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导演:陈可辛编剧:张冀主演: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
三段时间:冲突强烈的中国女排。
两个人物:由集体精神向个体自觉的转化。
一种类型:中国新千年第一部硬核运动片。
哪里能看影院
上映时间2020-9-25
今天,条姐是来还债的。
这债从今年年初一开始拖,拖了大半年。
闲话不多说,直接聊聊这部由一群跨时代“网红”撑起的电影——
《夺冠》
从推迟上映,再到《中国女排》改名,最后又因疫情无限延期。
《夺冠》这部电影像极了女排姑娘们的经历——
命途多舛,跌宕起伏。
或许有人会担心:体育类电影,无非是努力拼搏喊口号,走的都是套路。
但条姐保证,《夺冠》绝不枯燥!
且不说巩皇的表演,也不提陈可辛的导演巅峰,光就故事编排,《夺冠》就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电影主要以时间线,诠释女排精神的发展。
先是以1979年做引子,再用1981、2008、2016年三场赛事,具体呈现女排队员在成长过程中的矛盾冲突。
作为酝酿女排精神的初始年,《夺冠》以一组训练时的矛盾,体现出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的艰难——
科技VS人肉
当时,美国用的是科学训练法。
计算机对每个队员的身体强度进行精准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的效果。
但放眼国内的训练环境,巧劲不够只能猛劲来凑。
对此,吴刚饰演的教练袁伟民的应对方法是——高强度严苛的训练。
在正常网高的基础上增加高度。
对着墙没日没夜地进行掂球训练。
通过不停的人肉训练,将出球的手速变成下意识的行为。
训练室内的戏,多为鸟瞰、俯拍镜头。
一束光打在队员身上,周围一片漆黑,而队员则奋力拼搏,高强度训练。
也暗示当时中国的境况:
改革开放不久,如何让世界看见国人的实力,至关重要。
高压训练带来的经验,消解了数据的参考价值。
当代生活,人们被大数据裹挟,甚至因此丧失了人情味。
工作的结果仅凭数据说了算,质量好不好不去说。
相反,女排姑娘的训练则是强调经验积累的重要性。
你跳的高,我跳的更高,突破你的防线。
以不懈的努力,战胜僵化的数字,打破机械的算法,超越理性的边界。
生活在数字化时代下的我们,的确需要好好反思。
在一穷二白的环境里,要想成功,只能硬扛!
面对外国选手的先天优势,强调自由的结果只能是散漫。
要想赢,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是必备条件。
而这“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强硬态度,正是女排精神的基础。
这也为《夺冠》前期的故事,营造出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氛围——
“中国女排,没有我,没有你,只有我们。”
对集体主义的强调,是不是说《夺冠》又是一部宣扬民族主义的电影呢?
征战大阪前,郎平与陈忠和买了杯咖啡。
郎平说:“苦。”
平日训练没有说一句怨言,而在一杯咖啡中,郎平品到了训练之外的艰辛。
训练时的困苦她太熟悉,不觉陌生,反倒对于生活中的滋味没了正常人的感知。
当然,可能有人觉得此处将象征西方的饮品咖啡,作为一种民族主义的符号,进行了划分。
对此,条姐的态度是:
你能说《夺冠》具有民族精神,但不能说它是绝对的民族主义。
它没有攻击性,与其他队伍的比赛也仅仅将硝烟留在赛场上。
对于集体主义的强调,也不是绝对的服从,而是加入了个体的选择。
至于个体与集体的呈现,《夺冠》用三个时间典型,完成了二者的融合。
电影以郎平的个人视角,引出这三次集体赛事——
1981年“中日大战”
2008年“中美大战”
2016年“中巴大战”
1981年女排世界杯总决赛,是中国女排的起点。
以外部矛盾为主,郎平作为选手,对战号称“东洋魔女”的日本队。
默默无名的女排姑娘要想一战成名,难上加难。
所以,这次中日赛场对战,实则彰显了女排精神。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排总决赛的中美大战。
说起来是本场,但要注意:作为元老级别的郎平出任的是美国队教练。
一个中国人,站在北京奥运的赛场,却是以对手的身份出现。
结局,美国队完胜中国队,观众怒骂郎平“卖国贼”。
这种尴尬的状态,展现的是郎平的内部矛盾。
到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中国队绝杀东道主巴西队。
无论对于中国女排这个集体,还是郎平,都是一次回归。
女排在这几年没有发挥出历史水平,媒体、观众已不抱希望。
而回国担任教练的郎平,也没有展现应有的实力。
最后的大逆转,以外部内部双矛盾并行,完成叙事。
每场赛事的冲突各有不同,搭配不同赛事,剪辑节奏上各具风格,绝不是简单的纪实搬演。
同时,这一过程也见证了集体精神与个体精神的融汇。
下面,条姐逐一分析一下。
首先是1981年日本大阪,场外有两类空间描绘:
一个是坐在教练席的袁伟民,一个是挤在电视前观看比赛转播的中国观众。
袁伟民身处现场,也捏着一把汗,但毕竟是姑娘们的主场。
所以,镜头完全聚焦赛场英姿,以至于在呈现这一幕后掌舵者时,镜头给的是他的挂牌。
此外还有一个暗喻,即中国人何如通过这场比赛,伫立于世界。
中国观众挤在大礼堂,对着小小的屏幕,心紧绷着。
但陈可辛在处理这些场景时,较为生活化。
吉林的工厂,一群人围着看电视,电视机下几个女孩玩闹着。
大家看着女排的同时,也仿佛在注视这些孩子,传达出祖国未来希望的象征。
比赛结束后,女排姑娘们从向下的通道往上走。
暗示中国女排,甚至是中国人民,找回了自信,从此逆流而上。
反正大阪这场比赛,中国女排以3:2战胜日本队,这一战绩不可抹杀。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这段话用来形容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场上的郎平,再合适不过。
比赛开始前,郎平和陈忠和以高手过招的形式见面。
这也表明了两个人的立场——以前的朋友,现在的对手。
比赛时,郎平的表情较为镇静,可被隐藏的是内心的矛盾:
中国队输了,他们连骂都只是骂你。
表面上看起来是说郎平名气大,仿佛展现陈忠和的自卑。
实际上,这句话与之前提到的民族主义问题相照应。
郎平作为美国教练,与陈忠和带领的中国女排狭路相逢。
胜,于国有愧;败,职责不允。
在表现这一场比赛时,剪辑迅速而凛冽。
镜头也从之前聚焦于赛场,转向场下两方教练如何排兵布阵。
结果,郎平率领的美国队3比2战胜中国队,两连胜晋级八强。而中国队则遭遇两连败。
此处镜头呈现的不是看台观众的失落,而是愤恨。
条姐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被消音的观众,看嘴形不难猜测,说的是“卖国贼”三个字。
这不是引战,现实就是如此,当时郎平的确也受到了谩骂。
对此,里约奥运会后的郎平,在中国女排击败塞尔维亚队夺得冠军后,写了一封公开信。
信中,郎平感谢了四组群体,最后一组恰恰是那群当年骂“叛徒”、如今喊“女神”的家伙们。
“铁榔头”也是很刚了。
而在电影中,这块更多是场景反讽以及角色反讽。
显然,陈可辛对这种攻击性过强的民族主义持否定态度。
无论是不是民族英雄,只要出了一丝差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记得巩俐在处理这场戏时,有个起身的动作。
这起身,是不屑,更是一种说不出的逃离。
在集体外部矛盾,与身份内部矛盾之后,2016年里约奥运会,将之前两种矛盾整合在一起。
虽说郎平出任国家队教练,但媒体对郎平以及女排的质疑有增无减。
同时,在女排制度的改革上,郎平也是孤军奋战,处处被动。
包括在与队员训练的过程中,也需要磨合。
但你看到的郎平,依旧是自信满满。
“鹰会掉到地上,但鸡永远也飞不了那么高。”
之前为什么这么看重赢,因为“我们内心还不够强大”。
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郎平在担任国家队教练时,面对连败依旧镇定自若。
这里反向凸显了郎平的个人自信——
因为自己够强,所以她相信姑娘们定会不负众望。
毕竟是中国女排重整雄风的关键局。
在呈现这场比赛时,我方教练、对方教练,我方队员、对方队员,镜头事无巨细地做了陈述。
这场戏主要给人的观感是客观,没有太多主观的东西。
场外教练与场上队员的交叉剪辑,郎平成竹在胸且背水一战的决心,都让人看得热血澎湃。
注意这三场比赛,遵循的是“正反合”的辩证法逻辑。
中日对抗,展现的是客观视角的集体女排——中国队和日本队。
中美对抗,展现的是主观视角的个体教练——郎平与陈忠和。
中巴对抗,则将客观与主观、集体与个体的相应镜头融合起来。
但其中,也有一条情感线索——自信,变强。
陈忠和从替补成员,到陪练,再到总教练。
郎平从队员到教练,并在国内外两重身份间游移。
从迷茫到最终的胜利,从身份游离到自我回归,这一过程映照的就是袁伟民那句“不够强大”。
郎平在出任中国队教练时,与成员强调自我意识。
很多观众可能觉得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在这里有点割裂。
并不是。只有个体意识的觉醒,中国女排才能真正变强。
之前想赢,是因为不够强大。
现在为自己而打球,从之前屈从于集体的框架中解脱出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从集体荣誉,到个体自信,这才是女排精神的继承。
总的来说,相比于巩俐、黄渤、吴刚等重量级演员的表演,《夺冠》的魅力更多凸显在剧作框架、矛盾冲突的设计上。
虽说以叙事结构取胜,但演员在真实人物的还原上,也可圈可点。
特别是饰演郎指导的巩俐,扮相太像郎平。
拿笔时的手势,包括耸肩、竖大拇指这些细节动作,巩俐几乎原样复刻。
现实生活中的女排队员们甚至把巩俐误认成郎指导。
在还原真实上,巩俐的确下了一番功夫。
光走路,巩俐在采访时就说:
因为运动员有伤,所以走路会很慢。
最让条姐惊叹的,是巩俐还原了郎指导肩膀的特点。
运动员因为打球训练,肢体看上去有些硬。包括臂膀和背部,给人一种笔挺挺的感觉。
而郎指导的肩膀也经常端着,因为之前做过手术。
《夺冠》中的巩俐,也找准了运动员的这一体态特征。
形态得像,那神态也得似。
08年奥运,郎平以美国队教练的身份站在中国女排面前;
16年“中巴大战”之前,女排姑娘们屡战屡败,国内已不抱希望。
这两次复杂的心情,巩俐的表演更多是内敛。
这就减少了煽情的部分,把郎平态度上的硬气,以冷静的方式呈现出来。
最后,聊聊电影《夺冠》的现实意义。
导演陈可辛,属于把他的作品丢到其他导演的片子里,你根本分辨不出的那种影人。
说白了,陈可辛不是那种风格化的导演。
但,就凭套路和模式,加上突如其来的情感小点,让观众在兴奋的同时获得感动。
这一直是陈可辛的过人之处。
这几年,陈可辛在指导了《中国合伙人》《亲爱的》后,对时代价值的把控更强。
很多观众觉得,《夺冠》不过是用女排精神为当下时代中的人们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
其实《夺冠》的意义,除了精神上的,还有电影制作上的——
对当下国产运动题材电影的破冰。
以往国产体育运动类电影,还属于生活情感类的范畴。
新千年以前,条姐印象最深的内地运动题材电影还是谢晋导演的《女篮五号》。
至于运动类型的港片,对发哥主演的《阿郎的故事》印象最深,每当听到罗大佑那首《你的样子》,总会流泪。
而到了新千年,运动题材作品更多被套版化的个人情感叙事所取代。
至于运动种类,多聚焦在自行车、赛车、拳击几个项目上。
一方面是受好莱坞商业片影响,试图仿照《洛奇》《百万美元宝贝》《摔跤手》的模式进行创作。
另一方面,功夫、拳击、赛车此类比赛的单人属性,让故事聚焦于个体的奋进,缩小叙事范围,容易使观众与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
至于对赛场的还原度,还是有限。
韩寒的《飞驰人生》,结尾的确展现了巴音布鲁克拉力赛,但整体电影的基调还是以诙谐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也就是说,之前还是偏向于单人运动中的个体情感生活。
这么一比较,《夺冠》的意义则非常鲜明。
中国女排强调的是集体运动,之后才是集体之下的个人。
更为重要的是,在赛场还原方面,《夺冠》又一次让观众看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
运动题材电影,难在赛场还原。
之前的《极速车王》,后半段比赛那叫一个震撼。
而《夺冠》,陈可辛1:1还原了三场中国女排的世纪大战。
可见陈可辛的整合力是有多强。
条姐不开玩笑,《夺冠》算得上是中国新千年第一部硬核运动类型片。
全女排成员的参演也让不少球迷大呼过瘾。
里约冠军球员在第三场赛事中,以真实身份出演。
此外,在展现赛场风云的时候,整个拍摄手法也多是纪实性。
整体来说,《夺冠》是一部热血的运动类型片,各方面做得都很到位。
现代生活中,碎片化的吐槽笑料,去严肃性的点缀,不是说不可以有,但真的太多了,甚至鸠占鹊巢。
之前赢了比赛,大家还会拿着国旗去街上喊一喊,你还能看到家国的凝聚力。
可如今呢?
各种明星八卦,甚至盖过了本应占据头版头条的赛场英雄们。
这个年代,我们重提女排精神,有没有必要?
这答案,希望看完《夺冠》的你能够找到。