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电影,自2019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后,一路高歌着,获得了国内外8项大奖,被称为近年来得奖最“豪横”的电影。这部电影就是由王小帅执导的《地久天长》。
人民日报点赞:这部电影书写了一首深沉的平民史诗。
在《地久天长》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烙印。
影片讲述了刘耀军和丁丽云夫妻,30年的人生经历。剧中有他们与李海燕和沈英明夫妻的友谊,有被强制计划生育的无奈,有失去独子的悲痛和绝望,还有被迫漂流他乡的孤寂。
电影虽然叫做《地久天长》,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
上个世纪80年代,随处可见的标语是“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为了能够多生孩子,有些人失去了“铁饭碗”,还有人组成了超生游击队,避开计划生育的围堵。
耀军和丽云是端着“铁饭碗”的工人。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但是还想生育二胎。
生育二胎意味着,他们必须对人生进行选择:要工作还是要孩子。
也意味着,个人要与时代的政策对抗。
在这场选择和对抗中,耀军和丽云失败了。耀军和丽云的好朋友——计生主任李海燕,强制丽云和耀军堕掉这个孩子。
为了保住这个孩子,耀军想要带着妻子走,想要反抗摁住自己的男人,但是一切都是徒劳,他只能陪伴着妻子,在监视下,等待孩子被流掉的消息。
孩子流掉了,妻子丽云也因为手术意外失去了生育能力。
小时候看“超生游击队”的小品时,每次都被逗得哈哈大笑。当我们长大后才发现,小品里的,是那个时代真实的生活,我们以为是一出喜剧,但其实却是普通人悲剧的人生。
在时代的洪流中,“超生游击队”以及耀军和丽云这样的普通人,他们无法抵抗时代的浪潮,他们想要逃脱,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成功。他们被时代的牢笼困住,无力挣扎。
时代是一座山,无法撼动,意外则像一把剑,直接击碎人心。
耀军和丽云的独子刘星,因为意外,溺水身亡。在影片中,刘耀军抱着孩子,穿过长长的隧道,一路喘息着,跑向医院,头顶的火车呼啸,映衬着他内心的焦灼。
在医院里,我们就是医院走廊上的一个目击者,我们看不见耀军和丽云的表情,只看见他们从痛苦地挣扎呼喊,到静默地痛哭。
同事、朋友、领导,络绎不绝的人看望失去孩子的耀军和丽云,他们理解耀军和丽云的痛苦,但世界上却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空荡荡的家和门外孩子的笑闹声形成了对比。幸福和深渊的距离不是一道门,而是一个孩子。
耀军和丽云收养了一个男孩,取名刘星(王源饰演),续写了长大后刘星的故事。
养子刘星慢慢长成青春少年,他变得敏感、叛逆,父子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打、骂,成为耀军教育孩子的手段,父子关系在一次次的冲突中愈行愈远,最终养子刘星离家出走。
养子刘星踪迹全无后,影片中用一盆干渴的仙人掌,暗示了耀军和丽云整个家庭变得干枯无望。
如果说,前两个孩子的失去是耀军和丽云无法抗拒的命运,而养子刘星的离开,则映射了那个时代,父母粗暴教育下,亲子关系的破裂,以及给家庭带来的伤害。
父子之情,没有按照我们预想的那样地久天长,只留下伤痛和茫然。
无论哪个时代,失业对于背负着家庭重担的普通人,都是一场地震。
90年代,耀军和丽云又一次被时代冲击,他们下岗了,失去了工作,曾经珍视的铁饭碗,忽然被砸得粉碎。
影片中,厂长念出一个个下岗员工的名字,当丽云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她侧过身体,默默地擦干眼里涌出的泪水,离开了一直工作的地方。
影片中的工人们鸦雀无声,如同被审判般,听着命运被掷下,他们无声也无力。他们是时代变革中的牺牲品。
但历史总是在重演,在高速发展的今天,那些被放弃的35+的中年人,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奉献了最好的青春,努力工作,但却不能逃脱失去工作的命运。
失去工作,失去孩子,耀军和丽云离开生长的家乡。从北方到南方,他们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异乡生活。
时间改变了容颜,也改变了故乡。
当耀军和丽云两鬓白发的回到故乡时,他们才发现,原来居住的家除了对儿子的回忆,已经成为了一座无人居住的孤岛,与迅速发展的城市格格不入。
故乡已经变成了他乡。
我们以为,故乡总是记忆中的样子,当我们漂泊后回来,我们仍然可以触摸到故乡熟悉的样子,嗅到故乡熟悉的气息。
当我们走进故乡,我们才发现,我们已经成为故乡的异客,故乡的朋友也变得陌生。
耀军和丽云再次与海燕和英明夫妻见面时,海燕已经病入膏肓,海燕因为强制丽云堕掉二胎,愧疚了一辈子。
再次见面的两对夫妻,他们拥抱着、互相关怀问好,他们的友谊似乎从未变过。
但其实,这段友谊已经在耀军和丽云远走他乡后,变了样子。
电影借英明之口说出了这段友谊的尴尬之处:“我去看过他们,但是我们却无话可说了。”
我们以为友谊可以天长地久,但在内心的隔阂和空间的隔离中,友谊已经变淡消散。
生活就是这样无情和霸道,当我们认为孩子、工作、友谊和故土可以地久天长时,生活却如同强盗,时不时抢走一些我们珍视的东西,直到将我们抢劫一空。
其实,失去一直是王小帅电影中常有的主题。
《十七岁的单车》中,王小帅用一辆单车为引,讲述了两个十七岁少年——阿贵和小坚失去梦想,青春疼痛的故事。
《青红》中,王小帅不仅讲述失去家乡,被迫漂泊的一代人,还冷酷地讲述了被他乡和故乡撕扯的青红,被小根强暴后,失去了希望的人生。
《我11》里,觉强手刃了侵犯妹妹的主任,放火烧工厂,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觉强的失去里有着无法改变命运的愤怒。
《地久天长》也是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故事里仍然有愤怒和绝望,但却不再冷酷,多了更多的悲悯。
回到故乡的丽云和耀军一起为刘星扫墓。
二十多年过去,刘星的坟头也被野草覆盖,他们蹒跚着爬上山,为儿子拔去野草,摆上祭品,点香,烧纸钱。
整个过程简单而朴素,他们没有流泪,也没有诉说思念,一起平静地坐在儿子的墓前。
导演在后面给了一家三口一个镜头,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一座座墓碑绵延。每一个墓碑就是一个家庭,也是一个个不为人知,有关“失去”的故事。
耀军和丽云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对夫妻,从这个最小的家庭单位中,我们看到了时代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生活带给他们的痛苦。
影片最后,耀军和丽云与曾经的伤痛握手言和。他们原谅了海燕,原谅了造成刘星溺水身亡的海燕儿子--浩浩。
养子刘星也回到了南方的家,等待着他们重聚,人生又有了新的期盼。
失去是每个人人生不能逃避的主题。失去带来伤痛、愤怒、憎恨,但失去也带给我们成长。
只有失去过,才明白,愤怒和憎恨不能改变“失去”。《青红》里的小根和青红不能,《我11》里的倔强不能,《十七岁的单车》中的阿贵和小坚也不能。
只有经历过失去的痛苦和反思,我们才能重新审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既然失去不可避免,关于失去,王小帅在《地久天长》里,有了另一种更温情地表达。
耀军和丽云面对失去选择了宽容。宽容在时代面前,无能和懦弱的自己;宽容命运的无情,也宽容他人无心的伤害。因为唯有宽容,才能在斑驳的人生中找到温暖和活着的意义。
. END .
【文| 沐成】
【编辑|芷戈 】
【排版 | 知愚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