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所有国人都知道这部影片

如果不是2020年的这一次灾难,估计很多人就会忘记南斯拉夫这个曾经存在过的国家。这怪不得任何人,只能说这个世界太过于风云变幻。

如今的塞尔维亚,曾经的南联盟,之前的南斯拉夫。估计在老一辈的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西欧小国为何会让远在东方的人们心生挂念。原因很简单,文化输出,而且是教科书一般的文化输出。

这种文化输出在七十年代我们所熟悉的那些老片中可以找到答案。相信大家一定知道我所说的是那些电影。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一部,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影片属于另一部。它就是《桥》。

韦利米尔的名字很长,全名是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名字这么长一方面不容易让人记住,但即使是记不住,他所饰演的经典角色却一直留在人们心中。

这就是一个塑造了经典的人留给大家的印象。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韦利米尔扮演的是游击队的灵魂人物瓦尔特。

而在今天的影片中,他扮演的依旧是这场战斗的灵魂人物老虎。

老虎接到上级命令,需要炸毁一座桥,这座桥担当着德军进攻的重要枢纽。如果桥被炸毁,那么德军的进军会停滞,而游击队的进攻会如虎添翼。

反之亦然。老虎接到的命令时间很紧迫。他需要在七天之内炸掉这座桥。

但是当时的他对于这座桥一无所知。老虎很无措,但是却没有丝毫的犹豫。他认真挑选了自己的队员,然后开始了计划。

到这里为止,基本上本片的逻辑顺序就有了,而且在人员配置上,本片堪称有理有据。上级的命令是不拖泥带水的,战争时期是不需要考虑太多的个人情感的。

因为这部影片的目的是炸毁一座桥,而且是炸毁一座具有象征意义的桥。所有的情节都是为了推动这座桥被炸毁而设计的。

因此,片中去除了很多冗余的细节,比如说人员的配置上。这是我们国家的很多当时的老电影需要学习的。

人员的配备上需要执行者自己挑选,而不是上级委派。上级委派的人员融入进去就需要一个实践过程,本片中的老虎亲自选人,就可以缩短这个过程。

这对于之前的老电影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不过我们学习的并不好。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会造成牺牲,而这种牺牲在所难免。因此,我们所喜闻乐见的一个调味剂就这样牺牲了,小伙子的确挺能干.

但是最后却没有见到胜利的曙光,这是第一个打动人心的地方,如果说这个时候老虎果断地命令小伙子的朋友扔炸药我们还觉得残忍的话,那么后续部分的牺牲就会打消我们这样的念头。

叛徒横行,敌人狡猾且残忍。这样的大环境下,个人情感服从集体利益就说的过去了。我们不要站在历史的视角下去看待当时环境下人们的选择。

然后强调个人的利益。这是不客观的。因为时代大环境是一个前提,任何脱离了这个前提而存在的个人利益都是荒唐的。

于是,我们在本片接下来的故事发展中就看到了当时斗争环境的残酷性。

敌人不断地用自己的计谋来使得这次行动失败,而正义的力量屡次受挫,身边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去。危急存亡的关头容不得游击队长有任何的松懈考虑。

本片也在这样的节奏中慢慢的推向了高潮部分。

双方不断地斗智斗勇,游击队员不断地倒下,本片也成功地带动了观众们的节奏。

相信每一个看过的人,都会在一开始怀疑那个女人是叛徒。

因为明面上给她的细节特写太多了。结果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大家还没有缓过神,就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判断是错误的。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叛徒并没有任何的表象能展示出自己的人物属性,可惜这个经典的设定我们没有学会。

几乎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国产电影中,人物的形象与之对应的属性都是挂钩的,正面人物就是正面形象,而那些油头粉面的不用怀疑就是叛徒,这种简单粗暴的设定使得很多老电影在岁月的考验中失去了光彩。

而最终工程师亲自炸毁了自己所设计的这座桥,这是对本片主旨的一次完整的升华,眼看着保卫这座桥的人死去,工程师最终选择了自我牺牲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种觉醒并非是喊几个口号就能让人顿悟的。因此,本片才尤为显得有光辉,有口碑。

本片留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片中的经典歌曲《朋友再见》,听这首歌,片中的画面历历在目,这就是经典存在的意义。

能经过岁月的考验依旧熠熠生辉。经典电影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

你好,再见

欧美明星老虎

欧美明星老虎抽屉电影娱乐

有用 (474)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