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和单口相声有啥相同和不同

一个问题:脱口秀和单口相声有啥相同和不同。

脱口秀这两年忽然大热,有点和2006年左右的相声一样,忽然爆火,原来都是老大爷喜欢的东西,说的和听的都是老大爷,忽然很多年轻人成了相声的粉丝,很多年轻人涌入了相声这个行业。

脱口秀从吐槽大会开始忽然红火起来,很多年轻人涌入这个行业,很多年轻人开始听脱口秀。

此前其实脱口秀已经走进中国了,有个叫黄西的华人演员曾经上过央视,但是脱口秀依旧有点水土不服的没能红起来,脱口秀真正被人们熟悉,是因为一个叫李诞的脱口秀演员说了一句:人间不值得。

脱口秀红了起来。

看来脱胎于国外的脱口秀也得和中国国情相结合,不然会水土不服。

外国来的脱口秀和中国本土的单口相声形式有点像,那么脱口秀和单口相声有啥异同呢?

脱口秀往往在一个故事之中讲明白一个观点,甚至故事可以不完整,但是观点必须鲜明。为了讲述这个观点,脱口秀演员设计的故事需要短平快,一切故事和论述都围绕着观点展开。

脱口秀也和相声一样需要铺平垫稳最后翻包袱,但是脱口秀给的刺激时间很短,一个十分钟的段子每一两分钟都会抛出一个梗。

脱口秀的梗其实就是相声里的包袱,有时候演员设计的和观众预期不在一个频道上时,梗就不会响,相声术语叫泥了。

如果观众笑了,说明这个梗就炸了,如果能让观众笑个不停,就叫炸场子了。

炸场子的案例,比如今年《脱口秀大会》上赵小卉被淘汰时候的感言,几乎一句一个包袱,现场从观众到领笑员笑的停不下来。

这段脱口秀精妙之处在于,用了很多笑果最近的新闻事件做素材,比如卡姆吸毒等等,但是又不说破,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的情况下,说的含而不露起到了奇妙的作用。

这有点类似于于谦父亲王老爷子,让观众感觉熟悉又陌生。

其实岳云鹏在德云斗笑社那个综艺节目中那段单口,应该也算是脱口秀,小岳岳的控场能力一流,如果放到脱口秀舞台上,他这段表演也算是一段炸场子表演。

脱口秀有的有时效性,比如辛辣评论当前的新闻事件,但是现在能在电视上播的脱口秀都自动屏蔽了这个功能。

相声这点和脱口秀很像,原来的讽刺相声其实就是此类。

当年王自健在第二班的时候,说过很多时评,对当时的社会热点进行评论,有时候他的评论比相声还长,这种时评其实就是脱口秀。

包装成相声的脱口秀。

现在王自健不说相声了也不说脱口秀了,专心做一个演员,白袍同学觉得还是有点可惜。

单口相声和脱口秀不同一点是,一般单口相声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不要求作品炸场子,一段单口有时候只有一个包袱,比如马三立的《逗你玩》,其实就是最后那个底是笑点,整个故事都在为这个底做铺垫。

那个故事设计的很巧妙。

还有刘宝瑞大师的《化蜡扦》,也是百听不厌的单口,整个故事也没太多笑料,最好玩的就是最后的反转,很多观众开着上帝视角来听故事,也是为了最后能爽那么一下。

最近听了很多脱口秀,有的中间过程很精彩,但是到了底就泄气了,这有点像我脱了裤子,你却告诉我你下周要去泰国的感觉。

有时候白袍同学觉得脱口秀应该像相声学学。

单口相声更像是靠近评书的一种方式,当年郭德纲的很多返场小段,和现在的脱口秀很像,用四五分钟讲个小故事,能让人笑出来了,郭师傅的功力还是很深厚的。

单口像茶,适合慢慢品,越品越有味道。

脱口秀像一杯烈酒,辛辣刺激,快乐给的直接,但是因为太快,往往不会给人留下太深的印象。

比如我现在还能想起马三立的逗你玩,但是脱口秀大多听过就忘了,印象深刻的大约就是杨笠被消音的那一段:男人~LJ~

因为被消音了,反而让人印象深刻。

这个年代人们压力大,负重前行,需要脱口秀这种短平快的娱乐形式给自己带来快乐,这一个小时哈哈一下,明天继续为房租发愁。

单口需要细品,适合有闲有钱的人,带着一个漂亮姑娘,喝着三万一两的菊花茶,慢慢消磨一下午的时光,等待天黑。

这时候如果听脱口秀就有点煞风景了,一个是太短,不够消磨时间的,另一个是,两个人总是哈哈大笑,有点不够风雅。

单口就挺好,足够长,时间充裕,既了解传统文化又显得很有文化,挺好。

文:薛白袍

德云社相声

影视资讯德云社相声薛白袍文文化

有用 (114)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