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偏居云南,又是清军手下败将,为何还敢造反?

当年清军入关,用许已高官厚禄的方式,大批的收买的明朝旧臣。他们以汉制汉,对投降后金的明朝军界高层给予封赏,只要你归顺清朝,就可加官进爵,甚至封王建藩。

其中临阵倒戈,帮助清军入关的吴三桂无疑是其中最具实权的人物。他被封为平西王,镇守西南,乃是一方封疆大历,云贵地区的军政财务大权,皆是由其掌控

“假以便宜,不复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稽迟”。

在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在位的最初期,朝廷把西南地区的选官权力交给了吴三桂,这就是著名的西选官制度。吴三桂有权力任命云南、贵州两个省的各级官员,除此之外,吴三桂的很多旧部在四川、陕西、广西等地为官。当时,有“西选之官遍天下”的说法。

《皇清奏议·卷十六》:四川、广西、贵州三省附近滇云,吏部查三省举人考过职街、应选州县者,挨序咨送平西王查缺补授。

与之类似的还有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虽然其实力不如吴三桂,但也割据一方,不可小觑。这便是清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三藩”。

康熙十二年,年不满的二十的康熙帝,以“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为由,决议撤藩。

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人肯定都会对康熙草率宣布撤藩,而被孝庄训斥的情节印象深刻。在剧中,孝庄除了斥责康熙草率之外,还毫不保留的提出了自己对撤藩的顾虑,那就是担心宣布撤藩后三个藩王会造反。

不得不说,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康熙此举,确实显得有些过于的急躁和激进。因为当时“三藩”的实力过于强大,如此强硬的措施,势必会给初定中原的清王朝带来一场劫难。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当时吴三桂的势力占据了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地,整个西南差不多都被他占了,其他两藩—耿精忠和尚可喜分别占据着福建和广东,此外还有陕西的王辅臣遥相呼应,这算下来几乎是清朝的半壁江山,怪不得吴三桂这么有底气。

其次,吴三桂兵力雄厚。关于吴三桂的兵力,历史上的说法很多,有说不足十万的,有说三十万的,当然,诸如吴三桂号称三百六十万大军的这样的数据就有些离谱了。

不过,从当时的一些历史记载来看,吴三桂凑个二十万大军应该不成问题。

在《清世祖实录》里记载:云南平西王下,官甲一万员名,绿旗兵及投诚兵共六万名。这个是官方实时档案,也就是说清王朝给吴三桂的编制就是这七万人。

这仅仅是顺治十六年六月的数字,其后仍有大量来自南明和原大西军的降军到来。如贺九义部将何起龙、杨朝钦等六人,率众738人来降,丁仲柳以168人来降,黄朝用以342人来降,白文选以众11749人来降,将军胡顺等人又带2000余人来降,李定国之子李嗣兴率兵5000余人来降。

当然,这依然不是吴三桂的全部实力,其在西南经略许久,积攒了不少家底。天高皇帝远,自己私底下扩张的编外人马起码10多万,再加上吴三桂战起之日,还大量招募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加入军队,所谓“兼煽土司㑩倮兵数万”。

此外吴三桂还有一些隐性武装,例如平凉提督王辅臣、贵州提督李本深、四川总兵吴之茂等都是其旧部心腹,各有直属军队数千,也随其起兵反清。这样算下来,吴三桂反清时,总兵力怎么也得有20万人,所以才能迅速地席卷西南。

而同时期的清廷,只有十余万八旗以及20万左右的绿营兵。虽然,从表面看实力相差并不悬殊,但是清军可调动的机动兵力并不多。因为这个时候,清朝的敌人不仅仅是三藩,蒙古诸部的不安分分子,宝岛上的郑家势力。三藩起兵之初,清朝因“信满人之心,常胜于信汉人”,不敢大肆调动绿营兵,其调集的八旗大军不足十万。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怎么看也是吴三桂的胜算大。

再者,最重要的一点,吴三桂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吴三桂以各种理由向朝廷索要奉饷。顺治十七年,云南一省奉饷就达到九百万两。

《清世祖实录·卷一百三十六》:合计天下正赋,止八百七十五万余两。而云南一省,需银九百余万,竭天下之正赋,不足供一省之用。

再加闽粤二藩之饷,年需达两千余万两,如此巨额数目,另近诸省财力有限,朝廷以江南赋税充实三藩所需奉饷,致使清朝财赋半耗于三藩。

此外,吴三桂统治云南十余年,位尊权重,收招人才,树立党羽。他招降纳叛、培植党羽,三桂还“日练士马,力利器械”,加紧训练叛乱武装。

在经济上,他掌握独立的财权,“用财户部不得稽迟”,仅仅俸饷一项每年就达900余万两白银,并以俢河筑城的名义,“广征关市、榷盐井、开矿鼓铸、潜积硝磺诸禁物”。还自行铸钱,进行经济掠夺,增强割据的经济实力和储备叛乱的军用物资。

吴三桂还与西藏互市茶马,每年可得千万匹西域,蒙古马以装备其发动叛乱。

这些进一步刺激了吴三桂的野心。

所以,从各方面实力上来讲,吴三桂其实是占据优势的。吴三桂起兵后,不少对清朝统治不满的百姓,也纷纷响应。内蒙察哈尔汗、青海墨尔根台吉亦起兵响应反清,宝岛郑家也在摇旗呐喊。

吴三桂声势最大时,一度据有云贵川陕甘湘桂赣闽浙十省土地,其大军已经饮马长江,直指中原了,覆灭清朝似乎已经只是时间问题。此时的吴三桂本该再接再厉,利用清军反应不及的机会扩大战果,但吴三桂却不过长江,在松滋一停就是三个多月,白白失去了大好时机,谋士刘玄初写了封信,劝其渡江北上,他却无动于衷,逗留观望,企图与清廷分长江而治。

可见吴三桂反清不过只是口号,他并没有将清朝赶出关外,恢复汉家天下的那般雄心壮志,只要能够划江而治,便心满意足了。当大家看清楚吴三桂只一切作为只是为了自己的称帝梦的时候,便开始离心离德,遭到康熙的分化瓦解。

此后再加上康熙帝又放手重用汉将、汉兵作战,清军战斗力得到提升,吴三桂的形势立马急转直下,最终走向败亡。

所以,吴三桂之所以战败,在于他缺乏进取精神。

当然,这也符合吴三桂的历史人设。作为明朝寄予厚望的将领,吴三桂的军事才能不逞多让,但他的性格却缺乏军人的铁血,瞻前顾后,待价而沽,与其说是个军人,不如说更像个商人。

李自成入了北京,吴三桂在清军和农民军之间摇摆,最终选择了清军,做了平西王,吴三桂又瞻前顾后,唯恐鸟尽弓藏,最终在康熙的冲动下举兵造反,打到长江又想着划江而治,踟躇不前。

可惜争天下不是做生意,要么全赢,要么全输,患得患失只会白白丧失机会。再加上他早年反复无常,背叛大明,勒死永历皇帝,纵然打着驱除满人的旗号,汉人中的有志之士却早已对他丧失信心,等到康熙平定王辅臣,剪除吴三桂的臂膀,全力对他用兵的时候,失败也就不可避免。

杜康有酒娱乐

有用 (106)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