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本、韩国这些亚洲国家,都在声援美国黑人被警察暴力执法的游行示威时,毫无疑问,这一自60年代以来,美国声势最为浩大的黑人种族平权运动,成了新冠疫情之外,最重大的时代事件。
黑人在美国社会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为什么时至今日,他们依然遭遇不公对待?黑人导演斯派克·李的《为所应为》一片,在如今的语境下,给予我们新的启示。
在本片最后,一场混乱的暴力争斗引来了白人警察。不幸的是,这些白人警察只顾用警棍钳住黑人小伙的四肢,不让他动弹,丝毫不给他喘息的机会。最终,在三名白人警察强硬的暴力执法下,这位黑人小伙和明尼苏达州的弗洛伊德一样,死于窒息。
影像和现实惊人相似,但《为所应为》这部电影并非是在单纯地讨伐白人警察,而是将黑人社区中复杂的生态,以及他们自身的劣根性同时揭露,这对于一位黑人导演来说,是需要足够勇气的。
有人甚至将本片评价为黑人种族版的《鬼子来了》,的确所言非虚,在这部电影中,我们既看到了贫穷对于黑人的折磨与异化,也看到了这一异化造成的不同种族之间的攻伐。
躁动影像,不安的黑人社区在本片的片头,斯派克·李便饶有趣味地让一位不断变装的女性,时而跳着张力十足的舞蹈,时而穿着拳击装备,挥舞着拳头。
躁动,是这部电影在影像上最明显的特征。这种躁动,既体现在色彩,也作用于镜头,更蒸腾于气氛。
色彩的躁动在于,全片在笼罩上一层白炽化的红色和黄色的同时,让场面在调色盘中不断碰撞。街区电台DJ的工作室以暗红色的炙烤触感出现。
“市长”的卧室以昏黄的消沉感而浮现。
结巴男身后的街道,则是赭红色的呛眼视觉感。
三个整日瞎侃的大叔背后,直接以整块鲜红色的墙面乍现在我们面前。
浓烈,沸腾,张扬,这些暖色调画面的堆积叠加,形成了躁动的色彩搭配,它们既指向天气层面的炎热,也暗示着人心深处的不安。所以,斯派克·李一直在为片中人物找寻清凉的发泄口,这也是本片一直按捺住的隐线。
在26分时,几个黑人小伙打开了消防水栓,朝着大街上呲着一股股水花。这是斯帕克·李安排的第一次发泄口,而且属于生理性层面。因为此时,街区上所有人的矛盾冲突,尚处于轻微阶段,人们只是将潜意识中的躁动不安,连同生理上的燥热难耐,一同付诸清凉水流的激爽。
而等到47分时,不管是意大利裔和黑人之间,还是西班牙裔和黑人之间,亦或者韩国裔和黑人之间,甚至黑人内部之间的矛盾不满开始激化。他们心理层面的躁动,不可能被生理上的清凉降温。
斯帕克·李此时“打破第四堵墙”,让黑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和韩国人,分别朝着镜头,暴露心中最强烈的愤怒情绪。撕开影像的面纱,让虚构人物打破平衡点,暴躁的情绪因暴力的影像而得以有效表达。
此后,这种躁动再次被斯帕克·李压制,一直到影片最后的午夜暴乱才得以宣泄。三次情绪倾泻,伴随着的是始终存在的构图倾斜。录音小伙拉希姆首次出现时,画面便以45度倾斜角度掠下他的面庞。
主角穆克的母亲,也常常坐在窗口,被镜头倾斜摄入。
在高潮桥段,眼镜男贝吉带着结巴男和拉希姆出现在赛尔店铺时,同样被摄影机以仰拍倾斜的角度所呈现。
当这些不同族裔、不同群体的人各自为政,以偏激狭隘的视角看待对方时,心平气和对于他们来说,压根不可能实现。于是斯派克·李让这些不同肤色的人物,带有威胁性地在倾斜画面中出现。
然而,固定的倾斜镜头只会显示人物心态的偏狭,不会延展出他们急躁的偏狭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急缓程度。于是,运镜上的急推运动让色彩、天气、画面活络为一体,形成闭路,让我们看到这些内心龇牙咧嘴,巴不得将对方生吞活剥的人,将以怎样的视觉效果出现在我们面前。
“打破第四堵墙”桥段中,每个人面对镜头倾泻愤怒时,镜头猛推过去。
贝吉煽动拉希姆一起反对赛尔的店铺时,镜头朝着那架录音机急推而行。
这些急推镜头,让片中的愤怒有迹可循。单纯用脏话表达出来的愤怒,只是无能导演的苍白修辞,而以镜头语言让这些角色或者象征物,被急推镜头瞬间压迫,这是斯派克·李的生猛和艺术直觉。他想让我们如同乘坐过山车一般,与这些躁动不安的人物共情,找寻黑人群体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躁动根源。
声音立场,种族间的攻伐如果有人忍受不了这部黑人电影,我认为这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得了聒噪不安的街区环境,以及拉丁舞曲、钢琴曲、蓝调、黑人说唱、hip-pop等各类音乐的交织。
斯派克·李不在乎观众的观影舒适度。正如你如果是为了观看一部动作流畅,娱乐性强的特工片,大可以选择《碟中谍》系列,而不应该选择《谍影重重》的第二部和第三部。
因为斯派克·李和保罗·格林格拉斯一样,他们都是注重临场体验的导演,只不过,格林格拉斯用的是手持摄影加跳切剪辑,而斯派克·李则使用布鲁克林街区写实的声音处理。
和影像空间不同,声音本身带有侵略性。空间是一种确定性的存在,一旦发生侵略,必定是人为的强行占有。但声音不同,它不需要人类物质性的介入,一旦某个人扭动调节声音大小的开关,便可以对另一空间的人群进行无形地侵犯。
噪音,不单单是公共道德这么简单,在《为所应为》这部电影中,它更意味着不同种族之间隐性的侵犯。在正片的第一个镜头中,是塞缪尔·杰克逊饰演的电台DJ,用独属于他的频道向众人“布道”,尽管这些“布道”只是随口喊大家起床,或者让大家保持克制,停止泄愤。
如果从剧情上来看,这一DJ角色,并没有实质性地介入到主线故事中,他其实是片中唯一一个没有走出房间,来到街道的人物。但是,他却拥有最广阔的声音权力。而让自己的声音被他人听见,且必须听着的权力,是《为所应为》最为核心的论题之一。
这从片中几个非常明显的对话冲突中可以看出。比如西班牙裔小帮派非要和拉希姆一争高下,前者想要用录音机大声播放舞曲,而后者则要播放黑人音乐。
在和西班牙裔帮派争执失败之后,拉希姆又到赛尔的披萨店里找存在感,非要在店内播放他那音量极大的黑人说唱,而遭到赛尔的斥责。
贝吉在被一个白人无意间弄脏鞋子后,他同样抓住这位白人男子,非得让他道歉,而且一直强调这是黑人聚集区,让他滚蛋。很明显,贝吉知道他并没有权力让白人男子离开,但他在一众黑人兄弟的簇拥下,可以朝着白人男子大声责骂和训斥。
令其他人必须听着自己的音乐,或者顺从自己的命令和意见,这是黑人区最直接、也最不可闪躲的权力欲望。每个人都自以为是,每个人都不放过说教和控制的机会,因为每个人都害怕丢失自己的属性和话语权。皮诺对维托暴力以对,让他听自己的,而不是和黑人为伍。
穆克对妹妹勒令警告,让她远离赛尔,怕她受到老板的性骚扰。
一位儿子被“市长”拯救的母亲,却对“市长”的劝告嗤之以鼻,坚持认为自己的为母之道不需其他人来干涉。
贝吉对赛尔指手画脚,让他必须在店内挂上黑人照片,因为赛尔是在黑人区经营餐厅。
看似众声喧哗,实则意志归一。声音成为斯派克·李的妙笔,他将黑人的聒噪本性原始展露,而不赋之臧否;他将黑人的权力欲望洞藏全篇,而不外露分毫;他将黑人的无奈恐惧遮掩覆盖,而不自怨自艾;他更将黑人的愚昧盲目肆意展露,而不私心掩埋。
由此,声音既成为无心听取黑人哀歌的观众的膈应处,同时也是有心摩挲黑人软肋的影迷的关节点。
群像日常,突如其来的暴乱?在DJ朝着麦克风说着“醒来!醒来!”时,镜头从录音室逐渐上升,俯瞰这条黑人聚集区街道,随后,我们又跟着镜头瞭望穆克、“市长”、结巴男和赛尔一家等群像。这并不是一部主线故事突出的影片,甚至可以说,《为所应为》并没有主线,它只是一部在用镜头记录纽约布鲁克林区一天中,居民日常生活的影片。散点透视,让我们像是茫然无目的地与这些黑人们肩并肩,感受这方土地的热气和不安。
可当看完电影后,我们又分明能缕清《为所应为》那根隐藏的主线脉络。即围绕赛尔披萨店的矛盾。
先是贝吉在店内看到墙上全是白人照片,感到不满,非得要求赛尔也挂上黑人照片,于是两人发生矛盾。之后,拉希姆在赛尔的店内播放音量巨大的黑人音乐,让赛尔非常恼火。
接着,便是结巴男在向赛尔贩卖黑人照片时,与赛尔的大儿子皮诺发生争执,后者对结巴男粗鲁相待。
在这三件事接连发生之后,他们才最终组成“联盟”,在午夜来到赛尔的店内声讨。但这条时隐时现的线索,并没有如同一般剧情片那样,用焦点清晰、人物集中的方式强力推动主线故事的发展。
比如前段时间,同样讲述警察对黑人暴力执法的法国电影《悲惨世界》,便一直围绕三名巴黎警察如何处理黑人纷争,如何暴力伤害黑人儿童,以及如何销毁证物这一系列过程进行叙事。
《为所应为》并非如此,在贝吉和赛尔发生冲突前后,影片不是在铺垫这一冲突的由来,也没有对后事多加描述。它在让穆克、赛尔、贝吉、拉希姆和结巴男这些主角们,处理各自的日常琐事,而这些琐事同样充满着张力十足的冲突和潜伏的暴力对抗。比如贝吉和弄脏他鞋子的白人男孩。
一伙黑人少年用消防栓消暑,令一名白人的轿车被打湿,进而引起警方介入。或者拉希姆和韩国裔商店老板的语言冲突,“市长”和一帮黑人少年之间的争执。
这些火花四射,能分分钟点燃的“战火”,丝毫不比赛尔披萨店的几桩争执要弱。斯派克·李在此狡猾地让观众的注意力从主线故事中分散,不断转移到其他随时发生的潜在暴力中。
因此,在影片高潮部分,拉希姆和赛尔开启“战火”之后,我们既会对此感到惊诧,也会感到理所应当:这个街区“太需要”一场战火点燃所有人心中的躁动,不同的是,这场战火是发生在何时何处而已。意味深长地是,当我们细究拉希姆以及赛尔最终的悲剧时,竟会感到这场暴力冲突可能是所有潜在暴力对峙中最不可能发生的一对。
当贝吉怒不可遏,想要召集街上的黑人同胞时发现,没人愿意和他肩并肩一起到赛尔的店铺抗议。因为在这些人心中,贝吉的这一行为纯属胡闹,赛尔是个不错的意大利生意人,作为这家店铺十几年的老食客,他们还没有被贝吉的煽动言乱蒙蔽双眼。
而在赛尔这边,同样如此。当皮诺向他建议,将店铺卖掉,搬到意大利裔聚集区时,赛尔不断安抚儿子对黑人仇视的心灵。在这位为黑人街区奉献了十几年的意大利裔商人看来,他对黑人群体没有丝毫怨恨,而是温暖和骄傲,因为自己的披萨,在这些黑人熟客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可当暴力掀起后,人们的眼球上充满了仇恨的血丝,他们心里只有集体式的报复而已。当拉希姆被警察用警棍窒息身亡后,他们不但将仇恨洒在白人警察身上,而且也洒在这家为他们服务十几年的披萨店上。打砸抢烧,一夜之间,让这家老店化为乌有。颇为讽刺的是,当这伙黑人毁掉赛尔的披萨店之后,他们又把暴乱的眼光聚焦于韩国裔的百货店上,若不是这位韩国人聪明地认怂,说自己也是黑人,也将落个一败涂地的下场。
斯派克·李在影片最后,引用了六十年代黑人运动的两位领袖的话,一位是坚持“非暴力”的马丁·路德·金,另一位是宣扬“以暴制暴”的种族主义者马尔科姆·X。而片名“为所应为”中的“应为”,也成为片中这些黑人们日常互相告诫的箴言。到底什么是“应为”呢?是马丁的“非暴力”民权运动,还是马尔科姆的“以暴制暴”种族暴乱呢?
斯派克·李无意对此回答,因为我们都知道,“非暴力”是民权和平获得的基础。而他真正想要探讨的是美国广大黑人群体的茫然,选择马丁,还是马尔科姆?并不是一件能说清道明的事。他只是想说明一个现象,而这一现象在2020年5月25日开始波及世界的黑人民权运动中,同样出现:黑人们想要实现“非暴力”,但仇恨的积累让他们不得不“以暴制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