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心里早就有了准备。
但是没想到告别还是来得这么突然。
从2013年《我是歌手》第一季开始的“原来一个电视台做的音乐节目可以这么好看”。
到后来质疑现场观众假哭,歌手炫技。
再到2018年总导演洪涛泪洒现场:“我只能说我尽力了。有很多网传大家期待的歌手,我们真的在尽力,我只能这样说。”
再到2020年《歌手当打之年》质疑黑幕,内定华晨宇。
以及这个猝不及防的告别。
8年,《歌手》这个节目在国内可谓是人尽皆知,能够在知名度和生命力与之抗衡的,只有《中国好声音》了。
但是,《中国好声音2020》开播悄无声息,《歌手》则是落下了帷幕。
在两者收视最辉煌的时刻,曾有人将两个节目比作,平民的竞技,歌手的争斗。
虽然有失偏僻,但也是在很大程度将两者的参赛选手划分出来。
《中国好声音》参赛选手大多都是知名度不高,或者干脆就是不为人知的纯路人。
为了追逐音乐梦想,而站在舞台上。
而《歌手》的参赛选手则大多数,都是以知名歌手,或者是已经在网络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歌手。
怀着不同的目的,站在了舞台上,进行的竞技式表演。
它的成功,离不开韩国原版的成功,以及一个名为洪涛的男人。
歌手总导演洪涛的故事,自是不必多说,相信大家都已经看了很多。
8年听了300盘磁带;
一手打造了当时热度、话题度不亚于《歌手》的节目,《音乐不断歌友会》。
甚至通过《超级女声》缔造了湖南卫视在电视界的地位。
开创了平民选秀的神话。
但是随着选秀的火热,各大卫视也都纷纷兴起了选秀节目。
而曾经缔造了选秀神话的湖南卫视,在迎来《快乐男声》的冠军华晨宇后。
在热度和话题度上,明显追不上隔壁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
在这样的紧急的情况下,洪涛带着《我是歌手》横空出世,成为湖南卫视的又一张皇牌。
《歌手》为什么能够成功?
作为一款音乐竞技节目,他的最大看点,应该就是那些成名已久的歌手,在现场竞技之中,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被某个不知道的歌手,拉下马来,就刺激了。
这也是十分符合当时观众的心理。
就和今年开播以来就带着众多观众最多期待的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一样。
吃瓜群众不关心成名的姐姐,到底会为了成团付出怎么样的努力。
他们的关注点更在于,一个姐姐会在什么时候忽然薅住另外一个姐姐的头发,开始他们期待已久的画面。
那时候,他们才会兴奋地抱紧怀中的爆米花,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屏幕。
心想:来了来了,姐姐们终于开始乘风破浪了。
但是,《姐姐》最大的热度,也是在前几期,随后热度也是慢慢下降了。
因为吃瓜群众们发现,姐姐们都十分和谐,并没有预料中的场景出现。
反而是在成团夜的“开撕”成了历史名画,被誉为真正的“扬帆起航”!
而《歌手》开播,就很大程度上贴合了这种心理。
所以,在刚开始的几季中,很多歌手都十分担忧。
因为现场竞技十分看状态。
在个人演唱会上,有着充足的时间,他们可以通过无数次的彩排,得到完美的效果。
而在赛程紧张的情况下,既要选定歌曲,又要进行改编,还要一定数量的彩排。
匆忙之下,必然会对状态有所影响。
这种竞技模式,争议也十分巨大。
把音乐当竞技,真的是一档音乐节目吗?
现场的评委大多数都非专业音乐人,他们的点评又是否足够专业?
于是,有的歌手找到了“晋级密码”,那就是飙高音!
但高音又并不是音乐好坏的唯一衡量标准!
所以,有一些音域不是那么高的歌手,就显得有些吃亏。
甚至还有人问歌神张学友,会不会参加《歌手》这个节目。
学友哥也很直接:他们(评委)到底懂不懂音乐?
但从节目组的角度出发,也正是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流量、关注度和话题。
尽管争议如此之大,但《歌手》还是让不少宝藏歌手翻红,以及让一些青年歌手走红了。
像李健、黄绮珊、林志炫、邓紫棋等等。
都在《歌手》之后,演艺事业和知名度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但是,在这种竞技的模式之下,更引人注意的就是歌手的现场表演能力。
在条件的限制下,现场听音乐会还是一个比较奢侈的行为。
中国的观众,听音乐的方式,大多数都是通过网络、或者碟片等方式。
所以,《歌手》的出现,自然十分具有新鲜感。
但是,《歌手》成功的地方在于这种竞技模式,而失败也在于这种竞技模式。
诚然,乘风破浪的歌手通过音乐厮杀,能够引起观众的关注。
但是当飙高音盛行、评委演员成为一种风气,节目就难免陷入单调。
尤其是,《歌手》作为一档音乐节目,被人提到最多的竟然是“高音”和“炫技”,并不足以提现音乐多样化和包容性。
在这方面,它既没有《中国有嘻哈》、《乐队的夏天》来得有垂直度。
所以,在一个口碑还算可以的时候,及时画下句话,未免不是一个壮士断臂的决定。
至于,官博上所说的新音乐。
我想,最好还是不要再从这种“竞技”模式上出发了。
毕竟,这种竞技看到的也太多了。
虽然竞技能够带来看点和流量,但本身也意味着脱离音乐本身了。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音综,总是被抱怨没有音乐那味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