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片的NO.1,只能是它

如果要选择一部最能代表歌舞片这一类型的电影,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把票投给《雨中曲》。许多优秀的歌舞片在多年后回头去看,多少显得有几分褪色,不再符合新时代观众的审美癖好。但《雨中曲》却属于历久弥新的少数,经得起恒常的时间考验,总能焕发出新的光彩。

片中吉恩·凯利精心设计的那场雨中独舞,已经成为歌舞片最有代表性的片段,提及歌舞片,人们往往第一时间浮现出凯利拿着雨伞,一边在雨中漫步嬉戏,一边欢唱着《Singin' in the Rain》的情景。

这场戏不但充分展示了凯利动人的歌喉与舞艺,而且恰到好处地渲染了当时凯利饰演的主人公获得创作灵感之后欣喜若狂的心境,将美妙的歌舞与影片的剧情天衣无缝地衔接起来。

而凯利吟唱的这支曲子,日后也成为电影人反复模仿和致敬的对象(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可能当属库布里克执导的《发条橙子》里的马尔科姆·麦克道维尔一边唱着这首歌,一边疯狂施暴的场面)。

凯利在片中编排的舞蹈精妙且富有新意。影片总共有十场歌舞表演,却各有风格,形式不一。除了刚刚提及的以凯利的明星效应带动的个人独舞外,还安排了几场由配角表演的幽默歌舞。

这些歌舞段落大多轻松诙谐,甚至带有几分滑稽色彩,时间也往往不长,却起到了微妙的起承转合作用,让前后戏份的衔接显得自然流畅又不失看点。还有一类则是米高梅典型豪华大型歌舞场面,银幕上美女如云、玉腿纷呈,布景宏大华美、服饰五彩缤纷。

而且,这些宏大的歌舞段落也不再像过往那样生硬地插入,而是采用“戏中戏”的形式,以主角唐·洛克伍德像制片厂畅谈自己对未来新片的构想这一方式来描绘。

除了以上种种,《雨中曲》总是令人觉得饶有兴味的一点还在于,它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它的故事反映的正是当年好莱坞从默片向有声电影过渡时期发生的种种轶事。

影片不但高度还原了那一段电影史,而且把这些轶事都巧妙地编排进一个戏剧性的喜剧爱情故事中,让整部影片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对自己的过去轻轻嘲弄的幽默笑话。

本片真实地反映了有声片产生前后好莱坞的氛围,并且加以对比,像洛克伍德这样的默片明星过去是人们眼中的完美偶像,但随着有声片的到来却开始被质疑为只是银幕上虚幻的影子。

声音这一新鲜元素对电影业的冲击,通过一件件具体的小事被展现出来。例如洛克伍德在拍摄电影时,为了避免同期录音时录下其它无用的声音,将摄影机搁在了隔音室里,导致摄影机完全不能运动,失去了推拉摇移等各种手段。

当演员和摄影机好不容易准备就绪,开始真正的表演时,却发现之前的一段连半句台词也没能录下来,因为录音用的麦克风被藏在了演员旁边的花丛中,但还是距离过远,最后只能将麦克风藏在演员的衣襟内,才能顺利录音。

可是事后,录音设备中又传来“咚咚”一般的敲鼓声,包括导演在内的所有人顿时傻眼,半天才反应过来原来这又是因为麦克风离演员的心脏太近,录下了心跳的声音。最后只能将麦克风缝在演员的坎肩里,但演员在表演时容易忘记这一点,没有时刻对着麦克风的一边说话,致使录下来的台词时断时续。麦克风的问题好不容易终于解决之后,拍摄过程中制片人突然闯入,被脚下密密麻麻的电线绊住,随手一扯,结果将连着电线的演员都掀翻在地。

这种种的尴尬与滑稽,在当年的好莱坞都是每天在片场发生的真实事件。看过《雨中曲》的观众,对于有声片初期的繁琐与折磨都会有一个直观清晰的认知。

在当时,像洛克这样能够为以上种种烦扰苦恼的人还算是幸运的,因为还有一大批曾经的默片巨星,像片中的琳娜那样,由于自己天生的嗓音不够优美,而被有声片迅速地淘汰。

琳娜在片中想了一个见不得人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找一位嗓音优美但没有名气的女孩凯西在幕后为她发音,她只负责做表演的动作与神态(类似我们现在熟知的“假唱”)。

这一投机取巧的办法勉强能够应对当时的状况,怎奈受人恩惠的琳娜(琳娜的风光无限一大半都是凯西那迷人的嗓音所起的作用)又傲慢自负不懂得尊重他人,最终被自己的伙伴抛弃,凯西在帷幕拉起后站在了观众面前——一个真正的明星就此诞生。

事实上,当年的许多好莱坞默片连琳娜的际遇都没有,他们可没法找到一个像凯西那样的替身来代自己说话。

例如,同属默片时代巨星的葛丽泰·嘉宝和约翰·吉尔伯特(他是嘉宝多年的事业伙伴,也曾是她的爱人),嘉宝在银幕上说话迎来的是观众的一片欢呼雀跃,而吉尔伯特则被认为最好闭嘴。因为自己难听的嗓音,一大批如吉尔伯特一样的昔日巨星被淘汰和遗忘。

几十年来,观看《雨中曲》是最亲近电影的体验之一,它将电影最真实可爱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它本身也如此活泼可爱。无数后来的歌舞片以自己的方式向它表示敬意,在歌舞类型里,它是永恒的王者。

影视资讯时间的幻娱乐

有用 (477)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