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华谊兄弟宣布,《八佰》正式定档8月21日。
历经坎坷后,那个男人,终于带着那部电影回来了。
全程IMAX摄像机拍摄,实景搭建超过20万平方米,68栋建筑,超过5000名群演,就连原战场中的苏州河,都一比一挖了出来。
整部电影的耗资,超过了6个亿。
导演管虎说:“趁着我还在圈里有点话语权,如果连我都不做这些事,今后可能就没人做了。”
《八佰》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1937年10月,淞沪会战接近尾声,在上海的苏州河畔的一支“敢死队”正奉命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苏州河的对岸,是上海的英美租界,一桥之隔的这边,是炮火连天的战场。
而驻军所在的四行仓库,就像是一个孤岛,入驻这里的士兵,均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
中国守军第88师下属524团中校团副谢晋元,便是这支守军的灵魂人物。
“你们有多少人?”
“八百人。”
为了壮大部队的气势,谢晋元说出了那个“名垂千史”的谎言,实际上,他的部队只有四百人。
在接下来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谢晋元的部队阻断了敌人十几次进攻,击毙了200余名日军士兵。
拍出这部影片,管虎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为了还原真实的战争场景,管虎费劲了心思。
子弹击中物体会留下怎样的弹孔?
人会是什么反应?
衣服又会变成什么样?
除了这些细节以外,管虎还组建了专门的团队去还原战场的武器,例如预告片中出现的喷火枪,便是道具组专门定制的。
《八佰》的烟火指导透露,为了拍摄这部影片,地面的子弹点就设置了五万多个,每场战斗场景都会设置60个以上炸点,比10部战争剧的总和还要多。
那么还原到画面当中,效果是怎样的?
在短短一分半的预告片中,上海毁灭前的繁华、破败的战场、舍身肉搏的国军,呈现出了极其强烈的临场感和真实感。
在预告片的最后,数名士兵紧紧拥护着楼顶的旗帜,子弹在他们的身上反复横扫,血溅尘飞,场面十分震撼。
在杀青以后,管虎对剧组成员说:
“《八佰》能否对得住诸位的牺牲与付出,不知道!但是诸位一定对得住82年前英烈们的牺牲和那时中国人的信仰!我确信!”
在漫长的抗日战争中,这场战役只是一个缩影,但他们的故事并不该被世人遗忘。
这些士兵中,有父亲、有情人、有儿子,但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的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士兵。
在破败的四行仓库中,谢晋元组织士兵写下了298封遗书,他本人在自己的汗衫上写下了对母亲最后的交代:“舍生取义,儿所愿也!”
2005年7月5日,上海四行仓库到访了一位91岁的老人,他的名字叫杨养正,他曾是谢晋元部下的一名排长,在那场战役中,他失去了一只眼睛。
在谢晋元的墓前,这位老人哭的不能自已,最后执意要从轮椅上站起来,给老首长行个军礼。
2010年,杨养正去世,他是那场战役中的最后一位老兵。
对于“八佰”士兵的英雄事迹,管虎曾感慨道:“生难做人杰,死亦非鬼雄,但是他们活过。”
管虎的执念是对的,这场战役不应就此埋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受各种各样的影响,本应在去年九月份上映的《八佰》跳档至今日,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能够看到这部影片,便已经很幸运了。
对于刚刚解封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讲,这或将是一剂促进电影产业复苏的强心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话不多说,我们电影院见吧。
作者:江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