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BBC的片子戳中心窝了!他们用了2年拍摄,罕见画面首次被公开

作为自然系科普纪录片行业的标杆,BBC出品的纪录片从未让观众失望。

从《地球脉动1、2》到《蓝色星球1、2》,从《荒野间谍》到《人类星球》,它们在豆瓣上几乎都取得了接近满分的高分。

截至目前,BBC自然历史部出品的纪录片,在全球范围内吸引观众人数超过10亿,其中它的星球系列更是让人看得着迷。

不过近几年,BBC除了在星球系列上不断探索,在动物系纪录片的选题上,也开发了从点出发的拍摄手法。

2018年,BBC推出纪录片《大猫》,全片一共3集,聚焦的是世界上的野生猫科动物。

纪录片由“一个家族,40种不同面孔”引出,非洲狮、美洲豹、金钱豹、黑足猫、兔狲、薮猫、沙漠猫纷纷出镜。

因为角度的特别,加上制作的精良,《大猫》在豆瓣上收获了近2万人给出的9.5的高分,将BBC自然纪录片带到全新的高度。

如今,BBC纪录片王者回归,由《大猫》原版制作团队打造的又一部BBC动物纪录片上线,这回的主角是与人类具有最为密切的亲缘关系灵长动物。

《灵长王国》

7月31日,由BBC Studios联合出品的自然科普类纪录片《灵长王国》上线。

这是继《哈勃三十年:揭示宇宙奇观》之后,双方合作的又一部高质量自然历史部纪录片。

该片基于最新拍摄技术深入灵长类动物的领地,从它们的视角讲述了灵长类动物不为人知的族群故事,其中一些画面是首次被人类所捕获和公开。

影片开始就登场的胡须卷尾猴,为了躲避天敌,住在悬崖的缝隙里。

每天为了觅食,要下200米。

因为生存环境的特别,它们还学会了巧妙的生存技能,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加工木条,制造并使用工具。

对于外壳坚硬很难打开的野生腰果,成年卷尾猴会用石头砸开。

但石头的大小,砸下来的角度,都需要后天的学习。

这项专属于胡须卷尾猴的技能就这样在后天的学习中代代相传,已经有3000年历史了。

定居在城市里的蓬尾婴猴,个头矮小,行踪隐秘,一到晚上就会闯进动物园。

在占地80公顷的动物园里,它们来回奔走,就是为了能够找到可口的花蜜。

还有生存在非洲中部火山山脉的体型最大,最为濒危的灵长类动物山地大猩猩。

它的体重是普通人的两倍多,是最小的灵长类动物的4000多倍。

可看似强壮且强势的山地大猩猩,其实是个温柔的领导者。

不仅对周围玩闹的小猩猩无限宽容,还一直守护在最小的女儿身边。

同样身为首领的长尾叶猴就没那么幸运了,为了守护自己族群里的50多只长尾叶猴,它不得不和前来挑衅的年轻单身猴战斗。

此外,还有拯救同伴于水火的黄狒狒,为了熬过严寒抱团取暖的无尾猕猴,和印度巨松鼠抢食物的狮尾猴。

从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脉到苏门答腊和巴西的偏僻角落,从被洪水淹没的林地树梢到斯里兰卡夜幕下的灌木丛中,在发现稀有属种的同时,还意外拍到了不少自然界令人难以置信的动物行为。

有一项突破性研究表明,黑猩猩之间有一种神秘的语言。

卡特博士研究黑猩猩已经有13年了,黑猩猩除了会发出叫声,还有一套特别的手势。

不同的黑猩猩种群会有相同的手势,但使用频率略有不同,类似于我们的方言。

博士跟踪观察黑猩猩,开始研究破译手势的方法,目前她已经破解80多种黑猩猩手势。

比如母猩猩的抬脚,就是告诉跟在她身后的孩子“爬到我背上来”。

还有食蟹猴,少数生活在岛上的食蟹猴会用石块敲开敲开贝壳。

但是如果把贝壳带带更远的陆地,丛林中的食蟹猴暂时还没不会这项技能。

这是专属于岛上食蟹猴的美食,但讽刺的是,因为食蟹猴过度使用工具吸食贝类,造成了环境因为过度开采而遭到破坏,贝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威胁。

《灵长王国》一共只有3集,虽然不长,但所有的镜头都拍摄得异常美丽,甚至有些镜头看过就无法忘记,震撼得完全说不出话来。

整部纪录片看下来会发现,《灵长王国》的故事性不算强,镜头没有刻意对准种群间的矛盾冲突,而是用简单朴实的方式记录灵长类动物的一点一滴。

前两集采用了动物纪录片惯用的古老“短剧”形式,半叙事地讲述了地球各地不同灵长类物种的遭遇。

在影片拍摄的两年中,摄制团队足迹踏遍全球,完成了28场拍摄之旅。

这是一趟困难重重的冒险,也是一场充满意外惊喜的旅程。

一路上,摄制组破天荒地拍到了最新被鉴定为独立物种的打巴奴里猩猩,还成为了多年来首个拍摄到白秃猴影像的摄制组。

在赤道几内亚,一支拍摄小队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在人迹罕至的海滩上扎营,以前所未有的近距离拍到了一种鲜为人知的灵长类动物,鬼狒。

在斯里兰卡,另一支拍摄小队更是于午夜时分,在野外拍到了世上第一段灰瘠懒猴的低光图像。

这些珍贵且难得的画面,几乎已经能让这部记录片成为BBC又一封神之作。

但相比于能看到稀有的灵长类属种,让人更为震惊的是灵长类动物的处境。

于是影片的第三集把镜头从单纯的记录灵长动物的日常转向一个更值得关注的议题,关于正在进行的有关灵长类动物的研究或保护。

印度尼西亚自2001年起,每天消失的原始森林面积,相当于10个足球场。

生活在苏门答腊的答班努里猩猩,是最新发现的类人猿,但也是最濒危的类人猿,目前仅有800只。

因为砍伐、采矿和水电工程的直接威胁,在这个曾经“失落的世界”生存了近7万年的达班努里猩猩很可能几十年后就会灭绝。

此外,马达加斯加95%的狐猴濒临灭绝,急剧变化的气候使得无尾猕猴的栖息地日渐萎缩,印度狮尾猴居住的森林也逐渐被农田淹没。

整部片子看下来,能很明显的看到,千百年来,500多种灵长类动物不断适应环境,但尽管如此,仍然有超过一半的灵长类物种都面临着威胁。

而他们的未来,掌握在另一种灵长类的手中,那就是我们人类。

所以保护它们,成了当务之急的大事,首要目标是实现零灭绝。

于是就有了用消防管道搭出的马路“天桥”,帮助失去母亲的红毛猩猩学会野外生存。

但只有真正了解它们,才能保护它们的未来。

其实应该被保护的不止灵长类动物,和我们一起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更多动植物都值得我们去保护。

而这保护的第一步,要从了解开始。

BBC还有很多经典的纪录片,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对这些神奇生物的了解才刚刚起步,希望不要就此停步。

就像影片中花了49年找寻所有79属灵长类动物的罗素说的那样:

“很高兴自己是第一个看到所有灵长类属种的人,但希望自己不是最后一个。”

青石电影编辑部 | 老孟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黑猩猩食蟹猴

黑猩猩食蟹猴青石电影娱乐

有用 (268)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