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杨惠敏伸出三根手指敬的是什么礼?代表什么意义?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八佰》:杨惠敏伸出三根手指敬的是什么礼?代表什么意义?】

2020年8月14日开始点映,8月21日全面公映的抗日战争大片《八佰》,催泪震撼的口碑带着亮眼的票房前进,稳稳的成为全国影院长达半年的停摆,复工后的第一部爆款新片。

点映票房超2亿,连续2天单日票房超2亿,点映7天加正式上映3天,截止8月23日《八佰》票房已经突破8亿。

《八佰》这个题材不是第一次搬上银幕,而电影中那座像丰碑一样的四行仓库遗址,至今还在上海苏州河畔矗立。

这场战斗太出名了,关于这场战斗的故事太多太多了。

四行仓库的那场战斗,发生在1937年10月26日起的四天四夜。

最早在1938年,就有反映这场著名战斗的电影《八百壮士》问世。在《八佰》之前,最著名的相关电影,是1975年台湾省丁善玺执导的《八百壮士》。

因为有柯俊雄和林青霞、张艾嘉等主演,并且当年仅仅21岁的林青霞,获得了第22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这是林青霞的第一个影后。

在《八百壮士》中,21岁的林青霞饰演的是女童子军队员杨惠敏;在《八佰》中,饰演这个角色(杨慧敏)的是当时30岁的唐艺昕。【单论这个角色,林青霞完胜。】

现在《八佰》被网友称为最能哭的大片,看过的观众都统一安利,要多带纸巾。

全片泪点不断,比较集中的有战士身绑手榴弹,奋身跳入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在四行仓库楼顶升起的时候,召来了日军最疯狂的攻击,战士们又前仆后继的死在旗杆下;最后撤退过桥时,又遭遇了日军最后的一轮远程射杀,死伤惨烈。

因此战成名的女英雄杨惠敏,其英雄所为就是冒着生命危险把那面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从租界区送到了一河之隔的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和日本人暂时不敢动的公共租界区,只隔着一条苏州河,直线距离不到百米,有一条新垃圾桥相连。

如果从桥上过,一分钟都不用;要借着夜色从日军的监视下,从水下过,也用不了几分钟。

实际上,当年杨惠敏是绕过新垃圾桥,匍匐爬行了2个小时才送到,之后回去的时候才是游水走的。

在电影《八百壮士》和《八佰》中,杨惠敏都是悄悄游水过去的。【林青霞那版还是在污水中拍的,又臭又冷,相当艰苦。】

《八佰》是一部命运坎坷的电影,为了上映不仅撤档换档,还删减了很多情节,其中也包括很多杨惠敏的镜头。

通过预告片和剧照,和最终上映的版本零星画面,仍然看到了几个杨惠敏敬礼的镜头。

她的敬礼是,大小拇指扣回,伸出中间三根手指,直抵眉边。

这和片中国民革命军战士的敬礼,完全不一样。

杨惠敏是童子军,那她敬的应该是童子军礼,这个敬礼代表什么意义呢?

在《八佰》剧情结构中,大部分角色的戏份都很平均,没有太突出的主角,没有太多的细节刻画,包括杨惠敏。

在1975年林青霞版的《八百壮士》中,林青霞给出了答案:这三根手指分别代表智、仁、勇,不是三十块钱一个月。

智仁勇是儒家所提倡的三种德行,出自《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后来,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将智、仁、勇重新定义为军人精神的三要素。

1921年12月10日,孙中山在桂林对滇、粤、赣三军官佐发表了一篇《军人精神教育》的重要讲话。提出:所谓精神,非泛泛言之,智、仁、勇三者即军人精神三要素。

中国的童子军在1912年,也就是民国元年开始创立,后来渐渐成为国民党的青年运动工具,在1930年左右完全由国民党领导,并有统一的军制和章程,包括这个智、仁、勇的三指军礼。

到1937年时,全国的童子军人数已经超过220万人。

抗战胜利后,中国童子军运动走向衰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童子军运动在大陆就完全消失了。

当年童子军的代表人物杨惠敏,在四行仓库一战成名后,也经历不少磨难。

后来杨惠敏在台湾省任教多年,在1975年拍摄电影《八百壮士》时,还带着一帮在世的退役女童子军,出来指导林青霞,并亲切合影。

林青霞电影八佰智仁

林青霞电影八佰智仁新电影新娱乐

有用 (895)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