的秘密,不要告诉你妈妈。」
但照片还是被亚瑟妈妈发现了。
她在暗房里看到了冲洗过后还未晾干的儿子的照片。
接着又发现了满满两抽屉的照片,主角无一不是儿童。
「你让我恶心。」
这是她的评价。
马库斯无力地解释,但已经不奢望任何人理解。
他自杀了,未遂。
没能杀掉那个「恶心」的自己。
姐姐去医院探望他,平静地对面前刚死过一次的人说:
「我们的父母为你感到羞愧。」
「我不希望你再同我们联系了。」
出院之后马库斯回到家。
烧了所有的照片,删除了电脑中所有文件。
好好地把家收拾了一下。
最后换上正装,一脸沉重地坐在床上。
床头柜上放着一杯水,和一堆药片。
电影到这里戛然而止。
马库斯是个恋童癖,这点毋庸置疑。
但他十恶不赦吗?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
一、他从来没有直接伤害过任何儿童。
二、他从来没有购买过儿童色情视频、间接鼓励犯罪行为。
三、他未曾放弃过跟自己体内的欲望斗争。
马库斯也曾试图求助。
第一次对医生说出自己癖好的时候,想让他救救自己。
结果医生直接背过身去,语气冷硬地让他离开了。
在大多数人眼里,恋童癖是原罪。
即使他没有犯罪,脑子里那些龌龊想法也不可饶恕。
但这对于那些无端被心理障碍折磨的无害的人是不公平的。
恋童者,不等于性侵儿童者。
恋童癖肇因尚不明确,病程持续终生。
作为一种病理性性偏好,目前尚无任何证据证明其能够被治愈。
马库斯再次救助心理医生时,医生告诉他:
「你的倾向不是你的错。」
但这种倾向不会消失,会伴随人的一生。
大多数的治疗方案,都侧重于帮助恋童者避免就他们的欲望采取任何行动。
只能降低他们的易感性。
医生对马库斯说:
「这是你的命运,你我都不能改变这一点。」
马库斯不能忍受继续被这种「命运」践踏,选择了自杀。
豆瓣有人评价道:
「这是我第一次同情一个恋童癖。」
你可以说,这是一部给恋童癖「洗白」的电影。
但洗的是那些无害的恋童者,绝不是「鲍毓明」们。
《女性瘾者:第二部》中有过对于「恋童癖」的讨论。
被性瘾折磨的女主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观点,「没有伤害过孩子的恋童癖是值得赞扬的」。
因为他们终其一生都在与人最强烈的生物本能作斗争。
以自己与生俱来的性欲为耻,永远在羞愧的阴影中生存。
有些恋童者同样是受害「人」,有些则是「禽兽」。
马库斯是前者。
他是不幸的,但这种不幸也使他成为一颗定时炸弹。
即使他现阶段坚决不迈过红线,却不能保证自己始终会是一枚哑弹。
这种不确定性让他选择自杀。
再次强调,任何恋童导致侵害儿童的行为,都是罪不可恕。
「鲍毓明们」「许豪杰们」没有任何可以洗白的余地。
但恋童本身并不是一种罪。
这是一种病,需要治疗。
犯罪者永不该逃脱法律与道德的制裁。
但无辜的人,也不应只因命运作弄到他们身上的标签而被万劫不覆。
与此同时。
我们也不能奢求所有的恋童癖都依靠崇高的道德进行永远的自我约束。
医疗的介入,社会的关心,去加固理智与欲望之间间紧绷的弦。
尽可能地避免它崩断,作出伤害行为。
影片中,亚瑟的母亲经常长时间地留孩子跟男主角单独相处。
即便是发现男主的性偏好后,也只是强行隔离,而没有去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远离那个叔叔」。
亚瑟算是幸运的,遇上的是可以坚守住底线的马库斯;
那如果他遇上的是「鲍毓明」呢?
教育孩子分辨性骚扰、性侵犯,进行主动的防范和保护,是明明不可或缺却往往严重欠缺的一环。
在儿童节这个特别的日子。
给孩子买完礼物之后,不妨深入地聊一聊。
告诉他们该如何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