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在京公演京津两地名家齐聚 齐心协力打造精品工程

评剧《红高粱》接受采访     评剧《红高粱》从策划立项到排练演出耗时三年,力求精益求精。天津评剧院在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即与他达成了将《红高粱》改编成评剧的协议。本剧以蓬蓬勃勃,充满野性,有着旺盛生命力的红高粱为意象,写出红高粱和高粱酒的意象性和隐喻性—轰轰烈烈,张张扬扬;以九儿和十八刀的爱恨情仇为主线,描绘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先民们敢爱、敢恨、敢生、敢死的自由精神与生命气度。以及他们对入侵者不惜用鲜血和生命抗争、可歌可泣而又悲壮惨烈的过程。最后九儿用高粱酒做炸药,引爆了日本人的军火车,军火车的爆炸又炸爆了熟透了的高粱米,漫天都开起了绚丽的高粱花—这是他们的鲜血之花、灵魂之葩,更是他们精神的升华。这是一部弘扬中华民族舍生忘死,生生不息,保家卫国的戏曲,这是一部表现另类人群抗战的戏曲,这是一部高扬淳朴、”绿色"主旋律的大型史诗评剧。    曾昭娟版九儿不惧比较   谈到创作这部大型现代评剧,曾昭娟告诉记者,《红高粱》这出戏在剧本阶段就耗时三年,在演员阵容上面,天津评剧院打破门户之见,力邀中国评剧院一级演员孙路阳加盟,京津两地艺术家的强强联合可以说前所未有。此剧的唱腔、音乐、舞美、灯光和服装造型等都是来自中国目前最炙手可热的明星设计师,力求从各个方面都能达到艺术的极致。曾昭娟说:“这部大型评剧红高粱极具民族史诗气质”。   曾昭娟还介绍说,《红高粱》剧组主创更是集结了中国目前最炙手可热的明星团队,力求从各个方面都能够做到极致集国内一流创作班底,著名剧作家贾璐操刀担任编剧,著名导演张曼君担任导演,唱腔、音乐、舞美、服装造型等都是来自国内一流水平的设计者。《红高粱》的文学原著充满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其对原始野性、质朴强悍生命力的描写极具戏剧张力,备受多种表演艺术形式的青睐,除电影版和电视剧版外,舞剧、山东当地的茂腔戏等均有同名改编剧目。作为北方地区的剧种,评剧一向以通俗易懂、反映生活、接地气著称。 评剧《红高粱》的创作力求在文学的高度上,用大戏曲诗化的概念来充分表达舞台的属性。同时植根于评剧传统艺术,用朴实有劲道的剧种特点,来丰盈其独特型。这出戏以假定性手法凸显并强化舞台诗性、渲染人物情感张力,外化人物心灵跃动的自由,是此剧的主要风格。同时反映华夏民族对抗外辱侵略时的家园意识,于此挥洒出向死而生的悲壮之美和英烈之魂,全剧充满着诗化和象征意味。   《红高粱》的舞台空间是由满台钢铁铸就的高粱叶片和高度概括的嘉年华电影完整一方土地来充分体现的。在集汇的浓烈中描绘出“家”“国”“情”“仇”这一系列主题。钢片高粱叶子的舞美语汇将极致地表达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刚性气质,而且,这种刚性也象征着我们人物性格的精神和华夏民族的精神。导演张曼君在场面的处理上,摒弃自然主义的形体表现,运用现代舞的肢体语言把一些特定的场面,比如:野合、活剐、炸军车等场景,灯光上以对比鲜明的色彩来表达和渲染“红的热烈,死的壮美,爱的泼辣”的人物气质和场面的冲击力。评剧《红高粱》有意将戏剧重心向主人公“九儿”人物身上集中,以主人公为聚集,人物化情感化地突出民族的抗争意识,使得舞台上形象化地找到一个表达支点。这成为艺术本体的一次极好的实践。

影视资讯电影天堂红高粱京津两地

有用 (34)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